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簡介
  • 收藏

    宋史

    Part 245

    小說: 宋史 作者:Tuotuo 字數:5852 更新時間:2019-11-21 10:57:32

    《臨平詩集》一卷

    《送白監歸東都詩》一卷

    《洛中集》一卷

    《名公唱和集》四卷

    《垂風集》一卷

    《咸通初表奏集》一卷

    《唐十九家詩》十卷

    《雲門寺詩》一卷

    《章奏集類》二十卷

    《唐百家詩選》二十卷

    《陸海》六卷

    集者並不知名。

    令狐楚《斷金集》一卷

    又《纂雜詩》一卷

    劉禹錫《彭陽唱和集》二卷

    又《彭陽唱和後集》一卷

    《汝洛唱和集》三卷

    《吳蜀集》一卷

    《劉白唱和集》三卷

    段成式《漢上題襟》十卷

    檀溪子道民《連璧詩集》三十二卷

    孟啟《本事詩》一卷

    盧環《抒情集》二卷

    《僧光上人詩》一卷

    姚合《極玄集》一卷

    韋莊《又玄集》三卷

    皮日休《松陵集》十卷

    柳宗直《西漢文類》四十卷

    黃挺章《國秀集》三卷

    宋太祖、真宗《禦制國子監兩廟贊》二卷

    《賜陳摶詩》八卷

    《漢魏文章》二卷

    《漢名臣奏》二卷

    《漢賢遺集》一卷

    《三國志文類》六十卷

    《晉代名臣集》十五卷

    《謝氏蘭玉集》十卷

    《古詩選集》十卷

    《宋二百家詩》二十三卷

    《長樂三王雜事》十四卷

    集者並不知名。

    陳彭年《宸章集》二十五卷

    宋綬《本朝大詔令》二百四十卷

    又《唐大詔令》一百三十卷《目錄》三卷

    洪遵《中興以來玉堂制草》三十四卷

    周必大《續中興玉堂制草》三十卷

    韓忠彥《追榮集》十卷

    朱翌《五制集》一卷

    熊克《京口詩集》十卷

    李仁剛《浯溪古今石刻集錄》一卷

    侍其光祖《浯溪石刻後集再集》一卷

    李燾《謝家詩集》一卷

    曾慥《宋百家詩選》五十卷又《續選》二十卷

    吳說編《古今絕句》三卷

    廖敏得《浯溪石刻續集》一卷

    呂祖謙《東萊集詩》二卷

    孔文仲《三孔清江集》四十卷

    《壯觀類編》一卷劉燾、楊萬里、米芾等作。

    邵浩《坡門酬唱》二十三卷

    倪恕《安陸酬唱集》六卷

    管銳《橫浦集》二卷

    方松卿《續橫浦集》二卷

    趙不敵《清漳集》三十卷

    廖遲《樵川集》十卷

    洪適《荊門惠泉詩集》二卷

    詹淵《括蒼集》三卷

    陳百朋《續括蒼集》五卷

    柳大雅《括蒼別集》五卷

    胡舜舉《劍津集》十卷

    許份《漢南酬唱集》一卷

    楊恕《臨江集》三十四卷

    汪浹《元祐榮觀集》五卷

    衛博《定菴類槁》十二卷

    于霆《南紀集》五卷

    湯邦傑《南紀別集》一卷

    家求仁《名賢雜詠》五十卷

    又《草木蟲魚詩》六十八卷

    程九萬《三老奏議》七卷

    畢仲遊《元祐館職詔策詞記》一卷

    謝逸《溪堂師友尺牘》六卷

    《羅唐二茂才重校唐宋類詩》二十卷

    《三洪制槁》六十二卷洪適、遵、邁撰。

    李壁《中興諸臣奏議》四百五十卷

    洪邁《唐一千家詩》一百卷

    《三蘇文集》一百卷郎曄進。

    《臨賀郡志》二卷

    《相江集》十卷

    《豫章類集》十卷

    《千家名賢翰墨大全》五百一十八卷

    《三蘇文類》六十八卷

    《續本事詩》二卷

    《集選》一百卷

    《唐賢長書》一卷

    《唐三十二僧詩》一卷

    《四僧詩》八卷

    《唐雜一卷》

    《五代制詞》一卷

    《重編類啟》十卷

