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小說: 西廂 作者:即墨非白 字數:1123 更新時間:2019-04-26 09:04:10
白駒過隙,八年恍若一夢。
即今貞元十七年二月,當年青澀少年郎,如今也能獨當一面,本打算三年便去京師,不料父親重病卧床,精心養病兩年,卻還是西去了。
守孝三年,褪去了浮躁不羈,張珙迎風而立,眼前是九曲黃河,雪浪拍長空,天際秋雲卷。極目之地天水相接,靜得不起微瀾。
許久,他才轉身,策馬離去。
天地蒼茫,舉目無親,只得書劍飄零;功名未遂,只盼光耀門楣。
聽聞鄉人說,杜確當年得了武舉狀元,官拜征西大元帥,統領十萬軍,鎮守蒲關。蒲關距此四五十里,探望一遭也未嘗不可。只是八年未見,縱使有八拜之交的情分,也怕物是人非。
張珙想著還是打算暫歇河中府,想著到了城中,策馬停在一家食店前。
琴童忙跑過來撒和馬,店小二熱情問道:「公子打尖還是住店?」
張珙下了馬,吩咐店小二安排間清靜的位子,隨店小二進店時打聽道:「小二哥,我問你,這裡可有供祭得寺廟?」
小二道:「俺這裡有一座普救寺,是則天皇後香火院,蓋造非俗。南來北往,三教九流,過者無不瞻仰。公子可以去那裡。」
張珙道了謝,坐了下來,要了簡單的便飯,準備飯後就去。
騎著馬到了山腳下,抬頭望可見,那近青霄的琉璃殿,直侵雲漢的舍利塔。張珙垂眸,慢慢悠悠得策馬上山。寺院門口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看來香火極旺。
將馬交由小沙彌,張珙進了寺院,尋得一管事的僧人,「敢問小師傅法號?」
「小僧法聰,是法本長老的座下弟子,施主也是來找長老的麼?」法聰和尚問道。
張珙點點頭,又道:「小生西洛至此,聞上剎幽雅清爽,一來拜謁長老,二來借間僧房好早晚溫習經史。」
見張珙舉止有禮得體,面容清秀,法聰不禁有了好感,道:「師父今日去赴齋去了,著我記著探長老的,待師父回來報知。施主不妨進來吃杯茶。休憩片刻我再帶施主挑僧房。」
張珙拒絕了法聰的好意,「既然長老不在,吃茶不必了。敢煩法聰和尚相引。」
法聰應了,領著張珙穿過鐘樓,塔院,羅漢堂,正要踏入佛殿,就聽得殿中女子聲音傳來。
「姐姐,你慢些。小心碰著。」
張珙邁出的腿已來不及收回,那為首的女子正側頭看了過來,撞著五百年前風流業冤。
那姑娘宮樣兒眉新月偃,斜侵入鬢雲邊,櫻桃紅綻,玉梗白露,未語人前先靦腆,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她和那丫鬟瞧見外人忙飄出殿外,佩環聲漸遠。
張珙愣了愣,以為見到了現世觀音,暗自與自己作比,還好,自己更美幾分。
法聰解釋道:「這是河中開府崔相國家的小姐,來隨母做好事。」
張珙應了聲,不再想那女子。隨法聰左拐右拐總算到了一間破舊得僧房。法聰不忍,問道:「施主真打算住這間?」
張珙苦笑道,「囊中羞澀罷了,這僧房遮風擋雨,已經是個極好的住處。此次進京,花費頗多,不節衣縮食難以度日。」
法聰不勉強,行了個禮退出院外。
打開屋門,塵土撲面 ,張珙掩著口鼻走進去,好生打掃了一番,才勉強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