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出宫
小说: 启明未至 作者:褚一虚 字数:1946 更新时间:2019-09-22 09:41:10
姜梦的藏獒出事之后,宫里又发生了几件不大的争宠事件,不过都被偷偷摸摸地解决了,不是暴病而死,就是喝毒酒自杀。
沙罗不在的这几个月,后宫里人心惶惶。
在广德寺的探子回来报,吕思云和沙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两人竟相安无事地在一个地方相处了快半年的时间。
很快就到了夏天。
天气也越发炎热,我却还得里三层外三层地穿,装作一副体弱的模样。
若不是担心有心人发现点什么,我又何苦如此受累。
于嬷嬷在房间里放了几块寒冬时就藏在地下的冰块,顿时室内凉爽了好几度。
一边吃着香甜的西瓜,一边考虑着自己该不该给厢房里招个美女了。
这几个月,小皇帝的侍寝也开始排到了我,整整五次,每次我都得蜷缩着睡那个特不舒服的躺椅。
虽然那家伙很不要脸皮地说什么睡一张床,他又不会对我做啥什么的。
狗屁!我怕的又不是这个。
愤愤地吐着瓜子,鼻间蓦然传来一阵淡淡的桂花香,我赶紧将桌子上另一半的西瓜也挖了一勺,然后吃了。
“爱妃越来越爱我了。”苏秣话音刚落,便几步闪到了我面前,一把抱起那个我才吃了一口的西瓜,“直到朕要来,还特地先验毒。”
验你妹的毒,这人的脸皮是越来越厚。
我顿时掉下黑线一片。
“啥事?”我问。
至于什么淑女啥的,也懒得装了,都认得快一年了,也没必要去做这些表面的功夫。
“有个好玩的事,找你一起。”小皇帝抢过我手里的勺子,一边吃一边说。
好玩?不会是去恶作剧吧!
我很是无语地想到。
“出宫。”小皇帝口齿不清地说,狐狸般的眼睛一眨一眨。
“去哪里?”“东区,那儿人最多。”
“好。”
换了身简便的女装,和小皇帝两人借着轻功,偷偷摸摸地出了宫门,神不知鬼不觉。
东区离我家不远,小时候经常和沙罗一起去玩耍,那边,有整个京城最大的书店,也有最热闹的青楼红楼。
当然,也有最好吃的酒楼一品香。
小皇帝带我去了钱庄取了点银票。然后便去了那据说给顾客超一流服务的红楼-太乙阁。
太乙阁是个,嗯,少儿不宜的场所,不过里面还包括温泉服务,美食无限供应等,是整个龙宸最豪华的场所。我曾经偷偷溜进去过,然后被发现了,由于年龄问题被丢了出来,丢了脸,便再也不愿意去了。
如今都过去八九年了,肯定是不认得我了。
想到这里,我对此次的太乙阁之行,颇为期待。
太乙阁在红袖一条街,街角最大的那个建筑就是它的。
背靠青山,地理位置十分好,方便逃跑又适合杀人弃尸。
一路上我俩还买了不少的零食,一边吃一边慢悠悠地走,等差不多吃得肚子都撑了,这才到了太乙阁。
它的门是开着的,一排珠帘垂下,隐隐约约露出里面的金碧辉煌来,偶尔吹出一阵香风,把人的骨肉都给吹松了。
小皇帝咳嗽一声,似乎还有点不好意思了,他摸了摸鼻头,道:“这里面有个温柔乡,嗯,你进去就知道了。”
说着,他将珠帘掀开来。
莹莹细语,箜篌低唱,美酒飘香。一个穿着浅绿色罗裙的女子走了过来,手心还握了把折扇。
“哟,贵客啊,奴家是这太乙阁的当家的,贵客唤我素娘即可,不知两位怎么称呼?”
“陌苏,齐伯。”小皇帝先是指了指我,然后再指了指自己。
我在一旁故作矜持地不说话,任由他装模作样。
素娘捂着嘴轻笑一声,道:“齐伯公子和陌苏小姐,请随奴家来。”
说罢,她很是潇洒地开了扇子,指了指楼梯旁的偏门。
随着这素娘左绕右绕,半天才在一扇木门前停下来,门旁,挂了一个牌子,上书:温柔乡八号。
不会是一群美女作陪吧,若真是如此,小皇帝何故带我一个“女人”来?我有点不解。而且,既然叫八号,那说明前头还有七个类似的房间。
越来越迷惑了,直到素娘推开了门。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张画了十二美人的屏风。
地板是墨绿的玉石,温润而奢侈。
绕过屏风,一眼便看到了一个超大的阴阳鱼造型的热汤池,一边白一边黑,每条阴阳鱼里还有个异色的鱼眼。而且,似乎还是天然的两个泉眼,咕噜咕噜地从干净的铺了乳白色鹅卵石的池底冒着水。
池子旁,放置了两篮子的花瓣。
而那个用来隔绝两泉眼的那条扭曲的砌墙上,摆放了不少看着就美味的食物。
再往前看,正前方百米开外竟然是个大约垂直的山壁,高耸入云。
山壁下,是开得灿烂的曼珠沙华,一片洁净的白色,一直延伸到泉眼几米不到的位置,被铺就的玉石给阻挡。
左右两边,皆是三四米高度的木房,一共九间,左五右四。房屋再往上,只看得到石头砌的墙,估摸 一下,我这个轻功勉勉强强能飞上去。
“这两个鱼眼里,是可以温酒的,酒的话,我们这儿有西域的葡萄酒,天山的雪酒,还有南蛮的彩虹酒,两位可以尽情享用。那边的小房间里,放了干净的衣衫,是分男女的,二位大可放心。”素娘指了指右手边的房间,“其他的,两位就自行探索吧,奴家就不打搅了。”
素娘意有所指地看了看我,再扫了一眼苏秣。
顿时满脸黑线。忍住要揍人的冲动,催促着小皇帝给了银票,整整一百两。素娘这才心满意足地怀揣着票子,扇着扇子离开了这温柔乡。
“你可以先去换一下衣服,那边有很多吃的,放在鱼眼里热一下就可以,水果的话也有不少。”小皇帝熟门熟路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