二十五
小说: 将军念 作者:黑楊樹 字数:2000 更新时间:2022-02-26 05:50:05
烂了那么多年的双腿,没有感觉那么多年的双腿,怎么可能现在还会生出感觉来。
鹿无早已经接受了他没有办法站起来,已经直接认定这个事实。
或许当年应该死去的人还有他。
雨一验叹气,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也明白自己绝对不可能将那样的事情说出来,否则他怎么可能还能站在鹿无的身边。
雨一验出生在一个穷乡僻野但却幽静美丽的乡村之中。
如果是那些想要隐居的诗人词人们见到了雨一验他们的山村,绝对会一眼爱上,欣喜不已。
雨一验记忆深刻,他们村子里里有一个池塘,有许多柳树。
用村子里勉强读过几年书的家伙说的话,那就是:
“一池碧水清澈见底,水中鱼儿,穿俊来往。村舍青烟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生姿,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彩蝶飞舞。”
此间的一切都悠然地投进了绕着山村小河怀抱。
而在雨一验居住的地方,房屋前后,朵朵粉红的桃花缀满枝头,一簇簇,一树树,宛若红霞飘落。彩雨缤纷,微风吹落,清香沁人肺腑。
雨一验家里还养了蜂,若是春季,成群的蜜蜂嗡嗡地叫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偶尔有蝴蝶飞过来,一会在空中飞舞,一会落在花上。
看着看着,恍惚间还会以为花生了翅膀飞了起来。
多美啊。
多宁静美好且悠远啊。
可是,对于生活在那里的雨一验来说,这个再如何美丽,再如何幽静的地方,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写满了两个字:“贫穷。”
若是家里再有两个生病的老人,常常吃着药,不是很能动弹,那可就更惨了。
雨一验是他父母们的晚来子,他们生下雨一验的时候已经有三个女儿,并且,雨一验的父母都已年过三十,近了四十。
在这个十六七岁就结婚生子,二十岁就已经绝对是晚婚的年代,平均的寿命也不过才四五十岁。尤其是在他们村子里,能活过四十的就已经是老人家了。
那些时候的君王正是年轻气壮的年纪,最爱美色,最爱游玩。上行下效,为了让这个君王得到最享受的美色,和风景,行宫等等一切。官员们都是想尽了办法的搞钱,贪污也好,加税也罢,总之是不可能自己白白掏腰包的,只会是拼命地压榨底下的人。底下还能有什么人呢?
自然是平民百姓们,自然是他们这些穷苦大众,这些草芥们。
哪怕是像雨一验他们那样偏远穷困的地方啊,赋税也重得能压垮所有人的腰。他们努力地耕作种田,纺织刺绣......用尽了各种办法挣钱,也没有办法去交得上那些赋税。
因为为了从这些本来就没有什么钱的,穷苦百姓们身上再刮下来一层油,官员们真的是想尽了各种办法。
在雨一验他们的那个村子里,他们是按人头来缴纳赋税的。一个人一年能种出来多少石粮食,一年能挣多少钱,衙门里他们并不是特别清楚,但是他们可以计算。
可是狮子大张口。
有些家里人口少的,可能只是家里一年的五六成收入和粮食,还有一些家里多的人可能这一跤就要交去八成九成。
雨一验家里,人虽然不算最多的,也不算最少的,算是中间那些的吧。可是雨一验家里面有两个老人生了病,偏偏总是需要钱去医治的。
雨一验的母亲自从有了他,生下孩子以后,身体就各种出毛病,各种药都治好不了。而雨一验的父亲早年疯狂劳作,受了各种各样的伤,而那时又为了照顾怀孕的雨一验母亲,身体一不好了以后,就一直不好了。
雨一验有很多姐姐。
可是一旦女人嫁出去了,那就是泼出去的水。
即使他们再怎么想要让他们的女儿回来,补贴一下他们的家用,也去不了那么遥远的地方。
为了让母亲生下雨一验这个孩子,这个雨家最后的希望,万一就是个男娃?
雨一验父亲如此期盼着,去送算了命,去拜了神,求了佛,又在得到了答案之后,把女儿们嫁到了远地,换取更多的彩礼。
他天天许愿,许着,就盼望他的女人能给他生下一个儿子。
真的生下来了。
雨一验确确实实是个儿子。
老雨家总算是有根了。
雨一验他父亲又去请那位读书人给他写了名字,兜兜转转,钱花出去不少。于是又在生下孩子没多久,夫妻俩就又为了唯一的儿子下田种地,去做各种的工。
然后又过不了多久,家里唯一的女人病了,男人艰难地赚着钱......他也病了。
那时候,雨一验才长大到六岁,就开始自己上山去拾柴,去采草药,去想办法挣钱养自己的父母,给自己的父母治病。
即使全村的人看在那俩老实夫妇的面子上,会多多地照顾雨一验。可自家人都有自己家的事儿,自己家人都有自家的苦,哪能够照顾得了多少呢?
雨一验十二岁,实在是没办法了,他只能去参军。
把自己给卖了。
那个时候他们国家正在和其他的国家打仗,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可是,青壮年的人早年不就是拉去修行宫修各种东西了吗?哪里还有那么多的青壮年,于是只能又开始征兵,把年龄调小了,又调。
雨一验去的时候,征兵还有一点钱,他委托村子里的人照顾他的父母,就这样一身孤勇的去了战场之上。
雨一验很想要钱,也很想要权力。很想要像那些衙门里的官儿一样,能够随随便便就有钱,能像有权利的人一样,不用顾忌也不用担心,时时刻刻都会死。
后来雨一验的父母没有熬过那个格外寒冷的冬天,不只是雨一验的父母,村子里面的很多人都没有熬过去。
征兵,同时又要征税,征去了青少年劳壮力,朝廷像是疯了一样,还要他们继续出军粮出物资,于是,哪里还有得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