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來自上古的曲調
小說: 我在地府開客棧 作者:青丘之城 字數:2207 更新時間:2020-12-17 03:01:49
第18章:來自上古的曲調
聽到祝余的名字,袁大師笑道:「祝余真是個好名字,祝者祭祀之人也,寓意美好的願望,余萬物復甦之生機,給你起祝余這個名字的人,一定希望你這一生平安順遂。」
祝余想起那位神祗,這麼多年來他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到他,以報當年的救命之恩。祝余看著身穿長衫滿頭白髮的袁大師,對於身帶功德的普通凡人,祝餘一向都很尊敬道:「多謝大師謬讚,我的名字不過是一個中藥名而已,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祝先生很眼熟。」
祝余笑道:「可能是因為我長了一張大眾臉吧。」
祝余這傾城妖孽臉都算是大眾臉,那整容醫院早就倒閉了。
袁春生看著玄陵問:「玄先生今日屈尊到舍下來所謂何事?」
玄陵依舊冷著一張別人欠了他八百萬的臉說:「有一事不明,想請老先生解惑。」
袁春生道:「那就請到書房小坐。」
三人來到書房,袁大師給祝余和玄陵沏了一壺碧螺春,祝余勉強喝下一口茶,只聽玄陵問:「袁老先生,今日我來只想詢問《走三川》這首民謠您當年是怎麼創作來的。」
《走三川》是袁春生年輕時根據一篇古籍樂譜所改編,想到那奇怪的樂譜,袁春生也覺得十分遺憾,他說著:「說來《走三川》這首民謠跟一件事情有關聯。」
「什麼事?」玄陵問。
「這件事情關乎到35年前的麒山大墓,那是震驚我國考古界的大事,出土的一些文物不僅是禁止出國展覽品,更填補了一些歷史的空白。而《走三川》這首民謠正是我根據麒山大墓中出土的一份樂譜改編的。」
祝余想到麒山的位置有些特殊,他問:「那樂譜叫什麼名字老先生你知道嗎?」
「那是一份木牘,當時出土的時候連字都看不清,經過處理後才大概知道裡面的一些內容。是一些古代用於祭祀的歌謠,好像叫什麼《塗山有神靈》。」
祝余聽到這笑道:「果然是塗山氏。」
玄陵問:「什麼意思?」
祝余說道:「我第一次聽到《走三川》這首歌謠的改編曲時就覺得很熟悉,總感覺以前在哪聽過。聽到袁老先生所改編的原曲和歌詞後我才肯定,這就是一首祭祀塗山氏的曲子。」
袁老聽到這說:「那麒山大墓里也出土了很多關於塗山氏的東西。」
祝余問:「那墓主人姓什麼?」
「是當時一位姓姒的王的封地。」
「姒姓,果然跟塗山氏有關。」
玄陵還是不解,祝余繼續問:「袁老先生您有那份樂譜的稿子嗎?」
老先生想到什麼起身來到一個書架邊找了起來,翻了好幾個盒子後終於從一個上鎖的盒子里拿出一疊手稿道:「這是我當時改編《塗山有神靈》樂譜時的手稿,《走三川》的曲調就是取自這其中的一段樂譜。」
祝余接過手稿看了起來,不一會他哼起一段歌謠,袁春生聽著祝余嘴裡哼出的曲子滿臉震驚問:「祝先生看著年紀也不大,為何能看得懂這些樂譜。」
祝余笑道:「其實也不算看得懂,而是我從前聽過這些曲子。這《塗山有神靈》是塗山氏的後人為了祭祀塗山氏所寫的,當年這些曲子遍布黃河兩岸,聽多了自然就記得一些調子。」
玄陵問:「你口中的塗山氏到底是指誰?」
祝余指著其中一段樂譜道:「蒹葭兩茫茫,走在合川上,花開有十里,遇到好姑娘。河水向東流,姑娘問我何所求,我道姑娘美麗又大方。取來南山枝,拿來東海水,折來鮮花幾許,喚來親朋好友,山河為鑒,日月做證,我與姑娘共合巹,長長久久不分離。這些就是《走三川》這首曲調原本的意思,是塗山氏跟大禹的後人為了紀念自己的祖母塗山氏所創的。講的是大禹為了娶到塗山氏所做的種種,只可惜...」
玄陵問:「可惜什麼?」
袁老道:「可惜大禹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塗山氏也消失了,他們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開啟了封建制。」
玄陵又問:「這塗山氏是什麼來歷?」
「塗山氏是九尾狐神族,當初塗山氏的公主下嫁凡人的事情,那可是在三界造成不小的轟動,不過那塗山氏的公主最後又回到了狐族,這具體的原因嘛誰也不清楚。」
玄陵道:「既然這《走三川》的原曲是紀念塗山氏跟大禹的愛情,為何會變成一首擾亂人心智的邪曲。」
袁老也問:「邪曲什麼意思?」
玄陵道:「最近海城出現了幾例砍人事件,而導火索就是他們聽了《走三川》的曲子。」
袁老聽到這說著:「那不可能,我當年改編《走三川》都是按照樂譜上的意思改編的。」
「所以這就能肯定,問題是出在那位網紅女歌手身上了。」
袁老問:「有人再次改編了《走三川》?」
祝余道:「沒錯,不僅改編了,而且還改了詞,甚至是加上了一些原曲里沒有的東西,讓原本凄美哀怨的曲子變得戾氣很重,曲調里充滿了恨。」
袁老拍手道:「那這就壞了,這《塗山有神靈》本來就是屬於祭祀的曲調,隨意改編一定會出事。」
祝余道:「看來我要去瞧一瞧那位歌手胡月,胡箐箐女士了。」
玄陵想到這其中的緣由問:「那塗山氏叫什麼名字?」
祝余想了想道:「她姓姜,好像叫姜笙。」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首作祟的曲調一定跟大禹和塗山氏有關。」
祝余在袁老這邊了解得差不多,跟自己預想的差別不大,這作祟的曲子的確是跟塗山氏有關。祝余說著:「多謝袁老的解惑,既然我已經知道這首曲子是跟塗山氏有關,那麼接下來的一切就都好辦了。」
玄陵問:「你想如何?」
祝余冷笑道:「有人敢擅自篡改一首祭祀的歌謠,那麼他背後一定有其他的目的,而我的目的也很簡單,找到幕後黑手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玄陵看著祝余的表情,他起身道:「今日多謝袁老先生的解惑。」
袁老說道:「不用言謝,你們不來我還不曉得我的《走三川》被人改編了,看來是我很少關注網路上的事情。」
祝余道:「所以袁老,您該斥責的就該斥責,該拿起法律的就拿起法律,不然這些歪門邪道的風氣只會更勝。」
袁老看著祝余良久道:「祝先生,我總感覺我在那見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