    《潤州金山寺詩》一卷

    集者並不知名。

    蔡省風《瑤池集》一卷

    陳匡圖《擬玄類集》十卷

    韋SA《唐名賢才調詩集》十卷

    李昉、扈蒙《文苑英華》一千卷

    劉吉《江南續又玄集》二卷

    田錫《唐明皇制誥後集》一百卷

    蘇易簡《禁林宴會集》一卷

    子起《家宴集》五卷不知姓。

    楊徵《論苑》十卷

    馮翊嚴《滁州琅琊山古今名賢文章》一卷

    朱博《叢玄集》二十卷

    《二李唱和詩》一卷李昉、李至作。

    楊億《西昆酬唱集》二卷

    陳充《九僧詩集》一卷

    《四釋聊唱詩集》一卷丁謂序。

    楊偉《虢郡文齊集》五卷

    姚鉉《唐文粹》一百卷

    《謫仙集》十卷勾龍震集古今人詞,以李白為首。

    僧仁贊《唐宋類詩》二十卷

    許洞《徐鉉雜古文賦》一卷

    郭希樸《養閑亭詩》一卷

    幼暐《金華瀛洲集》三十卷

    王鹹《典麗賦》九十三卷

    《華林義門書堂詩集》一卷王欽若、錢惟演等作。

    張逸、楊諤《潼川唱和集》一卷

    李祺《天聖賦苑》一十八卷

    又《珍題集》三十卷

    滕宗諒《岳陽樓詩》二卷

    陶叔獻《西漢文類》四十卷

    徐徽《滁陽慶曆集》十卷

    韓琦《閱古堂詩》一卷

    《送僧符遊南昌集》一卷範鎮序。

    《石聲編》一卷趙師旦家編集。

    《南犍唱和詩集》一卷吳中複、吳秘、張穀等作。

    鄭雍《古今名賢詩》二卷

    歐陽修《禮部唱和詩集》三卷

    《送元絳詩集》一卷《送文同詩》一卷鮮於侁序。

    晏殊、張士遜《笑台詩》一卷

    慧明大師《靈應天竺集》一卷

    宋璋《錦裏玉堂編》五卷

    孫洙《褒題集》三十卷又《張氏詩傳》一卷

    宋敏求《寶刻叢章》三十卷

    孫氏《吳興詩》三卷不知名。

    姚RX《荊溪唱和》一卷

    林少穎《觀瀾文集》六十三卷

    呂祖謙《皇朝文鑒》一百五十卷又《國趄名臣奏議》十卷

    曾紘《江西續宗派詩集》二卷

    石處道《松江集》一卷

    江文叔《桂林文集》二十卷

    劉褒《續集》十二卷

    黃岦《續乙集》八卷

    張修《桂林集》十二卷

    徐大觀《又續集》四卷

    丁逢《郴江前集》十卷

    又《後集》五卷

    《郴江續集》九卷

    楊倓《南州集》十卷

    王仁《澧陽集》四卷

    道士田居寶《司空山卷》一卷

    薑之茂《臨川三隱詩集》三卷

    熊克《館學喜雪唱和詩》二卷

    陳天麟《遊山唱和》一卷

    史正心《清暉閣詩》一卷

    葛郛《載德集》四卷

    王十朋《楚東唱酬集》一卷

    莫琮《椿桂堂詩》一卷

    何紘《籍桂堂唱和集》一卷

    莫若沖《清湘泮水酬和》一卷

    陳讜《西江酬唱》一卷

    廖伯憲《岳陽唱和》三卷

    黃學行《又乙集》一卷

    劉璿《政和縣齊酬唱》一卷

    林安宅《南海集》三十卷

    曾肇《滁陽慶曆前集》十卷

    吳玨《滁陽慶曆後集》十卷

    《幹越題詠》三卷李並序。

    郝篪《都梁集》十卷

    西湖寓隱《回文類聚》一卷

    《郢州白雪樓詩》一卷蕭德藻序。

    《三蘇翰墨》一卷蘇軾等書。

    《桂香集》六卷

    《留題落星寺詩》一卷《翰苑名賢集》一卷

    《宋賢文集》三卷

    《宋賢文藪》四十卷

    《先容集》一卷

    《制誥章表》二卷

    又《制誥章表》十五卷

    《儒林精選時文》十六卷

    《玉堂詩》三十六卷

    《辭林類槁》三卷

    《海南集》十八卷

    《鄞江集》九卷

    《嘉禾詩文》一卷

    《潯陽琵琶亭紀詠》三卷

    《潯陽庚樓題詠》一

    《翰苑名賢集》一卷

    《滕王閣詩》一卷

    《膾炙集》一卷

    《玉枝集》三十二卷

