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小说: 论陛下被罚跪的日常 作者:燕处 字数:3288 更新时间:2019-09-22 05:22:57
林如海是世家子,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最精英的教育,首先学习谱系,为官之道,分析政治格局并做出应对,其次学琴棋书画诗酒花——作为林家倾全族之力培养的继承人,能在东宫混的风生水起,需知彼时傅渊虽是太子,却并不受宠,林如海从不是什么善茬。
他若是善茬,早就死在江南了。
故而他从来是谁给他面子他就给谁面子,可从来不是什么面团人。
所以眼前这个老太太——
眼前一身富贵满头银发的贾母让他头一回真正认识到了何为倚老卖老。
她竟然想着自己把黛玉嫁给贾宝玉,亲上作亲?
就贾宝玉,他也配?
贾母心里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她不是寻常内宅妇人,自然知道林如海如今分量之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宝玉有这样的岳家,还愁没出息不成?
在她心里,宝玉衔玉而生,天生不凡,自然不存在配不上黛玉的念头。
林如海不打算给她留面子了,低头理了理衣袖,慢条斯理地问道:“敢问老太太,贾宝玉可有进士功名?”
贾母乐呵呵的:“宝玉还小,又天资聪颖,再过几年定然是不在话下。”
“贾宝玉可有五百万家私?”
“你这孩子,咱们这样儿人家,嫁娶自然是看品性,谈何家私,又不是卖女儿。”贾母仍是笑吟吟的。
“品性?是吃女孩儿嘴上的胭脂还是顽劣不堪爱看些淫词艳曲?”
贾母脸色当场便沉了下来:“宝玉还小,也不过是小孩子心性,都可以改。”
“那再请老太太告诉我,一个五品小官之子,又有何处堪配侯门嫡女,陛下亲封的长悦县主?”
“宝玉哪里不好?”贾母十分不悦。
在她看来宝玉便是天仙也娶得。
林如海起身,冷淡地回道:“厮混内闱,不懂礼数,不知上进,顽劣不堪,有哪里好?”
“恕本候直言,京中世家子还没死光,我林如海的女儿也看不上贾宝玉。”
“本候先告辞了。”
林如海拂袖而去。
贾政早便派人来请他去说话了。
林如海去找贾政,而黛玉却在一边儿和和美美地跟三姐妹并凤姐儿李纨说着话儿。
三春姐妹到底年纪小,只看得黛玉如今排场颇大,衣裳首饰也比往日要好,心里存了几分羡慕,李纨是宛如木头人一般,并无反应,而凤姐儿却想的更多些。
她本是个有能耐的,又是王子腾的侄女儿,自小被充作男儿养大,想法本不同于一般内宅妇人闺女,又从贾琏处得了不少消息,十分清楚黛玉如今的位置。
宁安候府的独女,又被太后亲自教养过,身上更有着长悦县主的爵位,虽说有大半儿是因着她父亲,但这荣宠,在京城贵女里头也是独一份儿。
林如海,确实好本事。
她想起叔叔不久前传来信息,说是万不可得罪了林家人,不由得小心了几分。
林黛玉微微笑着,摸索着手里的红玉九连环,不时与她们说几句话儿。
身后丫鬟轻轻打着扇子,一阵阵凉意袭来——贾府果真只剩下个架子了,这样儿的六月天,待客居然连冰都没有。
也不知凤姐姐贴补了多少嫁妆进去里头。
她年纪虽幼,却长了一颗七窍玲珑心,众人态度的转变她清清楚楚瞧在眼里,不同的身份地位决定了太多东西。
嬷嬷说的果然有理。
即便开始如何如何要好,倘若二人所处圈子不同,若另一方心存了芥蒂,便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她前些日子在太后宫里头见了忠诚亲王家的嘉乐小郡主,两人相谈甚欢,约了相互通信,如今对京城贵女名媛圈子也算是有了初步的了解,别的不说,便是眼前的几个姐妹,就绝不可能进去那个圈子。
惜春倒是一如既往,并未有任何不同,迎春却是更加拘谨沉默了,而探春,也带出了一股子讨好。
也是,她惯来是有些心计的,能那般作贱自己姨娘兄弟讨好嫡母。
几人正说着,措不及防地贾宝玉就从外头风风火火地冲进来,直往黛玉面前撞去。
“林妹妹,林妹妹,你可来了。”
两个嬷嬷迅速并拢了站在黛玉面前挡着,脸色难看:“这是哪来的外男,如此不懂礼数。”
后头跟着进来的袭人忙拉住他,晴雯站在边儿上细细看着。
贾宝玉瞪大了眼睛看眼前的两个“死鱼眼睛”,怒道:“放开!你又是谁?拦着我看林妹妹?”
