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简介
  • 收藏

    论陛下被罚跪的日常

    撒娇帝王,风华书生。 十九年的暗恋,终于在第二十年的夏天里长出枝丫,开出了最绚丽的花朵。 这是一个爱撒娇听媳妇话的暗恋皇帝和一个总是心软风采卓然的书生的一辈子。 高糖!甜宠!无虐!1v1! ——————cp:傅渊×林如海—————— 我在想,你何时才能知道,我心慕于你。 恨不得因你癫狂,为你死去。 ——傅渊 本文曾用名《论林如海没死的后续事件》 又名《每天看陛下卖蠢的日常》,《大人来了陛下快跪》,《如海如渊》 hhhhh我改个文名 逗比忠犬皇帝攻×克逗比女王林如海受 ps:黑贾府诸人 三岁皇帝萌萌攻 君臣向甜宠文

    第七章

    小说: 论陛下被罚跪的日常 作者:燕处 字数:3431 更新时间:2019-09-22 05:22:57

    户部积欠是因为早年间先帝当政,手底下大方,大家都愿意自己日子过得宽松点儿,于是不少人向国库借钱,打了欠条放在户部,只是这一借过了一二十年,也没见有人还的。

    借了好些年不用还的钱你林如海来了就忽然倾家荡产得去还那一大笔债,谁乐意呢?那必须不行啊不还不还,到了期限不还怎么办呢?

    那就只能抄家了。

    所以说是个极得罪人的活儿。

    这京里的关系错综复杂,由七拐八弯的姻亲关系织成一张大网,甚少有人能抽身而出。这样一张大网,倘若这张大网陡然将一人排挤在外,遭遇为难孤立,岂不是寸步难行?

    但是林如海不怵他们,他是真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于是上朝时便奏请户部对账,清理积欠。

    傅渊自然是准准准。

    这群借钱不还导致他比媳妇穷的人,他也很不爽。

    林如海这一奏请如同油锅里倒了一桶水,整个京都都沸腾起来——一直放在暗处的东西陡然间被摆到台面上来。

    大家都知道自个欠了国库钱,只是谁也不说,谁也不还,此时一下被林如海翻出来,自然是怨声载道。

    有那等聪明的人家,在朝堂上看到皇帝的态度是巴不得清理积欠,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有功的也不是今上,暗暗命人把银子送去户部,把帐销了。

    于是傅渊下旨嘉奖。

    林如海赶在众人堵他大门之前,将女儿送去了寿康宫和太后作伴,自己则搬到了户部衙门顺便监督对账事宜。

    户部掌管全国财政,陈年账本极多,这一对起来也非一时半会儿能做完的,于是这些日子户部灯火彻夜不灭,几班人马轮流干活,也是闹的人仰马翻。

    也有不少不服林如海这新官的,林如海也懒得同他们玩心眼子,他虽是文人,却一直不爱那些弯弯绕绕,处事手段偏向于简单,他自个本就身子不太好,这一玩起来要折寿几年呢。

    于是他进宫请出了尚方宝剑,再取来了傅渊私印,傅渊想到说不定可以抄家,又怕那群官员发疯,又调了两队心腹禁卫军随行。

    林如海也没做什么别的,他只让禁卫军守在户部之外,把尚方宝剑往户部大堂上一挂,见蹦跶的人都噤声,然后取来许多精致的素笺,拿出户部存档的欠条,好像写宴会邀请帖一样写起了帖子。

    “今西北大旱方渡,国库空虚,百姓困苦,闻君素有爱国之心,今君家欠银若干,请在某某月某某日前携款前往户部销账,君性高洁,必不致令圣上与百姓失望也。”

    落款是林如海,盖的是傅渊私印。

    把数目一一对上,然后派一队禁卫军骑着马,一家一家地送。

    禁卫军也不得不佩服,这样站在百姓大义上的要债,他们也是头一回见,心甘情愿地被使唤干活去了。

    他们可是很期待那些官员的表情。

    禁卫军良驹银甲,长戟红缨,端的是龙马精神。

    很愉快地去各家敲门,恭恭敬敬地递上林大人的帖子,然后看官员们神情变幻,扬长而去。

    有那等接了帖子就想往脚下踩的,然后想想林如海的圣眷,又想想来送帖子的禁卫军,仍是不情不愿地打开了,这么一看。

    哎哟我的老天爷啊这这这不是陛下的私印嘛?

    陛下对林如海可真是好的亲兄弟一样了。

    幸好没踩啊。

    傅渊在宫里关注着动静,一面心疼林如海写了那么多帖子,一面带着新得来的情报到寿康宫和太后一起乐呵去了。

    接到帖子后,有些还比较识趣能看清形势的勋贵官员忙取钱销账,拿不出来那么多现钱就折卖一些庄子铺子良田去凑,务必先把户部的债还了。

    林如海早便吩咐林明准备好银票,看到地段好的庄子铺子良田统统买下来,也不需怎么压价,反正林家不差钱,这些不动产谁也不嫌多——林如海觉得自己是个良心商人,要知道卖的急很容易被压价的。

    有聪明看得清的当然也有拎不清的,他们打量着林如海这刚回京,对于京中情况并不了解,尽管有圣眷在身,然而他们这么多人若是闹上金殿,是定然比林如海重的。

    俗话说得好,法不责众嘛。

    于是一群大臣闹上了金銮殿,哭着闹着说林如海硬逼他们还钱,陛下也薄待他们,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再逼着还钱立时就去死了。

    说着就有一位御史台的老臣老泪纵横地要往柱子上撞,一群人上赶着去拦。

    “放开他。”傅渊声音冷漠:“让他撞。”

