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
小说: 与子同袍 作者:松陵散人 字数:1351 更新时间:2019-09-22 07:33:19
第二天沈容熙果然给柳音请了个先生来,白长的一把山羊胡直垂到胸前,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一进沈容熙给柳音准备的书房就先吟了段骈四俪六的赋文(1),连环顾四周那一套动作都省了,倒像是提前背好了算计着来这儿扬名立威的一般。
好不容易听这老头儿啰嗦完了一大堆话,宣纸铺开,兼毫的湖笔(2)蘸满了墨,那老头儿竟先书了一列龙飞凤舞的草书,写完之后还颇自得地问柳音:“你可知道这是什么诗?”
柳音看那一行起伏连缀根本看不出笔画的线条,抿紧了嘴唇动作有些僵硬地摇了摇头。
那老头儿又开始长叹短吁,用了一大堆能淹死人的华丽辞藻感慨了一番,折腾到砚台里的墨都要干的时候才开始教起正经的。
沈容熙在柳音跟着老头儿学到第三天的时候才来看了他一回,那天雪已停了,柳音立在书案前正一遍一遍地往纸上写“永”字(3)。
化雪天要比落雪天冷得多,柳音却写得整个额头上都是汗,到汗水逼到了睫前才肯伸手抹一抹。
沈容熙远远地在月洞门前看了会儿便走开了,将要午时的时候柳音才停了笔,站在一边候了好些时候的小厮恭恭敬敬地呈上来一封书帖,柳音还认不全那书帖封皮上的几个字,那小厮却伶俐地先开了口:“这是老爷特地吩咐小的们从眠琴室拿出来的《皇甫诞碑帖》(4),给小公子练字用的。”
柳音愣了愣,接过那书帖先翻了翻,里头多数字他还是不认得,可那字体疏疏朗朗,看着真是好看得很。
他抿了抿唇,心想,应该去道谢吧。
问了小厮,柳音手捧着那本书帖就跟着他出了院门去寻沈容熙,可只走了一段路那小厮便被叫去忙别的事儿了。虽然那小厮说离王爷住的院子不远,可他还是迷了路,兜兜绕绕地最后只好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棵覆满了白雪的大树下。
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树,隆冬时节树叶落得精光,几日的雪又将它披了一身白,远看着倒像是长了一树的白叶子,琼玉一般地晶莹。
柳音立在那树下左右看了看,再怎么都找不着自己过来的路,不由得沮丧地叹了口长气。
忽然又听头顶有扑啦扑啦的响声,柳音仰了头去看,正瞧见一只黑羽白翅的鸟落在了他头顶的树枝之上。
是只喜鹊儿。
树枝经那鸟一摇,扑簌簌便落了一大捧雪在柳音头顶。
柳音鼓着脸懊丧地拍着头顶的雪,头顶的鸟却发出一阵啁啁啾啾的声音,倒像是嘲笑他一般。
他恨恨地踹了脚那树干,但那足有一人合抱那么粗的树干又岂是他能踹动的,反而将自己的脚趾踢得生疼。
而那喜鹊啾啾地叫完了,拍拍翅膀呼啦一下便飞地没了影子,柳音在树底下抱着自己的脚气的眼眶都红了起来。
=====
(1)骈四俪六(pián sì lì liù),指多用四字、六字句对偶排比的骈体文,起源于汉,盛行于南北朝,衰于宋,形容文字华美夸饰,名篇即王勃《滕王阁序》;赋起源于汉赋,一种文体,源于楚辞,盛于汉,出名的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子虚赋》(子虚乌有这个成语就出自这篇赋中)常用于显示作者文笔好和知识广博(俗称装B)
(2)湖笔:湖州毛笔简称湖笔,是毛笔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品质优异而享誉海内外,又成为毛笔的代名词。
(3)皇甫诞碑帖: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唐代欧阳询早期作品,就是练字的毛笔字帖(当然不可能像现在的硬笔字帖一样还有一张薄纸沓在上面照着印,不过现在某宝上也有卖的)
(4)“永”字八法,唐代欧阳询提出的练字要诀,从古代沿用至今,“永”字有八个笔画,是毛笔字的几个基本笔法,适于初学者练习执笔行笔的姿势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