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简介
  • 收藏

    卿身相许否

    邪魅腹黑攻&温润清冷受 锦绣河山,万般风情,且看卿身相许否 多年以后,当白肃熙重游宣州站在细柳亭下,轻风抚柳絮飞,芜水幽波纹浅淡,童子泛舟嘻戏芦苇间,世态祥和安乐。一间私塾下教书夫子的声音传入了耳,正是天启年间宣城太守所作诗篇,“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白肃熙心神一怔,带着一种恍若隔世的忧伤,他记起当年细柳亭下,那人也曾似这般凝情远眺。桂花飘落在玄青色的衣袂间,他回眸一笑清浅,仿若倾世桃花。许是那一眼万年,那人眉眼如画刻在他的心间,怎么也消磨不去,令他缠转反侧痴心不得。 白肃熙轻轻叹息一声,带着一丝凄凉酸涩,可笑他将那人引为知己,其实却从不曾懂他。他带着几分不舍,将芜湖美景纳入眼底,这或许也是他最后一次来至宣州。只听身旁侍卫唤了声,“陛下,可是想起了夏大人?” —— 同系列文《不负修来生》

    第三十章 天启九年

    小说: 卿身相许否 作者:良玹 字数:1790 更新时间:2019-09-22 00:42:59

    第三十章 天启九年

    天启九年春,战乱起。前朝之后裔,朱璃公子起兵徐州,其势力迅速蔓延。短短数月四州覆没,南朝就此建立。

    朱璃自立为南王,自此居住在宣城行宫中。南朝征兵数十万,一名叫秦泠的男子为总将。他在军中谦和低调,仔细视之,一双丹凤眼霸气外侧。此人少言寡语,行迹多有鬼祟之处,王却对他不曾怀疑。

    有一人道出自己想法,南王当即在怒意下斩杀,自此再无人敢提及。

    他声称来自乡野,举止却非凡俗之人,不知王是从哪里找来这男子,王对这男人的暧昧态度很明显,那时军中还盛传一句话,“也只有秦将军,才见过王面具下的模样。”

    有人在酒醉后起了色意,在无意中道出,“那文弱的王,面具下定是异常妖艳的一张脸,是男人看了都会喜欢的那种,就像民间盛传的天下第一美男子,长安白公子白肃熙一般。”想那日白公子潜入军营中,被发现后揭下假面人皮,有幸目睹他容颜的人都为之惊叹,难以与锦夏朝家喻户晓的奸相联系在一起。

    这话被人告密到朱璃那,王心不在焉地说了句“是吗?”,那人没几日便在军中消失。

    天下皆知,南王是残疾,面具从未摘下,有断袖之癖,却不知为何,仍旧有那么多忠于他的将士。

    锦夏朝廷。

    等战报传来时,一股紧张气流压盖在大殿上,大臣们都低下头不敢吱声,支撑房梁的红柱好像都难以支撑,整个殿里都没有能透过气的地方。

    自南方战乱,从前疏于上朝的陛下,倒在此时爱起了他的江山。连他在后宫最宠爱的李美人,如今有了孕事,都被冷落到一边。

    一袭龙纹黄锦袍的男人年至四十,鬓角已生出苍白发丝。似是忧虑过重,他的面色在近几个月憔悴许多。

    下朝后,他时常把白丞相留下,与他交谈战争的事宜。

    赵璟对他说,“雅臣,你对寡人说,寡人是个好皇帝。可他们为什么要反呢?”

    白雅臣思虑了一番,愤怒地回答,“陛下,这都是因为东夷人的怂恿!经过臣的爱子的调查,朱璃那乱臣贼子手下的秦将军,八成就是个蛮夷人!这蛮夷人着实可恶,打不过我们,就用这种卑鄙的手段,让我国分裂。”

    听了这话,赵璟的眼里登时冒上一股怒气,似烧灼的火,带着无处发泄的恨意。

    都是该死的东夷人的错,才导致朕的天下大乱,朕的子民都在埋怨朕。

    他看着白雅臣都觉得生气,为什么只有白丞相这般理解他,知道他是一位为民着想的皇帝呢。不是没听说过民间的一些流言蜚语,百姓都在骂白雅臣奸佞,收敛钱财。

    可他这个做皇帝的,偏偏看白雅臣顺眼,也只有白雅臣会站在他身边处处维护他,帮助他处理繁琐的杂事,他这么多年着实不易,有一些私心也可以理解。

    “陛下请息怒。”白雅臣拱手道,顺将一幅卷轴献上。

    赵璟眉头皱了皱,耐下心烦打开那卷轴,“白爱卿是何意?”

    “这是肃熙潜入敌营中窥探到的重要情报,臣起初听闻也感惊奇,从未听说宣城地下有地宫。沿图所示,竟无需破城也可进入到宣城,如此一来,我方拥有绝对的攻城优势。”白雅臣呈给赵璟的地图。

    赵璟大喜,“这是如何得来的?”

    白雅臣骄傲地说,“这是犬子肃熙亲笔所画,他自小便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之所以迟迟不动,是在等待恰好的时机,如今边境有些动静,听闻东夷王病死了。那几位皇子为王位争夺不休,骨肉相杀惨不忍睹,看来也没空来攻击锦夏朝。

    赵璟心里才有了点底,“肃熙那孩子自小便聪明过人,他若立功回来,朕定会重赏于他!”

    赵璟又想到镇安王赵衍,倘若他有一日攻破了宣城,拿下南王朱璃的头颅,不知道又要有多得意。他完全理解,自古那些帝王为何会畏惧功臣,势力太大又手握重兵,有这样的人存在,王位怎么能坐得安心?他早就有了铲除赵衍的心思,但眼下还是先顾得对付南朝。

    赵璟忧心忡忡,在炼丹房里修心养性。他如今身体情况愈发下降,连性事上也不是那么热络。既然群臣以前一直反对他沉迷后宫,他便也如他们所愿不去后宫。

    侍女跪倒在殿外,这是李贵妃身边的侍女幽兰。

    侍卫拦下她不让进去,避免扰了陛下清修。她急道,“娘娘今日不知是吃坏了什么东西,一直腹痛,求陛下去看看娘娘!”

    连韩在外面冷眼看了她一会儿,轻飘飘地说了句,“宫中女人这么多,若是每个有什么事,都要陛下过去,还要御医做什么用?”

    她在原地跪了片刻,也没见这太监有进去通报的意思,她只气新换的太监总管太过势力,见娘娘如今不得宠了,他便如此冷言冷语。

    她心中又气又急不知该如何是好,御医院的大夫已经过去,可看娘娘那样子着实难受,以前陛下可是很宠他们娘娘的,就算看在李尚书的面上也不会冷落于娘娘。

    种种珍贵的赏赐源源不断,连她们这些下人都跟着受到恩惠,现今陛下的心思却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页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