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小说: 帝为下 作者:岁之 字数:2303 更新时间:2023-05-18 15:32:15
一个被众人捧出来的才子——江煦,所有人像是达成共识似的望着他,而作为当事人,江煦没有办法,他往远处望了一眼,抿嘴一笑,说道:“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其中的意思是: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捡起殿前的落花,花瓣上还带着刚滴上的露水。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许是此刻比较应景,远处确实有一棵桂花树,小时候楚淮经常爬上去摘桂花,嚷嚷着要做桂花糕吃。
江煦的眸色说不出来的感觉,有些黯淡可眼底又有一抹光,他在回忆,回忆那段在他看来是最美好的过往。
“煦哥儿煦哥儿。”楚淮在前面跑得飞快,脚步停在一棵树下,他抬头看了一眼,又转身向另一个少年喊道。
江煦快速走到他跟前,看着他笑道:“怎么这般着急,这刚开花呢。”
“正是刚开花才要快点摘掉,趁着花朵嫩做出来的桂花糕才好吃呀。”楚淮也不知道哪里听来的歪理,咧着嘴笑嘻嘻的回答。
江煦看着他笑,无奈中又透着宠溺的意味,“你踩着我小心点,摘完咱们就回去。”
“嗯嗯。”楚淮捣蒜似的点头,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摘了。
桂花树不高,长的歪七歪八的,楚淮踩着江煦的腿慢慢爬到树上,而江煦为了楚淮的安全两只手掐着他的腰防止掉下来,他的眼睛与那截细腰形成一个平视角度。
手上的触感被无限放大,腰很软,很细,摸得让人口干舌燥,心里像是被钩子勾了一下。
江煦不自在的咽了咽口水,声音有些哑,问道:“好了没有?”
“快了快了,莫要着急!”楚淮摘了好多桂花放进篮子里,低头看着篮子里装得差不多了,这才停住手,小心翼翼地下来。
两人挨得很近,楚淮却没有注意这些,心里一直想着桂花糕,江煦低着头,如果楚淮细心的话,能看到他眼底那抺欲望。
楚淮小时候特别调皮,经常带江煦闯祸,到头来被罚的还是江煦,可江煦乐此不疲,能和他待在一起,被罚也是愿意的。
“好诗!!!”左相立马捧场,这一嗓子出来,把不少人吓到了,江煦的脑子立马被拉回了现实,他低头笑了一下,有些勉强。
“不亏是状元郎,好诗啊!”李尚书点点头,赞赏道:“老江啊,我羡慕你呀!”
“哪里哪里。”江老国公谦虚说道,可那神情却是一股骄傲味。
楚淮被刚才那一嗓子也回了神,他脸上面无表情,内心却有些不知所措,僵硬道:“好诗,子煦想要什么,朕有的都给你。”
子煦,是江煦的字,楚淮极少喊他的字,江煦愣了半秒,应道:“谢陛下美意,微臣并没有想要的。”
“朕的书房有个上等的砚台,回头差人送到你府上。”楚淮按着他的喜好送给他东西。
“微臣谢陛下恩赐。”江煦行礼道。
接下来也有不少人吟诗,楚淮将库房里不少好东西也一一赏赐了去。
“皇兄,我也有诗要吟。”楚洵举起自己的手,争着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九岁的孩子声音还是有些稚嫩,他读出来的诗句并没有成年人那么有感觉,可恰恰是这种声音伴着稚嫩天真,倒是让人的情感立马带入了其中。
“皇兄皇兄,觉得如何?”楚洵迫不及待地想要跟楚淮表现自己。
“想要什么赏赐?”楚淮笑着看他问道。
楚洵小手摸着下巴,思考了片刻,说道:“皇兄不如将前阵子收藏的好玩意儿给我。”
“回头就让人送到你宫里去。”楚淮以为他会想要什么好东西,没想到是这个,果然是小孩子玩心重。
“谢谢皇兄!”楚洵开心的快要原地乱窜。
赏完月吃完月饼,宴席也就结束了,走之前,楚淮让御膳房特意做了好多个月饼打包,每个大人手里都有一份。
楚淮坐在书房批白天没有批完的奏折,半个时辰不到,小德子进来说道:“陛下,太后求见。”
楚淮的手一顿,抬眼疑惑问道:“皇奶奶是有什么事么?”
“兴许是罢。”小德子低头道。
“将太后请进来。”
太后进来的时候,身边只带了一个宫女,走到一旁坐下,楚淮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走向太后往旁边一坐,问道:“皇奶奶找孙子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吗?”
太后捋了捋鬓间的头发,笑道:“也没什么事,哀家就想问问陛下有没有立后纳妃的打算,今晚在宴席上没有一个看中的?”
楚淮哭笑不得道:“皇奶奶,怎么这件事就过不去呢,孙儿现在什么想法都没有。”
“陛下!”太后故作严肃地看着他,“前些年你不愿意,哀家便没有让嬷嬷教你,这些事你迟早要经历的,你要是什么都不懂,将来立后怎么办?要辜负人家姑娘的。”
太后说得委婉,楚淮还是听得脸红,说话都不太利索了,“皇,皇奶奶,孙儿懂得,莫要操心了。”
太后又道:“哀家不逼你,你如今这个位置不稳定,若是立后找个权力高的,这才能更加的稳定你的皇位,哀家不放心呐,这皇城中尔虞我诈,你还小,哀家怕你斗不过那些人。”
太后说着说着,眼里就含着泪,楚淮听着心里一疼,握住太后的手,心疼道:“皇奶奶不要担心,孙儿不会有事儿的,你要相信孙儿。”
太后已经含着老泪,抬手在眼角处轻轻擦拭,神色又恢复了正常,道:“哀家本不该同你说这些的,朝政的事情够你烦的,再同你说这些……”
“皇奶奶。”楚淮打断了她的话:“你现在什么都不要讲,安安心心享福,孙儿有办法治那些人。”
他说这些话是有底气的,但太后不知他说这些话的底气源于谁,心里还是不放心,楚淮哄了好久才让太后放下心来。
楚淮将人送走后也没有再回屋子继续批奏折,站在门前,抬头看向那轮洁白的月亮,心里不知想到什么背影显得特别孤寂。
身旁的李公公见楚淮一直在走神,走过去道:“陛下是歇息,还是继续批奏折?”
半响,楚淮才回答:“带朕去玉儿那里罢。”
李公公愣了半秒,反应过来后表情不知该说什么,惊讶还是欣慰,说不清楚,只是看了一眼便道:“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