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小說: 與舟泛悅 作者:司空闻沁 字數:1330 更新時間:2020-03-06 03:26:10
接過店小二手中的韁繩,周瑜還算客氣的沖著他道了一聲謝,沒走幾步路就越身而上馬,走了。
一直站在門口看著周瑜一舉一動的孫策沉默不語,笑著的臉上笑容不見任何收起反而隱隱有了愈加誇張的兆頭,就算周瑜離開前後再沒有看他一眼,交流一句,也不能影響到他的好心情。
因為...
孫策知道,對方一定會同意自己的,畢竟…他是周瑜,孫伯符年幼的玩伴,怎麼會有理由不答應呢?
更何況,孫策他可是許了一番雄心壯志,一直找不到路的周瑜怎麼會不心動呢?
最重要的是,他是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的周瑜,所以他不可能會拒絕的。
綜合這些條條框框,孫策的心底對於剛才那一幕事情暫時擱淺了。
即便,裡面可是有他不高興的地方。
因為…
周瑜其實算是半拒絕半怎麼了嗎,孫策揣摩不出那一點。
被揣測話語的正主周瑜正駕著馬兒避過行人去那較為偏僻而又繁盛的地方——丹陽太守府。
他心中也有多多少少的觸動,畢竟男兒本色,應當以志向為上。
雖然周瑜他受之牽連甚重,可他又廢軟弱無能之人,豈會沒所動容。
畢竟…那可是上戰場,殺敵,揮灑血汗的嚮往之處啊!
若是他為一個普普通通單是好客又抱負難施的人或許因對方那番言語,當即獻上忠誠之心,願追隨於對方。
然後,在這動亂的時局中,闖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下。
可況,這次他來此純粹為了一件事情——送信給從父周尚。
算是父親給他一個出來的機會,也不知是不是覺得自己太過閑著了。
或許,或許就是少年即將出診看病,怕自己隨著去搗亂,才特意支他出來的。
周瑜也不知原因,反正他也知道他這次恐怕呆不長,就不再想。
而大步流星的邁過門檻,一身綿質錦袍的中年男人掀起自己前褂,眉間帶上細細的文人墨客之氣可也不難看出他同周瑜容顏有幾分神似,見著停到自己府前卻遲遲不下馬兒的周瑜,來者身份自然而然的表明——周尚,丹陽太守,周瑜的從父。
只見之前他眉眼之間明顯的緊張之色在看到馬上的人時逐漸變成了緩和,離那裡還有一段小路距離,步子緩緩慢下,直至到了周瑜面前停了腳步,待周瑜臉色一變再變化為平靜後,才是半帶笑意開口問道,「不知何人待到了吾侄兒心中,令吾侄兒心魂不在?」
聽著這打趣的話語,周瑜第一反應是要出拳的,若不是他想看了一眼對方是誰,恐怕今天這拳頭就要出去了。
遲疑了一會兒,才從臉上看出一些相似,周瑜暗中收拳頭並默默的翻身而下,彎腰沖著周尚抱拳道歉道,「從父,剛才公瑾,失禮了。」
周尚臉上多了幾分笑意,抬手拉住周瑜的手示意讓他放下,可周瑜偏偏不肯放下,周尚又怎麼可能這樣讓他的侄兒如此呢?
同樣也有因為周尚見到要見的人了,他許也就放開了,「哎!你我乃是叔侄,何必行這類生分之禮,快些收起來罷!」
周瑜被這麼一說,頗是不好意思的看了周尚一眼,叔侄兩人的關係因為周尚的這一句熟絡了些,起碼沒有再什麼客氣之舉了。
兩人聊了幾句路上的經歷,周尚讓之前就一直待在旁邊的家丁把馬兒牽走,然後周瑜隨著周尚就進了府中,去了正廳。
看著一早侯著的婢女端著茶盤過來,周瑜目光看向那杯偏是玉白的杯身,突然一刻他想起了少年常愛穿這麼一身顏色的衣袍,哪怕是年紀輕輕仍是可以看出將來之舉。
周尚喝了一口早於周瑜來之前便放著的茶,正巧又看到平日不常見的侄兒這副魂不守舍的模樣,又是一番打趣道,「侄兒年歲可有十有六、七?兄嫂家可是去招來媒人給侄兒說的一位溫婉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