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關索梁山求援
小說: 水滸之幸好有你 作者:长安柳下 字數:2061 更新時間:2019-09-22 10:17:56
宋江、張順、李俊等上山聚義,花榮傷愈,實屬梁山兩大幸事,晁天王在聚義堂擺下酒宴,請眾位頭領吃酒。
眾家兄弟齊聚聚義堂,大口吃酒大塊吃肉,一時間好不熱鬧!
「花榮賢弟吃酒」
「林教頭請」
囫圇的與林教頭碰了碗吃了酒,目光在人群中不斷搜尋,似乎在找些什麼,幾位兄弟瞧見了剛要深究花榮又驀地收回目光……
「花榮哥哥」
小七繞到花榮身後,擠開花榮身側坐著的王英自己則大大咧咧的坐在花榮身邊
「小七……」
這是回到梁山以來二人第一次見面,饒是平日里能說會道的阮小七都有些詞窮,花榮本就不善言辭,更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李逵端著酒碗繞到此處,盯著他倆左右瞧了瞧,抬手拍上阮小七前胸
「怎地?都成了啞巴了?怎地跟那上花轎的大姑娘一般,娘們兒唧唧的!」
「你這黑廝!」
「鐵牛,休要胡鬧,快快回來」
宋江憨笑兩聲抬手招呼李逵休要趁酒意惹事,這黑廝魯莽,只懂得操起兩把板斧砍殺,一分別人面色也不會瞧!
阮小七雖氣李逵說話太直,但轉念一下確是這樣。
都是自家兄弟,江湖上響噹噹的英雄豪傑,何時變得如此婆媽?有話便直說,要殺要剮、當牛做馬且由他說了算!
「那日在江州,是兄弟魯莽害得哥哥受傷,小七給哥哥賠罪,若是哥哥心中有怨只管拿小七出氣便是!小七絕無怨言」
不曾想養了幾日傷兩人之間變得如此生分……花榮在心中嘆了口氣,端起酒碗
「小七兄弟說的哪裡話,我花榮下山之時答應了晁蓋哥哥,護不住兄弟才是該治我的罪」
酒碗相撞、豪飲而盡,此事便算就此揭過。
校場之上秦明帶領步兵操練,喊殺聲震天,想起受傷幾日不曾活動過筋骨如今看見這情形竟覺有些生疏了,對身後小校道
「取我弓箭來」
「是」
小校領命去取弓箭,花榮信步踏入校場巡視步兵操練情形,順手糾正了些小卒的招式動作,秦明打眼瞧見花榮抬手招呼
「誒呀呀,花榮賢弟傷可痊癒了?」
「勞哥哥掛心,早前便已好利索了」
秦明不信,抬手搡了他兩把,又在肩頭處捏了兩把
「當真是好了,何不比試一番?」
「如此甚好」
場中步兵劃出道來,小校取了花榮長槍遞與他,秦明執起狼牙棒,各自擺好了架勢。
也不知是誰先發難,槍來棒往兩人打在一處,花榮一槍刺來被秦明閃身躲過,秦明劈空一棒被花榮用槍挑開,一時間校場上只聽得兵器相交的鏗鏘聲,兩人打了不下百八十回。
阮小七正巧經過校場邊,就看見步兵們圍城一團,隱隱傳出兵器相交聲和小卒叫好聲,阮小七心下生疑,想著別是有人鬧起事來,若是傷著兩個三個可沒法向哥哥交代!
擠進人群里欲探個究竟,方才擠到近前卻不料被誰從後頭推了一下,正巧擠進花榮與秦明的打鬥圈裡……
二人兵器相交正往此處而來,阮小七面上大駭,連連後退順勢從腰間抽出匕首,一個鷂子翻身挑開兩人的兵器化險為夷。
花榮秦明二人同時收了手,阮小七嘴角噙笑頗有些洋洋得意,秦明連連誇讚
「小七兄弟好身手啊!」
「哥哥過譽」
花榮則是一言不發走到阮小七面前,四下查看方才是否誤傷了他
「可有事?」
刀劍無眼,適才他突然衝出,若不是他及時反應……便真的打在他身上如何說得?如若有個三長兩短……花榮不敢想。
「並無事,花榮哥哥不必擔心」
「那便好」
花榮收回手,回想起剛才那一幕仍是有些心有餘悸……
「三位頭領,晁天王請聚義堂說話」
「一同前往」
花榮並秦明把手中兵器遞給身後小校,阮小七袖子擦了擦匕首後收刀入鞘別在腰間,三人一同前去聚義堂。
聚義堂內聚了不少人,晁蓋、宋江、吳用三人上頭坐定,眾位兄弟各尋地方或坐或站,花榮坐在下首前幾把交椅上,阮小七站在他身後扒著椅子抻頭望向堂中站著的兩位好漢,著實是未曾見過。
「楊雄、石秀見過梁山眾頭領」
「俺梁山泊好漢,自從火併王倫之後,便以忠義為主,全施仁德於民。一個個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銳氣。新舊上山的兄弟們,各各都有豪傑的光彩。這廝兩個,把梁山泊好漢的名目去偷雞吃,因此連累我等受辱。先斬了這兩個,將這廝首級拿去那裡號令,便起軍馬盪了那村莊,方不折了銳氣」
晁蓋一拍桌案氣憤難當,眼見小卒來拉人,楊雄和石秀不知如何是好,宋江連忙開口
「哥哥且住」
指著楊雄石秀說道
「偷雞的乃是時遷,與楊雄石秀二位兄弟無關。再者說了,這三人不遠萬里來投奔我梁山,若是就此斬殺,日後哪個還敢來投奔?」
吳用眼珠子轉了兩圈,手中羽扇輕搖,接著宋江的話茬
「這二人殺不得啊哥哥,著實是那祝家莊可恨,全然不把我梁山放在眼裡!」
晁蓋一捋鬍鬚
「那便允了你二人入伙,拿酒來」
小卒端來兩碗酒,楊雄與石秀飲盡後摔碗為誓,晁蓋想起時遷之時怒拍桌案
「那祝家莊委實囂張,來啊,點齊兵馬,即日與我下山拿了那祝家莊」
「哥哥且慢」
「賢弟何意?」
「宋江願替哥哥前往拿了這祝家莊!」
宋江站起身來拱手
「承蒙眾位頭領相救,宋江上山數日不建存攻,此番下山一來與山寨報仇方不折了銳氣,二來免了時遷兄弟受那等小輩侮辱,三來得了這許多糧草以壯大我山寨,這第四嘛,是要請那撲天雕李應上山聚義」
「賢弟願往再好不過!」
宋江當即調兵遣將,命人準備軍器、糧食、馬匹,即日出發。
阮氏三兄弟皆被留守於山寨,阮小七在後頭急得有些抓耳撓腮的,卻又不敢擅自請纓,上次的教訓過於慘痛,且宋江帶走寨中大半人馬,若是再走一個便真的所剩無幾了,如若官兵趁此時機發兵攻打,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