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五)
小说: 西游释厄传 作者:青城于氏 字数:1739 更新时间:2019-04-26 05:02:53
五百年前,灵台山,三星观。
自那少年上了灵台山,拜了菩提祖师为师,得一法名孙悟空到现在,已有半年有余。这半年间,孙悟空与师兄弟们渐渐熟识,打成一片,每日除了修习功法,听经讲道外,便拽着几个师兄弟,偷偷溜出观外,在山中玩耍嬉戏,东奔西走,好不畅快。
若不是时常在梦里出现的那人,孙悟空的日子还真真是羡煞神仙了。
那人,就是他的师父菩提祖师。
自上山那日见了菩提一面,孙悟空便再也没有单独见过师父了,每日也只是跟着师兄弟们早课,还有观中弟子一并学习新道法之时,才能远远瞧见他。可是不知为何,这孙悟空总会时不时想起那日师父坐在檀木椅上的身影,轻轻吹开水汽的唇,还有修长的手指。只要一闲下来,他的样子便会自己蹦出来,在心里晃啊晃,甚至有时在梦里,还会梦到那日的场景,和自己“咚咚”的心跳声。早课的时候,孙悟空总是会偷眼看坐在前面的师父,看他轻轻端起茶杯,看他小口冧茶,看他右手执卷的样子,看他讲经时开合的唇。有时在他低头做功课的时候,会觉得有一道淡淡的、若有似无的目光自前方落在他身上,可是当他抬头看时,师父在喝茶,在读经,在写字,却从不曾在看他。
时间久了,悟空心里愈发失落。
这一日,他与众师兄弟在观中早课,师父依旧于台上读经。正低头时,忽又觉那熟悉的目光在注视自己,不由得抬头望去,却见师父眼帘微垂,似是根本不曾注意到他。这孙悟空心中一沉,失落之意忽地涌上心头,再无心思看甚么经听甚么道了,竟是“啪”的一声,将那经书猛地掷在地上,赌气起来。
观中弟子听到动静,皆是讶异,纷纷停了功课,扭头看了看孙悟空,又转头看向师父。而那菩提祖师,面上却无甚表情,不悲不怒,仍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只是踱步至悟空身边,将那地上的经书捡起,轻轻放于桌上,之后便静静看着悟空,整个观内一片寂静。
此时看那孙悟空,明知师父就站在身边,却故意将头扭到一边,不去看他,一副委屈的样子。
半晌,耳边传来那清雅柔和的声音:
“悟空,怎么了。”
悟空本就是少年性子,听到师傅的声音,心中失意已褪去大半,抬头,又看到师父离自己只几步之遥,眼里竟似有关切之意,不由又开始面色发红,嘴上却仍是赌气之词:
“我……我不想学这些了!”
此话一出,观里众弟子皆议论纷纷,一时观中竟有些嘈杂。而菩提面上却仍无甚变化:
“为何?”
“每日都在这观中打坐念经,我都入观半年了,除了念经,什么都没学到!”
菩提闻言,面上竟是多了一丝笑意,眼色也愈发柔和,喃喃自语道:
“已半年了啊。”
语罢又道:“悟空,那今日你想学什么。”
悟空本是因赌气才有此番言论,当下被师父这么一问,反倒说不出话来了,只是看着面前柔和的眉眼发愣。
“‘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你要学哪一门?”
孙悟空仍是不知如何回答,不想一旁却有弟子小声道:“师父,我也想学,可教我吗?”
菩提柔声道:“自然可以,你们入我门下时日也不短了,是该学些道行了。”
悟空本见自己撒泼打诨,师父不但没有训斥,反而温柔相待,只询问他一人想学甚么道法,以为师父待自己与旁人不同,而此时一听此言,见他也如此柔声对其他弟子说话,不知怎地,心中竟是又生气又失落,似有一股无名之火,搅得浑身都不舒坦。
“都有哪些傍门!”孙悟空火气比之前更胜,说话声也不自觉大了起来。
菩提却也不计较,重又将目光投向了悟空,道:
“术门之道,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如何?”
话音刚落,悟空想也不想,便道:“不要!”
其实菩提方才所说,悟空完全不曾听进去,只是心中气恼,便要顶着他的话说。
“流门之道,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如何?”
“不要!”
“静门之道,休粮守谷,清静无为,修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如何?”
“不要!”
“动门之道,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擎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如何?”
“不要!”
菩提顿了一顿,看着悟空微皱的眉头,不再说话。
少顷,他对众人道:“今日早课就到此罢。”说完便不再看悟空一眼,转身自侧门去了。
孙悟空望着师父的背影,张了张口,却什么也没说,只是眼眸微垂。
不想正当师兄弟们散去之时,悟空却忽闻传音,仍是那温柔之声:“今夜三更时。”
悟空愣了一下,看着消失于侧门的一抹白衣,本已黯淡的眸子复又亮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