晴雯握紧了拳头,一咬牙转身出了门,撮起垂下来的小辫咬在嘴里,朝荣禧堂跑去。
她方才找着小丫鬟打听了,林大人此刻正在那里。
林大人和林姑娘,怕是唯一能救她脱离火坑的人了。
她老子娘去的早,又有那样的哥哥嫂子,家里已经是没什么指望了,偏偏她那日在内间给宝玉掖被子,还没来得及出来,听到王夫人前来看宝玉,问了一下宝玉的情况后,便和面上和善的袭人说起了自己。
“晴雯那个小蹄子整日妖妖娆娆的,一看就是个狐狸精面相,你可得仔细些,别让她勾了宝玉去。”
然后她便听见袭人柔柔的声音:“夫人放心,那小蹄子是个心思简单,好拿捏的。”
她确实心思简单,素日只当袭人是极好的姐妹,有什么话儿也都和她说,又何曾存了什么勾引宝玉的心思?
晴雯不是蠢人,她瞧见王夫人对自己是个这样儿态度,自己又是个任人拿捏的丫鬟,虽是老太太赐了给宝玉的,可是老太太又怎么熬的过王夫人?她现如今也算是看清宝玉了,好时自然是万分爱护,可真要出了事儿,他有没有出来说句话儿申辩一句的勇气都是两说。
家里指望不上,上头看她不顺眼,再不想法子离了这火坑,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她知晓林姑娘是个和善人,并不像贾府传言那样刻薄小气,若能跟着去了林府,叫她做什么都是愿意的。
她素日是个果决爽利的,打听到今日林大人和林姑娘到访,还狠狠下了二老爷的面子后她便斗胆猜测林大人看贾府并不顺眼,十几年前那件旧事她也曾听积年的老人说过——贾府御下不严,下人有什么都是挂在嘴上头的。
晴雯觉着,她要是林大人,都能活吃了贾府。
这么一想着,便到了荣禧堂,借了黛玉的名头见到了林如海。
林如海随她走出荣禧堂,拐了个角,傍着一棵大树,见四下空旷无人,嘴角含了些笑意:“你这丫头倒是大胆,到底有何事?莫拿玉儿做筏子,本候知晓不是。”
黛玉有事自然有她身边儿的丫头前来相请,何时就轮到一个贾府的丫头了呢?不过彼时贾政正拉着他说那些毫无营养的废话,林如海也乐得借坡下驴,连带着这个递了梯子的丫头他也带了几分好感。
看得出来是个干脆爽利的。
无论她是因为何事敢借黛玉的名头求到自己身上,林如海都打算如果不过分,都应下了。
晴雯稳了气息,毕恭毕敬地跪下,把自个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然后恳求林如海把她带出贾府。
能为自己谋算又有行动的勇气,林如海倒是欣赏了几分。
女孩儿家,才应该如此呢———美人终会迟暮,颜色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若玉儿也能如此,他便不必担心了。
“你且安心,此事本候应下了。”林如海自觉要个人不是什么难事,贾府的凤凰蛋不肯放人他也有的是法子让贾母松口:“你待会便跟着姑娘回林府,你的卖身契本候会要过来。”
晴雯喜不自胜,含泪应了:“奴婢多谢大人,大人恩同再造,奴婢愿为大人结草衔环报此大恩。”
“只一条。”林如海想想,还真有需要她的地方:“你若能跟在玉儿身边,偶尔无意中多说些贾宝玉的坏事儿,也不需刻意添油加醋,平淡说出来即可。”
晴雯自是无不应承。
林如海使人去请了黛玉,起仪仗准备回府。
晴雯混在林府的车队里头,跟着回了林府。
林如海将事情已交代了嬷嬷,让她同女儿细细分说,怎么安排全靠她心意。
黛玉先头也是识得晴雯的,对这个爽利的丫头很是有些好感,听她说了遭遇也十分同情,便让她学好了规矩来自己院里头服侍。
林如海派人去取晴雯的卖身契,吩咐告诉前去那嬷嬷,若是贾家不放人,便告诉贾老太太方才贾政寻他问贾府还国库的银子还能不能拿出来的事,再顺便不经意地说上一句圣上近段心情不佳。
贾政真是蠢透了。
还给国库的银子居然还想着顺出来,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贾府欠的银子并不算多,只有区区十万两,不过看贾府如今的模样,恐怕也只是表面功夫了,怕是伤筋动骨了。
使唤大房的侄子媳妇倒是很爽快。
因贾赦懂礼,又识时务,并不试图跟他称兄道弟,略略交谈几句后,林如海对贾赦颇有好感,至少远甚于贾政,贾赦是贾代善带着教养过的,而贾政却是贾母溺爱大的。
果然,有长者教养过的嫡长孙,怎么说都胜于长于妇人之手的幼孙。
林如海幼时也曾见过贾代善,是十分精明的老人家——不然也不能把贾家从金陵土财主带到京城,拿了个从龙之功一跃成为四王八公之二,只可惜子孙不济,不但败了他向书香之家转型的念想,连家当甚至爵位都守不住。
只下午,晴雯的卖身契便被送到了林府,听说贾凤凰蛋很是哭闹了一番,非要人去接回来,只是贾母虽老了有些糊涂了,,却还没蠢到家,还是老老实实地送了过来。
事情太顺利,林如海不由得惋惜地叹了口气——他有好多法子没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