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小说: 论陛下被罚跪的日常 作者:燕处 字数:3176 更新时间:2019-09-22 05:22:57
林家回京后的第一场宴会,自是十分慎重,一道道牌子递下去,林家迅速运转起来。
宴会定在三日后林家的泗水轩。
泗水轩三面环水,由一条蜿蜒曲折的九曲回廊送到湖心,时值四月,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时节,泗水轩四面都开了窗子,又大又敞亮,推开便可看见粉荷含羞,碧叶摇曳,风中送来若有若无的荷花香。
正是开雅宴的好地方,又时令又风雅。
林如海令人在四面窗边摆上案几,当夏荷而宴饮。
他本是不太通庶务的——这些按理来讲都是内宅妇人所操持的,他原本接受的教育也只是能看懂账本不至于让下人蒙蔽即可,然谁料摊上贾敏那个女人,他自然不放心让她管家的,只得挑了几个靠谱的管事媳妇,大方向还是他握着,他现在对庶务已经是举重若轻了。
得赶紧让女儿学起来了。
林如海暗暗盘算,他也有正经政事,却是不能再管着了。
心里头想着,又令人取来了熏了荷花香的洒金帖子,一一写上客人的名字。
需要请的人也并不太多,只是文人勋贵圈子里与他同辈的爷们,大家都在京里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又算是一起长大的,自然需要联络感情。
头一个要请的,是张家两位世兄。
张家有两子,长子张平今已至吏部侍郎,次子张常任大理寺正,端的是前途无量。
张家作为今上外家,当年也是坚定的东宫党,和林家又世交,张老爷子当年乃是太子太傅,也是林如海的老师,他二人和林如海关系很是不错——已经多年未见了。
次之便是内阁首辅的夏家,九门提督的商家,定远候郑家——还有忠诚亲王。
林如海细细思索着,提笔或删或减,飘逸灵动的行书将名字一一写上 。
能接到林如海帖子的,无不是京中有些底蕴的人家,即使已有些没落,林如海也未曾怠慢。
这等人家,即便一时没落,只要出来一个有出息的子孙,就能马上带起来。
而由从龙之功扶起来的新贵他一个没请——并不是他有意怠慢,只是他已经十年未在京都,人都不认得几个,虽然进京之前详细地看了各家情报,连家主几房小妾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然而还是怕失度,干脆一个没请,只等往后熟悉起来再说。
接到他帖子的人大都心情复杂。
林如海,那可是林如海啊。
他们玩耍的时候林如海读书,他们读书的时候林如海读书,他们叛逆的时候林如海考小三元,他们说亲的时候林如海考解元,他们有儿子的时候林如海点探花。
“你怎么不看看人家林海——”
“你学学人家林家老大。”
“林大人虽只有如海一个儿子,却是贵精不贵多啊——”
“恨不为吾家麒麟儿。”
根据京都小报小道消息,林如海乃是金龟婿榜上第一人——当初贾敏闹那一出,不知多少闺阁中恨恨地撕了帕子。
人生赢家,回京了还是人生赢家。
十年前是父母口中的榜样,姑娘们幻想的对象,十年后是陛下心腹,位极人臣。
就冲这圣眷,也不能不去,回头再带上自家小子,林如海的学问,还是很好的。
而没接到帖子的人自然也有心有不平的,觉着林如海瞧不起他们,暗暗想着以后下个绊子什么的。
宫中的傅渊也接到了林如海要举宴的消息,没接到帖子,特别是他的皇兄忠诚亲王有帖子而他没有的情况下,他心里很是委屈,于是去寿康宫找太后哭诉。
太后对他的心思心知肚明——她当年也阻止过,塞过女人,隔绝过他们见面,只是皇帝的心思终究是太过执着,此等行径非但没有让他离了林如海,反而越发离不得,而林如海又是个太过于优秀的孩子,优秀到让她觉得傅渊都有所不及,她也并不忍心下手,也怕母子离心。
这么多年下来,她也算是默许了。
此时见自家儿子饱受相思之苦,迟迟没有进展,心里也很是着急。
“他不请你你就不会自己去吗?”太后恨恨地戳戳傅渊的额头,道。
傅渊恍然大悟。
然后喜滋滋地回去挑那天穿哪件衣裳,预备去给如海撑场子,给他狠狠长脸。
傅渊握拳,一脸坚定。
一定不能给如海丢人。
此时傅渊已经忘记,若他丢人,丢的可不是林如海的人。
他在想着挑衣裳给林如海长脸,而被长脸的林如海却在日常同女儿闲聊,叮嘱嬷嬷管家要教她学起来了。