    《永康題紀詩詠》十三卷

    《聖宋文粹》三十卷

    《布袋集》一卷

    《元祐密疏》一卷

    《唐宋文章》二卷

    《聖宋文選》十六卷

    《唐宋詩後集》十四卷

    《君山寺留題詩集》一卷

    《制誥》三卷

    《春貼子詞》一卷

    《高麗表章》一卷

    《登瀛集》五十二卷

    《羅浮寓公集》三卷

    《羅浮》一卷集者不知名。

    陳材夫《仕途必用集》十卷

    翁忱《岳陽別集》二卷

    鐘興《秭歸集》八卷

    蔔無咎《廬山記拾遺》一卷

    商侑《盛山集》一卷

    劉充《唐詩續選》十卷

    王安石《建康酬唱詩》一卷

    又《唐百家詩選》二十卷

    《四家詩選》十卷

    《送朱壽昌詩》三卷

    韓忠彥《考德集》三卷

    元積中《江湖堂詩集》一卷

    孔延之《會稽掇英集》二十卷

    程師孟《續會稽掇英集》二十卷

    曾公亮《元日唱和詩》一卷

    孫覺《荔枝唱和詩》一卷

    蒲宗孟《曾公亮動德集》三卷

    馬希孟《揚州集》三卷

    曾旼《潤州類集》十卷

    魏泰《襄陽題詠》二卷

    蘇夢齡《摛華集》三卷

    王得臣《江夏古今紀詠集》五卷

    楊傑《高僧詩》一卷

    孫頎《抄齊唱和集》一卷

    薛傳正《錢塘詩前後集》三十卷

    唐愈《江陵集古題詠》十卷

    章粢《成都古今詩集》六卷

    孫永《永簡公崇終集》一卷

    道士龔元正《桃花源集》二卷

    《紹聖三公詩》三卷司馬光、歐陽修、馮京所著。

    陸經《靜照堂詩》一卷

    劉珵《宣城集》三卷

    唐庚《三謝集》一卷

    上官彝《麻姑山集》三卷

    翁公輔《下邳小集》九卷

    彈粹《鵝城豐湖亭詩》一卷

    蔡驛《惠泉詩》一卷

    林虙《西漢詔令》十二卷

    俞向《長樂集》十四卷

    《四學士文集》五卷黃庭堅、晁補之、張耒、秦觀所著。

    《內制》六卷晏殊以下所撰。

    沈晦《三沈集》六十一卷

    《輶軒唱和集》三卷洪皓、張邵、朱弁所集。

    程邁《止戈堂詩》一卷

    樊汝霖《唐書文藝補》六十三卷

    何琥《蘇黃遺編》一卷

    楊上行《宋賢良分門論》六十二卷

    戴覺、李丁《單題詩》十二卷

    廖剛《世糸採集》三卷

    《送王周歸江陵詩》二卷杜衍等所撰。

    許端夫《齊安集》十二卷

    黃仁榮《永嘉集》十二卷

    李知己《永嘉集》三卷

    《晁新詞》一卷晁端禮、晁沖之所撰。

    陸時雍《宏詞總類前後集》七十六卷

    《梅江三孫集》三十一卷孫立節及子勴、孫何所著。

    鮑喬《豫章類集》十卷

    鄧植《小有天后集》一卷

    蕭一致《濂溪大成集》一卷《館閣詞章》一卷《館閣詩》八卷並中興館閣諸臣所撰。右總集類四百三十五部,一萬六百五十七卷

    劉勰《文心雕龍》十卷

    鐘嶸《詩評》一卷

    任昉《文章緣起》一卷

    李允一作'元'或作'克'《翰林論》三卷

    王昌齡《詩格》一卷又《詩中密旨》一卷

    杜嗣先《兔園策府》三十卷

    柳璨《史通析微》十卷

    劉餗《史便》三卷

    劉知幾《史通》二十卷

    白居易《白氏金針詩格》三卷又《白氏制樸》一卷

    僧皎然《詩式》五卷又《詩評》一卷

    辛處信注《文心雕龍》十卷

    王正范《文章高抬貴手》五卷

    范攄《詞林》一卷

    孫郃《文格》二卷

    倪宥《文章高抬貴手》一卷

    劉蒢《應求類》二卷

    竇蘋《載籍討源》一卷

    《舉要》二卷

    吳武陵《十三代史駁議》十二卷

    林SI《史論》二十卷

    王鵬《唐史名賢論斷》二十卷

    王損之《絲綸點化》二卷

    方仲舒《究判玄微》一卷

    樂史《登科記解題》二十卷

    蔣之奇《廣州十賢贊》一卷

