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说: 帝为下 作者:岁之 字数:2147 更新时间:2023-05-14 20:18:31
李公公垂着头道:“刚才有大人派人来,问陛下是否还要巡查。”
楚淮想了想,道:“嗯,到最近的一处庄子看看。”
下午楚淮便和大人们走到附近的庄园,这一次傅渊没有去,似乎被什么事给绊住了,好几处庄子楚淮都有看过,被打理的非常好,这个县不大不小,楚淮用了好些日子才查完,体验了当地子民的热情与招待。
在大街上也有不少议论。
“陛下太小了,跟我家娃子一样大,我说句大不敬的话,我是真心拿陛下当我家娃子看待的。”
“你说那么小的娃子,管理一个大国不容易喽。”
“莫的担心,不是还有摄政王辅佐么。”
“这才是最担心的,你还不知道吧,我听人说,京城里都传言这摄政王看中了陛下呢。”
“嘘,这句话别乱说,小心被砍头。”
-
楚淮在这呆了足足半个月才走,走之前又设了一个晚宴,宴会上在庭院里举行。
天色渐晚,庭院里挂起艳红的灯笼,照得整个庭院里显得那么喜气洋洋,众人脸上都扬起笑容,连楚淮脸上也挂起浅浅的笑容。
这是一场盛大的宴会,李知县不知从哪里寻了几位歌姬,她们个个身着鹅黄衣裙,为首的则是一身红裙,带着珠帘,像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娇媚,连眉眼间也生出楚楚动人的目光。
以及跳舞间从袖中悄悄探出来的兰花玉指,让人看得眼睛都移不开半分。
楚淮也不幸免,双眼一直盯着红衣女子,觉得此女子舞姿甚好,那容颜虽然让珠帘遮住,给人朦朦胧胧的感觉,遮住的脸颊丝毫没有半分作用,可恰恰是这个珠帘更是给她添了几分媚意,容貌极是漂亮的。
坐在下方的傅渊眯着眼打量那女子一眼,又将目光移到上方楚淮的脸上,眸色一暗,将酒杯放在桌子上,不轻不重,却足以证明他此刻的心情有多么的烦躁。
坐在他一旁的江熠然见此,兴致勃勃地又喝了一杯酒,嘴角勾起意味不明的笑,神情悠闲得很,“这美人就是不一般。”
一舞作罢,楚淮先开了口:“中间那位穿红衣的女子叫什么名字?”
红衣女子跪下,声音柔软,低着头回答:“小女子名为玉儿,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虽然跪下低着头,却是让人看不出她半分卑贱,反而是不卑不亢的姿态,让人觉得舒心。
楚淮又问道:“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这话听着让在座的人熟悉,好似下一秒都觉得这女子会被陛下收入后宫。
那红衣女子便缓缓抬起头,一双含情脉脉的双眸看向楚淮,红唇轻抿。
“臣斗胆问一句,陛下可喜欢这女子?”右相说的义正辞严,“这女子听说从江南而来,不管是舞姿还是歌伎都样样在行,能歌善舞,若是收入后宫无趣之时便也能解闷。”
“右相说的着实好。”
“陛下若是喜欢收了她入后宫,不喜欢也不强求。”
这好话坏话都说了,楚淮能说什么,半响,才道:“朕只是觉得这女子与旁人不一样,几位大人没必要争来争去。”
“一切让陛下自己定夺罢。”礼部李尚书想转移话题,像是突然间想起来什么事,问道:“老江,听闻令孙擅长琴艺,趁今日热闹,不如展示一番?”
老国公见状,第一时间是转过头询问身后的江书浅:“孙女,你可要展示展示?”
众人将目光移到江书浅的方向,见后者嫣然一笑:“可以,书浅自然愿意为大家助兴,只是略懂一二,琴艺还不足以极好的。”
“哈哈,谦虚了谦虚了。”一旁的右侍郎笑呵呵的说道。
宫人抬着一架琴放在中间,江书浅微微撩起裙摆,脚步轻盈地走了出去,向楚淮行了礼坐在琴前,便开始弹奏。
前奏一响,琴声婉转而来起起伏伏,听着人心也跟着琴声起起伏伏。
那琴声如展翅欲飞的蝴蝶,扑闪着灵动的翅膀,清亮亮的流淌着鱼,好似塞外悠远的天空,沉淀着青色的光。
江书浅垂眸,葱白玉指拨动的琴弦,一举一动颇为大家闺秀,浑身散发出来的气质与旁人不同。
江熠然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他眼睛看向那庭中的女子,眸色微闪像是被定住,目光如炬,走向自己的位置。
楚淮拍手鼓掌,其他人见此也跟着鼓掌,暗自较劲儿似的,仿佛在比谁拍的最响,场面别提有多壮观。
“果然弹得一手好琴,老国公你这孙女可真不一般啊!”
“要是不介意,不如与犬子定个婚事,说句实在的,老夫挺满意这门亲事的。”
“凡事讲个门当户对,老夫认为我侍郎家出来的男子不比任何人强。”
“好一个门当户对,老夫正好和老国公一个姓。”
“照你这般说,我张家出来的男子也绝非一般。”
“我李家男子也不错。”
一时之间,场面开始争来争去,为自家儿子或孙子求一门亲事,被讨论的对象却没有任何表示,低着头,也不知是羞涩还是什么,而老国公的脸色就不怎么好了。
江熠然此刻觉得他家老子说话十分好听,看向那群女子当中,低着头依旧露出一小截白晳侧颈的江书浅,心里像是有团火在烧。
而楚淮原本是在看戏,看这群老头为了一门亲事争来争去,却不曾想哪位大人胆大说了一句:“你们在这争来争去没用,不如问陛下的意见。”
因此下一秒,所有人的目光放在楚淮的身上,眼神仿佛在说将亲事许我府上。
楚淮脸上的笑容僵硬了,咳了一声,板着脸道:“朕许没用,若是相互有情便可赐婚,婚姻岂能儿戏,旁的不说,浅姐儿的婚事由她自己做主。”
闺阁女子的婚事拿来台面来讲,实属不好,可这台面不是一般的台面,宴席上有多少世家子弟,若是真许一门亲事,也是极好的。如今陛下发了话,往后自然不敢有人轻易下聘定亲。
江书浅已经过了及笄之年,像小户人家的女子,早已嫁了出去,而江书浅的身份地位在京都也是排的上号的,当今陛下也得喊他一声浅姐儿,这般身份怕是有人争着要抢,自然不愁没人要。
这件事不知以什么落幕,或许有人自知门不当户不对,亦或者老国公的脸色相当难看,便也闭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