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小说: 闺阁之臣 作者:子书挽风 字数:1682 更新时间:2019-09-22 11:32:25
再次醒来枕畔已空,稍稍一动浑身骨肉酸痛。
有人卷起了帐幔,定睛一看却是多乐。
“公子。”
风墨不由一顿,确定这仍是如意楼的凝香阁,遂问:“你如何得知我在此处?”
多乐小声应道:“一位阿姊带我来的。”
风墨大约明白是何人所为,便也不再多问。
蓦然想到了一个要紧问题,当即跃然而起,浑身骨骼差点没散架,捂腰蹙眉说道:“更衣,我们回刘府。”
多乐多少也明白些个中实情,遂道:“公子再躺会吧,刘公子已经平安回府了。”
风墨一怔,“谦孺已经回府了?这是几时的事?”
多乐道:“昨晚…公子出府不久,刘大人便将刘公子带回来了。”
昨晚?风墨良久回不过神,最绝望莫过于昨夜之种种竟是画蛇添足了。
主动送上门白白挨了一顿咬,愚蠢直至!
破败跌回了床面,微声说:“金大哥给的药方,可还记得?”
多乐点头:“记得。”
“你去把药抓来,我们晚些时候再回刘府。”
“哦!”
只见多乐一步三回头,犹犹豫豫、磨磨蹭蹭,风墨不解:“怎么了?”
多乐转过身,缩着手脚,犹豫说:“公子,我身上没有银子。”
风墨恍然大悟,恍惚有屋漏偏逢连夜雨之感。想了一下连忙掀被起身,一股热流涌出当即吓得坐了回去,微不自然地说:“你且先到外头等我。”
“哦!”
扯了块巾帕细致擦拭了一番,对储澈的怨自是又多了几分。
里里外外翻找了一圈,最后在一檀木匣子中找到了所剩无几的二两白银和几吊铜钱。
当看到埋于匣子底部的墨玉鹣鲽时,脸颊不由发烫。
鹣鲽玉佩是昨夜托刘肃带给了储澈的,此时却在匣中,自是储澈亲自放进去的无疑。想到自己囊中羞涩之事被某人撞破,着实是有些难为情。
好在如意楼的午膳不要钱,喝过药,用过午膳,未时才回到刘府。
拜过刘家二老便直奔刘棐院落。
走进院门,只见刘棐坐于廊下,背靠圆柱、手持玉壶,正在借酒浇愁。
“谦孺!”风墨喜唤了一声。
刘棐顿住,缓缓抬眼朝风墨望了过来,面无半分表情。
“谦孺!”风墨疾步迈出两步,刘棐忽然“砰”地将手中玉壶重重摔在了地上,吓得风墨当即顿住了脚步。
刘棐隔着鹅毛大雪深看了风墨一眼,而后头也不回的钻入了厢房,木门也被重重关上。
风墨不死心地上前拍打门窗,“谦孺,你把门打开…”
“风贤侄!”
风墨一顿,回过头只见刘母正由侍婢搀扶着立于院门之处,未簪花梳髻,分外憔悴。
“叔娘。”
“叔娘有些话想单独与你说,还请贤侄移步。”
风墨略有不好的预感,躬身应“是”。
至一偏厅,多乐与侍婢被留于门外,刘母与风墨单独步入厅中。
门窗皆闭,刘母忽然扑通跪在了风墨面前。
风墨大惊:“叔娘,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刘母拒绝,神色凄然,“刘家至老爷这一脉,只有棐儿、佑儿两名男丁,并无女眷,子息单薄。叔娘一妇道人家,言微力薄,每日只能是烧香拜佛,不求夫君闻达于世,不求儿孙光宗耀祖,只愿一家人无灾无难。嫁入刘府二十余载,夫君宦海顺遂,佑儿节节高登,可叔娘每日寝食不安。常言伴君如伴虎,只怕他二人稍有不慎,性命堪忧。叔娘为人妻母之心,你可明白?”
风墨大约也听出了一些言外之意,轻问:“叔娘有话,但说无妨。”
刘母便接着道:“棐儿不醉心功名之事,从不与天家人打交道,可自去年六月初六其祖父生辰之日起,常与君上往来,后又奉旨出京,一去八月之久。这些时日以来,我未尝有过一刻安宁,果然还是出事了。虽是有惊无险,但叔娘再经不起更多的打击了。叔娘知这一切与贤侄多少有些牵连,叔娘求不得其他人,便只能求贤侄你了。”
刘母这话已是委婉,可风墨还是心口下沉,“叔娘想要我做什么?”
“离开刘府,远离我儿!”
倒也在风墨的预料之中,心口却不免一阵抽痛,俯身将刘母扶起,说:“叔娘放心,待我收整之后即刻出府。”
刘母持帕抹泪,“叔娘知道对不住你,只是今日之事…”
“是我自愿离开刘府,与叔娘无关。”
刘母出门,多乐走了进来,盯着面色苍白的风墨低低而唤:“公子。”
风墨回过神,扯出一抹苍白的笑,揽过多乐的肩出了偏厅,路经刘棐的院子时驻足了片刻。
默不作声走了一段才说:“一会儿收拾东西,我们搬去别的地方住一阵子。”
“啊?”多乐露出诧异的神情,“我们要搬到哪里去?”
风墨想了一下,“随便什么地方都行。”
“可是公子,我们只有二两银子了。”
风墨顿了一下,拍了拍多乐的肩膀,宽慰说:“放心吧,有我在保管饿不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