“家里没个正经女主子,辛苦玉儿了。”
林黛玉自是很高兴的应承了,能照顾爹爹,她也很高兴。
林如海本也不想让女儿这么小便操持这些杂务,她如今本应该是天真浪漫的年龄,只是林如海过几日便要正式接手户部,新官上任,事务必然繁多,管家定是没时间的,而若是玉儿有了能将偌大林家管得井井有条的好名声,将来婚嫁也便宜几分。
他并不清楚自己的分量,只按了一般世家的流程来思考,至多便是林家家底厚些儿,然其实只要傅渊尚未退位,他仍荣宠加身,莫说他的女儿是黛玉这般钟灵毓秀的女孩儿,便是个无盐之貌,恐怕也有八方来求。
只不过档次低了一些罢了。
林如海想起女儿未来的婚嫁之事,忙回到书房吩咐人将京城年龄差不多的少年郎列个单子来,他要细细看看。
——
宴会那日风和日丽,湖中荷花也极好,大的如玉盘,颜色各异,亭亭玉立,风过水面时轻轻摇曳,如美人螓首微低,不胜娇羞。
被引了前来的客人无论心里如何想,面上都是十分捧场,赞不绝口。
林如海陪客人闲谈了几句,又考校了好几家的小辈,摆开了宴饮的场子,便听得下人传话说忠诚亲王来了,便告了个罪迎出去。
忠诚亲王却是个识趣的人。他本是先皇次子,母妃卑贱以至于他也地位低下,早早便认识到自己没有能争夺那个位置的能力,也没有那个心,于是投靠了东宫,傅渊登基后也不骄矜,很是懂分寸,所以在傅渊登基清算了一干蹦跶地很欢的兄弟之后,他还得了个忠诚亲王的爵位。
听说还颇为洁身自好,后院里只有王妃一个,育有有二子三女,而他的幼女,正和林黛玉同龄。而他本人亦是风趣幽默,以前跟林如海也颇聊得来。
“臣林如海见过忠诚王殿下。”林如海拱手,面上也难得带了些笑容。
忠诚亲王,亦算得上故友了。
忠诚亲王已是将近知天命之年,不过保养得当,脸上的细纹也并不明显,一身紫色亲王服显得十分威严。
他忙回了半礼:“如海可算是回来了。”
皇帝的心思那么明显,他要还不知道岂不是瞎?皇帝心尖尖上的人,这礼还是还一还的好。
两人含着笑意,迎着夏风一边走路一边说起各地风土人情,京中大小事。十分投机,好像这条回廊怎么走都走不完。
林如海说着江南风物,说着说着语气慢慢沉了下来,然后重重叹了口气。
“如海何故叹气?”
林如海告了个罪,便道出了他今天的目的:“殿下也知道——臣膝下唯有一女,很是宝爱,并不敢将之交于贾氏之手,一手教养长大,时想着江南危险便送了进京,谁曾想——”
“当初想着贾府好歹是贾敏母家,再怎么着都会有血脉亲情,如今看来,当初倒不如就留在江南,也不至于如此白白受了一场罪。”
若不是贾府磋磨,他女儿何至于如此小心翼翼,如此辛苦,如此老成。
说起贾家坏话毫无压力,毕竟当年之事大家都知道,也并不会有人说他对长辈不孝。
近段日子荣国府薄待外孙女的流言正在慢慢兴起,忠诚亲王不小心听了一耳朵,此时听林如海一说。此事竟是有十分真切,这贾府真真是荒唐。
遂点头表示了赞同。
林如海又叹了口气:“亏得太后他老人家垂怜,只是总不好常常麻烦,小女并无姊妹兄弟,独在闺中,甚是令臣担忧。”
忠诚亲王闻弦歌而知雅意,林如海在说他的女儿虽是贾氏所出,却是由他一手抚养长大,又被贾府磋磨,但是也被太后教养过,绝对不存在教养不好的事情,而没说完的那半截话——我家也没个女性长辈,也没个小辈同她作伴,听说你家有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女儿所以能不能让王妃多多照顾,和小郡主做做伴什么的。
“说起女儿。”忠诚亲王很上道地接话:“我们家宜春和她上头两个姐姐年龄相差甚大,平时也颇感寂寞呢。”
林如海的面子是要给的,他教养大的女儿,定然差不到哪儿去,太差林如海定不会让她出来丢人现眼的。
“令爱尚在孝中,两个小姑娘可先写写信,待除了服便可来王府做客,随王妃出去走动走动,也好让人知道当年冠盖京华的探花郎的女儿是何等风采。”
黛玉缺的便是带她走动的人,太后又不可能带她,而忠诚王府没有那么多藏污纳垢的事,忠诚王妃便是最好的人选。
心头大患解决,林如海的笑容也不由得更真切了两分。
“王爷说笑了。”
林如海伸手折了一支白菡萏,拈在手里,凑到鼻端嗅了嗅,然后又随手放回团团挤过来的荷叶上。
两人笑着朝泗水轩里头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