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宮中教習
小說: 嫁給背景板王爺後 作者:浮生不闲 字數:2166 更新時間:2020-04-11 14:41:07
松鶴堂中縈繞著濃濃的檀香味兒,端坐在正堂上的老夫人,手裡拈著一串佛珠,閉著眼睛慢慢的轉動著。
待蔣夫人領著眾人都問了安後,方慢慢的睜開了眼睛。看著堂前滿滿得人,心裡最是滿意不過。
她是秀才的女兒,嫁給了當地衙門的一個皂吏,一輩子也就得了蔣德昭這麼一個兒子。
蔣德昭也爭氣,二十二歲時參加科舉,考了個二甲第四名的成績,進了翰林院,更是得了隴西李氏的青眼。
老夫人掃了一眼蔣夫人,說道,「都坐吧。」
雖是個旁支,但通身的氣度和這打理內宅的手段,倒是不枉隴西李氏流傳了百年的名聲。
蔣家能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裡在北京城站住腳跟,李氏沒少出力。因著蔣家根基淺薄,李氏用姻親關係迅速與京城的高門拉近了關係,此次蔣德昭能接手吏部尚書一位,也不乏這些人在背後使力的結果。
互利互惠,互通有無,於人於己,都有好處。
不過一個窮酸秀才的女兒,卻擺著這麼一副姿態。蔣夫人垂下眼眸,掩住了眼中的不屑,恭敬的說道,「母親,前幾日陛下賜婚的庻兒回來了。」
「哦,是嗎?」老夫人不著痕跡的看了一眼站在站在末位的蔣庻。
「庻,拜見老夫人。」蔣庻走到堂前,行了一禮。
老夫人壓下心裡的思緒,垂下眼皮,說道,「即回來了,便好好修整一番。」
「是,老夫人。」
「賜婚的事,想必你母親已告之於你了,這些日子,你安生呆在院子里,過兩日,宮中會有教養嬤嬤來府中教你規矩和禮儀,到時,你要用心學,萬不可丟了我蔣家的臉。」
聽了這位老太太一大通的話,蔣庻心裡鬱悶的說了聲『KAO』,但面上卻還是恭敬的應道,「庶一定謹記老夫人教誨。」
蔣老夫人見他乖覺,終於滿意的點了點頭。
……
待出了松鶴堂,蔣庻便往自己的院子走去。到了院子門口,卻見管家正指揮著幾個家僕掛牌匾。
「郁苑?」
蔣庻心裡嗤笑一聲,嘴角更是勾起一個諷刺的弧度,十幾年這院子也沒得個名字,如今他被賜婚了,倒還得了院名。
想想,真是可笑。
「此匾是夫人親自吩咐小的加緊做出來的,不知庻公子,可還滿意?」管家看見蔣庻,不緊不慢的走過來,問道。
「自是滿意的。」蔣庻笑了笑,「蔣庻,多謝夫人了。」
管家笑著低頭一禮後,便帶著掛好了牌匾的家僕離開了。
回了屋子,蔣庻便跟描青、點翠說道,「剛才老夫人的話,你們也聽到了。到時宮中來人,都警醒著些,莫要將人得罪了。」
兩人點頭應是。
蔣庻看了看窗外,想他這院子里除了描青和點翠,也就兩個二等丫鬟和四個粗使丫鬟了,他想了想,說道,「院子里的那幾個,你二人也去提點一下,醜話說在前頭,別到時犯了忌諱,可別怪我這個做主子的,救不了他們。」
無論什麼朝代,這宮中之人,都不是什麼好惹的。誰也不知道他們身後的主子是誰,或許你不經意間,就得罪了人,待大難臨頭時,還不知道所為何事。所以,蔣庻的態度就是——好好供著。
@@@@@
「奴婢見過庻公子。」
蔣庻沒想到,這教養嬤嬤這麼快就來了,看著這位頭髮、衣著都一絲不苟,就連走路似乎都用尺子量過一般的中年阿姨,他瞬間有些頭疼。
這種人一看就是守制、古板的人,越是這種人,越不能怠慢。
「嬤嬤有禮了。」蔣庻一拱手後,著說道,「不知嬤嬤怎麼稱呼?」
「庻公子客氣,奴婢姓呂。」呂嬤嬤起身後,不卑不亢的回道。
「嬤嬤,之後的日子,蔣庻若有做得不對得,還請您多指點。」
蔣庻的態度誠懇,呂嬤嬤心中,對他有了一個初步的好映像,「教導公子禮儀,是奴婢職責所在,定會盡心儘力。」
「多謝嬤嬤,」之後,蔣庻指了下描青和點翠,說道,「還有他們兩人,也請嬤嬤空閑時,能指點他們一二。」
呂嬤嬤見蔣庻這般,便知這二人是他的心腹,心裡有了計較。她伸手把過來見禮的兩人扶起後,說道,「舉手之勞而已,還請公子放心。」
接下來的日子,不管是蔣庻,還是描青和點翠,都過得充實而勞累。
蔣庻坐在廊下,看著院子里,正在教導描青和點翠的品嬤嬤,在心裡為他們默默的點了根蠟。
這位呂嬤嬤平時看起來和顏悅色,可一到教習禮儀時,便化身成為某珠中的某嬤嬤,那肅板的面孔,犀利的眼神,毫不留情落下的戒尺,實在是太嚇人了。
不過嚴厲也有嚴厲的好處,瞧著描青和點翠現在,禮數已經學得很不錯了,最起碼行矩有度,不會輕易讓人拿了錯處。
傍晚,紅霞漫天的時候,呂嬤嬤終於結束了授課。她沖著蔣庻一福身後,說道,「公子,至今日,奴婢所能教授的東西都已教授完畢了。」
「這些日子辛苦嬤嬤了。」
呂嬤嬤笑了笑,說道,「公子客氣。」
「自明日起,奴婢會將宮中幾位主子的喜惡與忌諱,告之於你,還請公子時刻謹記。」
呂嬤嬤在深宮中呆了大半輩子,自詡有幾分看人的眼力。這位蔣家公子,雖是庶出,卻不半分庶出的怯懦之氣,反倒那通身的清貴氣度,一舉一動中顯現出的從容瀟灑,比之於王公貴子竟也毫不遜色。
能以庶出的身份,得皇上賜婚,且還是陛下最為疼愛的逸王殿下,想必也是個有大造化的。
宮中秘辛、忌諱繁多,呂嬤嬤不說,自然也會有別人來討好這位未來的逸王妃。不過動動嘴的事兒,她自然願意結個善緣。
「多謝嬤嬤。」蔣庻是打心底里的感激。皇宮,在他看來就是一個比龍潭虎穴還要險惡的地方。那些身處朱紅的宮牆中的人,早就已經心理扭曲,甚至已經變態了。
雖然逸王早已出宮開府,但誰讓他是皇帝的兒子?還TM是皇帝最疼愛的那個?
人家爹想兒子了,把逸王召進宮,自己這做人媳婦的,不也得跟著?
雖然宮中之事,不可妄議。但自己心知肚明,總比稀里糊塗的丟了命強。再說,自己又不是八卦愛好者,沒事兒就到處普及宮中秘聞。
不管了,先過了眼前這關,再說其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