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2)
Story: 闺阁之臣 Author:子书挽风 words:1214 Update time:2019-09-22 11:32:26
五月初五,端阳节。
爹娘不在,多乐不在,只有一群小心翼翼地婢子太监,和一个清冷寡语的女管家,风墨倍觉日子百无聊赖。
登上扶风院的楼阁,倚窗而望,九重宫阙隐于云霄,模糊难辨。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半月未见,思念焚心。
其实心里明白,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注定了日复一日等待,本不该过于沉溺的,可时至今日,心早已背道而驰,哪还由得了自己。
从清晨直待到晌午,不见人来,只好闭了轩窗转入内室。
身倚后窗,青龙河畔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忽然忆起了在白骨镇的岁月,每逢今日,娘亲必会蒸上一屉粽子,外加一碗长寿面,一家人围桌而坐,笑逐颜开。
尘俗喧嚣驱不透满心孤凉,傍晚雨来,更添凄然。
白雨拍打着梧桐,跳珠湿了罗衫。
蓦然有人从后伸出手关闭了轩窗。
风墨猛地回过头,正好对上熟悉鹰眸,不由怔住。
“为何站在这里淋雨,是想逼朕将这满府上下一律杖责吗?”
“陛…下。”风墨恍惚觉得不真实。
储澈勾住风墨腰肢往怀中一带,风墨顺势靠上了他的肩头,道:“陛下数日不临朝,更不愿见我,可是伤势不曾好妥?我知陛下怕我忧心,却不知这么做只会叫人更加担心。”
储澈长臂将人环住,蹭了蹭白皙耳垂,避重就轻道:“是朕不对,以后定事事上报,不让你担心,如此可好?”
风墨枕在储澈的肩头轻轻蹭了蹭算做答复,储澈轻拍着他的脊背不由轻笑出声。
俩人静静抱了一会儿,储澈道:“朕带你去看样东西。”
两人手牵着手下了楼阁,来到卧房,储澈从案上捧起了一雕花木匣递予风墨,“打开看看。”
风墨犹豫接过,掀开匣盖,见匣内有一枚精致白玉发冠,上有鸾鸟卧枝,风墨心口不免震动,“陛下…”
“喜欢吗?”
风墨眼眶发烫,重重点头。
“来,朕给你戴上。”储澈接过木匣,牵起了风墨的一只手,说:“今日是你成年之日,你爹娘虽然不在场,但你还有朕。从今往后,朕会代你爹娘照顾好你。你要记得,朕不仅是与你执手永生的,还是你的父兄,是你的知交,所以这冠礼,理应由朕来完成。”
风墨心潮腾涌,已是热泪盈眶,矮身缓缓跪了下去。
储澈立于风墨身前,抬手将他发带缓缓取下,持栉三梳。
一梳,无病无忧;二梳,多福多寿;再梳,永结同心。
三梳毕,将发尽数绾于头顶,扣玉冠,簪玉簪。
风墨伏地深深三拜,储澈俯身将人扶起,揽入怀中,说:“自今日起,你便是朕的惜鸾。”
束发、加冠、赐字,冠礼成。
风墨从未想到,他的二十岁成人礼,会是储澈为他完成的。非父母长辈,而是一国之君,他心上之人。
“陛下…”
“朕在。”
“今夜…留下来,可好?”
玉簪、玉冠、玉面,玉人乱人心。
“等应儿再长大一些,朕便不做这皇帝了,余生与你归隐山林,长相厮守,在这之前,莫要再丢下朕,可好?”
帐下春风玉颜瘦,风墨含泪点头。
蒙君不弃,愿一生相伴,福祸相依,生死相随。
…
储澈四更时候起身去上朝,风墨伺候洗漱更衣,亲自将人送到府门口,只待马车远去,才返回府中。
从柜阁中翻出了一檀木小匣,捞出一白瓷小瓶,坐于窗边木榻上细细凝望。
倒出谷米大小的漆黑药粒,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将药粒装回瓶中,抬手扔出了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