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賞圓月
小說: 姻緣劫 作者:白木子 字數:1749 更新時間:2019-09-22 08:02:03
許牧舟趴在床上被黃啟璠悉心照顧了幾天,便在床上呆不住了。
八九歲的小孩子,縱然心智早熟,那也是好動的年紀。
黃啟璠本不肯,想讓他在床上再將養幾天,但看他堅持,且行動自如,彎腰扭動都已無事,便勉強同意了。
許牧舟本就沒事,一下了床便活蹦亂跳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對著黃啟璠哈哈笑著。
黃啟璠見他已恢復如初,且又高興,這才放下了心裡的大石頭。
時值中秋佳節,當今聖上在紫陽殿內宴請朝中大臣家眷共賞圓月。
黃啟璠和許牧舟自然也是分別跟著自家大人去了宴會。
歌舞一一而過,有人向皇上提議:「皇上,聽聞許家小公子小小年紀便撫的一手好琴,不如讓小公子彈奏一曲助助興如何?」
許翰林聞言便恭敬地推脫:「犬子年幼,琴藝不精,恐驚了聖上,還是免了吧。」舟兒好不容易變得健康,許翰林只求舟兒能平安無事地長大,不求他聞名於世或建功立業,如果可以,他甚至想將舟兒圈養在家裡不被外人所知。
卻聽皇上不在意地說道:「無礙,如今歌舞已完,就讓令郎彈奏一曲吧。」
沒辦法,許翰林只得遵命。低頭對舟兒說道:「舟兒就彈奏一曲吧。記得要露點瑕疵知道嗎?」
許牧舟不解:「爹爹,這是為何?」
「爹爹說了你也不懂,你只要照爹爹說的做就好,知道嗎?」
許牧舟乖巧地回答:「舟兒知道了。」
許牧舟緩步走到侍女已準備好的古琴旁,禮貌又恭敬地說道:「今日是中秋佳節,舟兒彈奏一曲《水調歌頭》為皇上助興,琴藝不精,請皇上莫怪。」說完對著皇上的方向鞠了一躬,方坐下彈奏。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實則是一首古詩,詩人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像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浩瀚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詩人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詩人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落筆瀟灑,舒捲自如,情與景融,境與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滿哲理。
後經人製作成曲,成為中秋佳節的名曲。
只聽琴音悠揚婉轉,縹緲繾卷,讓人聽了如痴如醉,彷彿置身於浩瀚的星空中,不禁感嘆自己的渺小,又感慨於人生苦短,親情的重要。
許牧舟也沉浸在自己的琴音里,竟忘了自家爹的囑咐,就按著自己平時的狀態彈了出來,眼看著一曲將終了,只好粗略地結了尾。
琴音停,眾人仍目視著天空中的一輪明月久久出神。
黃啟璠聽許牧舟彈完,心裡由衷地讚歎,他笑看著許牧舟拍起了掌:「舟弟,彈的真好。」
許牧舟對他笑了笑,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眾人這才回過了神來,不停地誇讚著。
「果然如傳言一般,許公子小小年紀琴藝真是精湛啊。」
「真是羨慕許翰林啊,我家的兒子若有令郎一半,我也不用發愁了。」
皇上也點頭稱讚:「想不到許牧舟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大家之風,實屬難得啊。」
許牧舟恭敬地接話:「謝皇上誇獎。」
大人們在席間談笑風生,觥籌交錯,小孩子們卻很是無趣,又不敢在聖上面前離席,便耷拉著小腦袋玩手指,恨不能時間快些過去。
從沒老老實實靜坐過一刻鐘的黃啟璠自然是坐不住了,他瞥了一眼席間的其他孩子,便大著膽子向聖上請求:「皇上,您看這一眾孩童在席上無聊至極,不如許了他們私自去玩吧。」
他這麼剛說完,幾家的小孩子都眼含期待地將皇上望著。
其他大臣都知他膽大妄為,雖看到自家孩子眼中的期盼,卻也並不敢附和於他,生怕惹的皇上不快。
黃將軍還在鎮守邊境,中秋團圓之節也沒能回來,黃啟璠今兒是跟著老將軍一道來的。
老將軍料定他坐不住,對皇上抱歉地笑笑,便假裝訓斥孫子:「啟璠,不得無禮。」
皇上笑呵呵地並未放在心上,擺了擺手說道:「無妨。」
見黃啟璠等著自己,皇上有心逗他:「啟璠已經長成大孩子了,竟能說出愛護幼小的話來,不錯不錯。 那朕允了他們離席,啟璠可要在這席上陪朕說說話啊。」
卻見黃啟璠不緊不慢地說道:「啟璠一介無知小兒,如何能陪皇上說話?這席上各位大臣都是學富五車的人士,能陪皇上聊天的人自當是他們才是。」
一席話說的滴水不漏,又表明了自己也是孩子,又誇讚了席上眾位大臣,讓眾人聽得是心情舒暢,卻也不免吃驚,想不到平日里橫行霸道的黃啟璠竟也有懂事的時候。
皇上聽了哈哈大笑,不回他,反而跟老將軍說道:「黃老將軍,你這孫子當真被你養的是極好啊。」
老將軍也沒想到啟璠會說出這樣一番得體的話來,欣慰之餘謙虛的說道:「皇上謬讚了。」
皇上爽快地答應他:「好,你且帶著他們離席去吧。」
黃啟璠欣喜地謝恩:「謝皇上。」
黃啟璠和對面的許牧舟使了個眼色,便一起離席而去。其他孩子見狀也紛紛效仿離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