    林如海有些恍惚,他从未见过这般的傅渊,如此冷漠,如此威严。

    一群人又急急地住手。

    那老臣见戏唱不下去了,又伏在地上老泪纵横。

    金銮殿中气氛诡异,殿外金吾卫目不斜视,殿内有一波大臣冷眼看着另一波大臣又是哭诉又是撞柱子,不置一词,好像在看猴儿戏。

    “陛下,臣有问题问这位大人。”林如海出列。

    “爱卿问吧。”

    傅渊声音温和下来。

    他就不歹得看那群人为难他家如海,撞柱子就去撞嘛又回来哭什么,尽管他很想出手解决,但是他也知道,如海要出招了。

    他至今还能想起多年前林老大人在朝堂时的姿态,从容自如,纵使刀光剑影,风雨飘摇,也不折其一丝一毫的风骨,那道身影,慢慢地和殿下的林如海重合,令他痴迷。

    林如海转头看向那个还在哭的老臣,表情淡淡:“这位老大人,如海敢问一句,国库可是为国所用?”

    “自,自然是的。”老臣不解其意,只得先答了。

    还了钱的大臣们冷眼旁观。

    “那再问一句,大人俸禄可是国库所发?”

    “也是。”

    “那大人食国库俸禄,却借了国库银子不肯归还,可是因为觉着国库发了俸禄还应养你一家老小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而国库却没有养,因此心声怨愤,借债不还?”

    众臣一惊,这话可太毒了,谁敢承认为国之用的国库应该养自己荣华富贵?

    有人偷眼看皇帝脸色,见皇帝正捧着茶一脸微笑地看着林如海。

    不知是不是眼瞎,好像看到了自豪。

    “臣——臣不敢。”老臣再次伏地,竟然不知作何言语。

    “林卿问你话,冲朕喊甚不敢?”傅渊淡淡扫他一眼,手中茶盏重重放下,清脆的一声响起,殿下噤若寒蝉。

    “方才大人说家里揭不开锅了,撞了柱子死在殿上也还不起。”林如海的声音毫不迟疑地响起,依然不疾不徐,好似完全没受到这凝滞气氛的影响:“是也不是?”

    老臣面皮紫涨,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同僚们鄙夷的眼光,梗着脖子道:“是!”

    林如海等的就是这个字。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大人欠了国库银子,不思还债,反而欲以死避之,把债务留给子孙后代。”

    以为死了帐就销了了吗?想得美。父债子还听过没?

    林如海顿了一下:“大人可曾想过你西去之后家产被抄,家中老弱妇孺该如何?”

    这这这意思是人死了就抄家还债啊!

    闹事的大臣多数面色发白,又看了一眼上头正看的开心的傅渊,现在就是再傻也看出皇帝的态度来了。

    “如此危机当前,大人不思解决,反而将担子留与家中,真是枉为男儿啊。”林如海说完最后一句话,嘴角难得的带了点微笑,回头躬身道:“陛下,臣说完了。”

    “众卿有何感想?”傅渊就着话势问了一句。

    早早还了帐的大臣忙退开一步,离闹事的远了些。

    陛下!这不关我们事!这锅我们不背!

    闹事大臣欲哭无泪。

    他们能有什么感想?说是因为国库不让自己锦衣玉食心声怨愤不还债,还是枉为男儿去死把债务留给子孙后代当做遗泽?

    前者于国不忠,愧对百姓,后者于家不慈不孝,都是要遭人唾骂的。

    “是臣等糊涂。”有一大臣出列,低着头好似真的十分羞愧:“一时猪油蒙了心未曾看清其中利害,经林大人教训,臣认为,户部积欠必须一清到底,绝不可姑息。”

    到底大家都是做官的,都比较不要脸。

    林如海微笑点头表示肯定。

    “臣附议。”

    “绝不姑息!”

    顿时应声一片。

    林如海抬了抬头,便看到傅渊在上头冲他眨眨眼睛,无奈地摇了摇头。

    金殿了还捣乱。

    他好歹可以搬回府里去了,要知道衙门可不是那么舒服的。

    这件事阻力原本极其之大,然耐不住林如海手下毫不容情,不配合便一家一家地抄,凝重恐慌的气氛压倒了最后一根稻草。

    闹到最后,这件事终是解决了。

    傅渊气不过他们为难林如海,闹事的通通罚俸三年。

    禁卫军在京城里游走,一箱一箱银子地往户部抬,就连当年是京官现在已经外放的官员,也都派人回来还款销账。

    林如海一面派人清点一面要留人对账,一时间忙的脚不沾地,完全没空理会傅渊,整个人也瘦了一圈。

    傅渊心疼极了,但是又不能把他绑回去,只能由着他去。

    陆陆续续地等各地官员欠款还完,已经到了四月底,户部这么一统计,竟然有两百万之巨,足够他们手头松点儿。故而林如海在其他几部来批银子的时候也爽快得很,从不墨迹,大笔一挥批了,然后你赶紧走。

    这一条倒是颇为令人称道,以往同户部要银子什么时候不是左堵又缠半个月还只下来一半?特别是军费,林如海批起来更是大气无比。因此各大军营兵部大佬们都趁此时来要钱,免得陛下等会又把人调了去。

    这么一来,对林如海的怨气也下去不少,只是知道不能得罪了。

    五月上旬,户部的帐也清完了,天气正是最燥热的时候,知了整日聒噪个不停,仿佛天地间都只剩下这个令人烦心的声音再回荡,朝廷所发的冰份例又有限,即便是傅渊知道他素来怕热畏寒,令人多拨了冰来,也不顶用。

    于是林如海自掏腰包,户部全体官员每日供冰两三时辰,赢得赞声一片,然后接回女儿,光明正大地把账本抱回家看去了。

    祖宗垂怜,希望账本是干净的。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页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