    白行簡《賦要》一卷

    範傳正《賦訣》一卷

    浩虛舟《賦門》一卷

    紇于俞《賦格》一卷

    和凝《賦格》一卷

    毛友《左傳類對賦》六卷

    王維《詩格》一卷

    王巳一作'超'《詩格》一卷

    賈島《詩格密旨》一卷

    元兢《詩格》一卷又《古今詩人秀句》二卷

    僧辭遠《詩式》十卷

    許文貴一作'貢'《詩鑒》一卷

    僧元鑒《續古今詩人秀句》二卷

    司馬光《續詩話》一卷

    姚合《詩例》一卷

    鄭谷《國風正訣》一卷

    王叡《炙SA子詩格》一卷

    張仲素《賦樞》一卷

    倪宥《詩體》一卷

    張為《唐詩主客圖》二卷

    僧齊己《玄機分明要覽》一卷又《詩格》一卷

    李洞《賈島詩句圖》一卷

    僧神彧《詩格》一卷

    徐銳《詩格》一卷

    馮鑒《修文要訣》二卷

    林逋《句圖》三卷

    李淑《詩苑類格》三卷

    僧定雅《寡和圖》三卷

    劉分攵《詩話》一卷

    邵必《史例總論》十卷

    司馬光《詩話》一卷

    馬備《賦門魚钅龠》十五卷

    蔡寬夫《詩史》二卷

    吳處厚《賦評》一卷

    蔡希蒢《古今名賢警句圖》一卷

    魏泰《隱居詩話》一卷

    楊九齡《正史雜編》十卷

    郭思《瑤谿集》十卷

    蔡條《西清詩話》三卷

    李頎《古今詩話錄》七十卷

    李錞《詩話》一卷

    僧惠洪《天廚標SJ》三卷

    周紫芝《竹坡詩話》一卷

    強行父《唐杜荀鶴警句圖》一卷

    黃SE《溪詩話》十卷

    鄭樵《通志敘論》二卷

    曾發《磅注摘遺》三卷

    胡源《聲律發微》一卷

    費哀《文章正派》十卷

    《李善五臣同異》一卷

    嚴有翼《藝苑雌黃》二十卷

    方深道《集諸家老杜詩評》五卷

    方絟《續老杜詩評》五卷

    彭郁《韓文外抄》八卷

    趙師懿《柳文筆記》一卷

    葛立方《韻語陽秋》二十卷

    呂祖謙《古文關鍵》二十卷

    《新集詩話》十五卷集者不知名。

    《元祐詩話》一卷

    《歷代吟譜》二十卷

    《唐宋名賢詩話》二十卷

    《金馬統例》三卷

    《詩談》十五卷

    《韓文會覽》四十卷

    並不知作者。右文史類九十八部,六百卷。

    凡集類二知三百六十九部,三萬四千九百六十卷。

    表第一

    ○宰輔一

    宋宰輔年表,前九朝始建隆庚申,終靖康丙午,凡一百六十七年,居相位者七十二人,位執政者二百三十八人。後七朝始建炎丁未,終德祐丙子,凡一百四十九年,居相位者六十一人,位執政者二百四十四人。

    敘古曰:古之史法主於編年,至司馬遷作《史記》始易以新意,然國家世祚,人事歲月,散于紀、傳、世家,先後始終,遽難考見,此表之不可無,而編年不容於盡變也。厥後班固《漢史》乃曰《百官公卿表》,先敘官名、職秩、印授等,然後書年以表其姓名。歐陽修《唐史》又專以宰相名篇,意必有所在矣。

    宋自太祖至欽宗,舊史雖以《三朝》、《兩朝》、《四朝》各自為編,而年表未有成書。神宗時常命陳繹檢閱二府除罷官職事,因為《拜罷錄》。元豐間,司馬光嘗敘宋興以來百官公卿沿革除拜,作年表上之史館。自時而後,曾鞏、譚世勣、蔡幼學、李燾諸人皆嘗續為之。然表文簡嚴,世罕知好,故多淪落無傳。

    今纂修《宋史》,故□□□□□□□□□□□□采紀、傳以為是表。其間所書宰輔官、職、勳□□□□間有不同者,官制沿革有時而異也。然中書位次既止於參知政事,而樞府職序自同知、副使而下雖簽書、同簽書亦與焉者,皆執政也,故不得而略焉。

    夫大臣之用舍,關於世道之隆汙,千載而下,將使覽者即表之年觀紀及傳之事,此登載之不容於不謹也。表之所書,雖無褒貶是非於其間,然歲月昭於上,姓名著於下,則不惟其人之賢佞邪正可指而議,而當時任用之專否,政治之得失,皆可得而見矣。後之覽者,其必有所勸也夫,其亦有所戒也夫!

