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简介
  • 收藏

    卿身相许否

    邪魅腹黑攻&温润清冷受 锦绣河山,万般风情,且看卿身相许否 多年以后,当白肃熙重游宣州站在细柳亭下,轻风抚柳絮飞,芜水幽波纹浅淡,童子泛舟嘻戏芦苇间,世态祥和安乐。一间私塾下教书夫子的声音传入了耳,正是天启年间宣城太守所作诗篇,“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白肃熙心神一怔,带着一种恍若隔世的忧伤,他记起当年细柳亭下,那人也曾似这般凝情远眺。桂花飘落在玄青色的衣袂间,他回眸一笑清浅,仿若倾世桃花。许是那一眼万年,那人眉眼如画刻在他的心间,怎么也消磨不去,令他缠转反侧痴心不得。 白肃熙轻轻叹息一声,带着一丝凄凉酸涩,可笑他将那人引为知己,其实却从不曾懂他。他带着几分不舍,将芜湖美景纳入眼底,这或许也是他最后一次来至宣州。只听身旁侍卫唤了声,“陛下,可是想起了夏大人?” —— 同系列文《不负修来生》

    第二十七章 以逸待劳

    小说: 卿身相许否 作者:良玹 字数:1205 更新时间:2019-09-22 00:42:58

    第二十七章 以逸待劳

    在敌方侦查想必十分艰难,并且是有关性命风险的。若事败,或死,或是牢狱之灾。

    白肃熙归来后,在军中威信大有提升,几个将军均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利用间谍的手段是赵衍想出来的,可他没想到白肃熙居然敢只身一人潜入敌营,还能活着回来报告情况。

    听他说夏瑾奕投敌,赵衍最初是不信,“我不信,夏大人爱民如子为官清廉,并非贪生怕死之辈。”

    几位将领也听说那宣城太守是十分爱民的人,如若是被威胁却也是尚有可原,劝了赵衍一番才使得两位将军没有吵起来。

    赵衍听说了蛮夷人在叛军军队里的事,他根据白肃熙对其穿着外貌的描述,认定在背后控制朱璃的那人,正是东夷的一位皇子。

    秦泠最近急于立功,不久前在战场上还曾与赵衍针锋相对,他的特点便是腰间的一把长刀,以及随身的鞭子。

    宣城被攻陷有一段时日,没有其它的动静,不知为何朝廷的命令下来几次,大将军白肃熙以及镇安王都不着急破城。

    他们在军营里整日研读兵法之书,赵衍最先沉不住气,“在这里把这本兵书啃透了又有何用?不如也让我潜入城中,去劝劝瑾奕!”他到底怎么想的,那么注重名节的人,怎么会投敌呢?赵衍到现在都无法相信。

    白肃熙答非所问,“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赵衍登时不想理他,拎起自己的一把长枪,想要往外走。

    “要迫使敌人处于困顿的境地,不一定要出兵攻打,而是采取‘损刚益柔’的办法,令敌人由盛转衰、由强变弱,再打动进攻,便可获胜。”白肃熙接着翻看着兵书,若有所思。

    赵衍忍无可忍地对他道,“你认为这以逸待劳的方法,对我们现在的形势有用?”

    白肃熙回答,“不一定是我们,我想敌人差不多养好了兵,只需那时候在他们的兵营中制造假信息。在他们士气最饱满旺盛的时候,再给他们狠狠的打击。”

    赵衍说道,“制造假信息?”

    “你以为瑾奕留在那里的意义是什么?”白肃熙叹了口气,白肃熙起初也是恨他不肯和他走,就连他放走他那天他也赌气没有理他。

    那时候,在他的搀扶下借过缰绳上了马,也不知瑾奕是怎么做到没有士兵发现他的,他几乎是想死了,马拖着他离开了那座城池。

    他的瑾奕比他想象的更有本事,也更有自己的想法。既然瑾奕想要留下,他阻止也没有用,他思考着瑾奕说的,不想让那些人死于乱世洪流。他觉得他怎么那么傻,为何要一个人背负起那么多人的生死,他认为自己有能力阻止,便不能逃脱自己的责任。

    他真是太自以为是了,在那个人面前,黎民百姓是第一位,他白肃熙算得了什么?他豁出命去救他,也没能打破他周密万全的计划,白肃熙一直认为自己是很有城府的一个人,可夏瑾奕的强大之处或许是他可以不为私情所动摇,仍旧坚持着道义,这哪里是普通人做得到的?

    那个男人眼里有江山,有子民,是他白肃熙太小气了吗?

    白肃熙还是很生气,又爱面子,所以没有说原谅他的话。怎么在这种紧迫的情况下,他还有心思生这种气?直到现在冷静下来他有一点后悔,他既然爱他,就该尊重他的想法。

    那人既然深爱着百姓,他愿意与他一起承担起守护这江山的责任,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页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