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3)
Story: 闺阁之臣 Author:子书挽风 words:1737 Update time:2019-09-22 11:32:25
有道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风墨之所以还能理直气壮,不过是因为尚有一去处,便是聚贤殿的寝舍了。
聚贤殿寝舍分上、中、下三等,这没钱的自然就只能住下等寝舍了。
每个寝舍六张床,虽是拥挤了些,但贵于干净整洁,比岳白那乌漆麻黑的屋子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唯一不好之处便是舍内不能置火盆,大冬天的真是冷得要命。
住下等寝舍的多为贫寒儒生,像风墨这般穿着体面,还带书童的实为稀有,自是很快就成为众人争相观赏的对象。
每天都有诸多人找诸多理由往风墨所在的寝舍转悠上一两圈,这没几日就将门槛踩破了。
此事自然少不得会惹同寝舍个别人的不满,可风墨自己也是很苦恼,试问谁会希望被当作物品一般供人观赏呢?
最最苦恼之事,包袱中的衣裳、用物时常会不翼而飞,就连铜钱也不见了两吊,害得多乐夜晚睡觉都紧紧捂着最后两个元宝,生怕又飞走了。
有人建议风墨报官来彻查此事,风墨想了想摇头道:“定是有人比我更加需要这些东西,才会不得已而为之,算了吧。”
那人听后只摇头叹气,心想若非此人有几分天姿国色,定是要被封个天下第一傻的。
纷乱俗世,哪有什么好人坏人之分,只有聪明人和傻子。行善积德,那是傻子才会做的事,人人只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踏破门槛的事传到了聚贤殿各个教授、博士的耳中,觉得此事影响实在不好,围炉商讨后决定为风墨调换寝舍,最终调到了只有三张床的中等寝舍。
风墨不想平白占便宜,奉上了最后二两银子,却被告知银钱已被他人代交,细问之下才知那人是阁老刘肃。
因已应下了刘夫人,风墨不能亲自上刘府去拜谢,好不容易某天在聚贤殿偶遇,风墨特意提了此事,却被刘肃婉拒了谢意。
刘肃亲自过问了风墨的学业,却只字未提他搬出刘府的事,亦未提刘棐,风墨想问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寝舍里其余二人皆与风墨年纪相当,却都是沉默寡言之人。
一人模样老实,一心只读圣贤书;另一人稍显精明,长相也颇为出众,却给人一种凡夫俗子入不了其法眼的距离感,隐约听说是某某郡某富甲一方之子。
此人带有一贴身小厮,亦是精明能干得很,做事手脚麻利,看得多乐心生羡慕。常扪心自问,同是下人,为何别人心灵手巧,自己却是笨手笨脚、呆头愣脑?莫非是水土不同?
细细观察了数日,最后模糊得出一结论:这下人的性格多半还是与主子性格有关。
…
春闱在来年的二月初九,从今日算起只有两月不到的时间。
风墨又拾起了当初的打算,便是要考中进士入朝做官。不为别的,只是想离自己的孩儿更近一些。
他不相信储澈那种手段百出的人能成为一代明君,更不相信他能教出贤明的孩儿。
养不教,父之过。他是孩儿的另一个父亲,教育重责是不可推脱的。
至于跟储澈的未来,他不敢去想,何况是不会有未来的。
储澈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将天罗地网撒到世间每一个角落,他总能有逃出生天的那一天。此时选择留下来,只不过是看在孩子的份上。
日子和之前并无多少差别,自如意楼那一夜之后,储澈没有再找过他,这让风墨不禁有些纳闷。他不过只离京一夜,这人就闹出那般大的动静,这会儿怎么沉寂了呢?
到底是坚信他不会再跑一次,还是自信他逃不出五指山?
并没有刻意避之如蛇蝎,只要储澈不过分为难,偶尔见上一两面也不是不可以。当然这话只是随便说说。
临近春闱,聚贤殿的气氛很是紧张,儒生们个个钻头觅缝的读书,挑灯夜战到四更、五更,有的甚至彻夜不眠。
风墨可不甘落后,别人为功名利禄尚且如此拼命,他为了孩儿哪有不努力的道理?
只是毕竟是生过一个孩子的人了,比不得那些身强力壮的人,别人能挑灯夜战到四更、五更,他最多能熬到三更。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劳累过度,这日还未下学,腹内骤然疼痛如刀绞,竟当着满堂儒生的面疼得昏死了过去,害得众人七手八脚地将他抬回了寝舍。
将醒未醒时感觉到有人在温柔抚摸自己的额头,奋力撑开眼,熟悉俊朗的眉目映入了眼帘。
“醒了?”
“陛下?”不太清明的眸子将眼前的人盯了良久,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蔫蔫问:“你怎么会在这儿?”
难得储澈没有冷嘲热讽,轻抚风墨的脸庞说:“你都晕倒了,朕如何能不来?”
风墨说:“我没事,多半是这几日有些累了。”
储澈将手掌放于风墨的腹部轻柔了几下,问:“肚子可还疼?”
风墨摇了摇头:“好多了。”
有侍女端着药碗走了进来,储澈接过,一手将风墨轻柔抱起,说:“把药喝了,今晚朕不走了,留在此处陪你。”
风墨一口一口喝光了药,抬眼四处打量,这才发现身处如意楼凝香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