    表略

    表第二

    ○宰輔二

    表略

    表第三

    ○宰輔三

    表略

    表第四

    ○宰輔四

    表略

    表第五

    ○宰輔五

    表略

    表第六

    ○宗室世系一

    昔者,帝王之有天下,莫不眾建同姓,以樹蕃屏,其不得以有國者,則亦授之土田,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故繼別之宗百世不遷,豈惟賴其崇獎維持以成不拔之基哉。蓋親親之仁,為國大經,理固然也。《周官》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於是敘昭穆之法隆殺行焉。此世系之所以不可不謹也。後世封建廢而宗法壞,帝王之裔,至或雜于民伍,淪為皂隸,甚可歎也。宋太祖、太宗、魏王之子孫可謂藩衍盛大矣,支子而下,各以一字別其昭穆,而宗正所掌,有牒、有籍、有錄、有圖、有譜,以敘其系,而第其服屬之遠近,列其男女昏因及官爵敘遷,而著其功罪生死歲月,雖封國之制不可以復古而宗法之嚴,恩禮之厚,亦可概見。然靖康之變,往往淪徙死亡於兵難,南渡所存十無二三,而國之枝葉日以悴矣。今因載籍之舊,考其源委,作《宗室世系表》。

    太祖四子:長滕王德秀,次燕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王德芳。德秀、德林無後。

    表略

    表第七

    ○宗室世系二

    表略

    表第八

    ○宗室世系三

    表略

    表第九

    ○宗室世系四

    表略

    表第十

    ○宗室世系五

    表略

    表第十一

    ○宗室世系六

    表略

    表第十二

    ○宗室世系七

    表略

    表第十三

    ○宗室世系八

    表略

    表第十四

    ○宗室世系九

    表略

    表第十五

    ○宗室世系十

    表略

    表第十六

    ○宗室世系十一

    表略

    表第十七

    ○宗室世系十二

    表略

    表第十八

    ○宗室世系十三

    表略

    表第十九

    ○宗室世系十四

    表略

    表第二十

    ○宗室世系十五

    表略

    表第二十一

    ○宗室世系十六

    表略

    表第二十二

    ○宗室世系十七

    表略

    表第二十三

    ○宗室世系十八

    表略

    表第二十四

    ○宗室世系十九

    表略

    表第二十五

    ○宗室世系二十

    表略

    表第二十六

    ○宗室世系二十一

    表略

    表第二十七

    ○宗室世系二十二

    表略

    表第二十八

    ○宗室世系二十三

    表略

    表第二十九

    ○宗室世系二十四

    表略

    表第三十

    ○宗室世系二十五

    表略

    表第三十一

    ○宗室世系二十六

    表略

    表第三十二

    ○宗室世系二十七

    表略

    列傳第一後妃上

    ○太祖母昭憲杜太后太祖孝惠賀皇后孝明王皇后孝章宋皇后太宗淑德尹皇后懿德符皇后明德李皇后元德李皇后真宗章懷潘皇后章穆郭皇后章獻明肅劉皇后李宸妃楊淑妃沈貴妃仁宗郭皇后慈聖光獻曹皇后張貴妃苗貴妃周貴妃楊德妃馮賢妃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后

    周人尊祖之詩曰:「厥初生民,時維薑嫄。」蓋推本後稷之所自出,以為王跡之所由基也。宋之興,雖由先世積累,然至宣祖功業始大。昭憲杜後實生太祖、太宗,內助之賢,母範之正,蓋有以開宋世之基業者焉。觀其訓太祖以《無逸》治天下,至於豫定太宗神器之傳,為宗社慮,蓋益遠矣。厥後慈聖光獻曹後擁佑兩朝,宣聖烈高後垂簾聽政,而有無祐之治。南渡而後,若高宗之以母道事隆祐,孝宗奉明慈怡愉之樂,皆足以為百王法程。宋三百餘年,外無漢王氏之患,內無唐武、韋之禍,豈不卓然而可尚哉。昭憲垂裕之功,至是茂矣。舊史稱昭憲性嚴毅,有禮法。《易》之《家人》上九曰:「有孚,威如,終吉。」其是之謂歟。作《後妃傳》。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頁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