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庙其一
小说: 梁王他外镇诸侯,内娶将军 作者:年年的猫罐头 字数:3068 更新时间:2021-07-07 04:01:13
上京皇宫。
案上的博山炉里焚着檀香,香气淡淡萦绕。
大周的皇帝陛下也是出了名的美男子,自幼聪明伶俐,文武双全。长大后与许多朝中老臣家的公子们相交甚笃,因而登基后的人缘也极好,很得臣子们的信任爱戴。
丞相沈清照例被皇帝赐了座。他是四朝元老了,年逾古稀的他目光却十分锐利,五柳长须蓄得比一般人要长,银髯飘拂间给他平添了一丝仙风道骨之气。
皇帝欢喜道:“太好了,沈相,淳于珵真的找到他了!”
沈清道:“既然找到了,皇上有什么打算呢?”
皇帝道:“自然是把他接到朕身边来。”
沈清略一沉吟,道:“如此,得派个得力的人去办。依老臣看,不如就让大将军的弟弟以劳军之名,前去接人。”
“沈相说的是,容凌的确是合适的人选。”皇帝很快写完了一道密旨,放下手中的笔,向贴身太监道:“去,传容凌进宫。”
容凌是颜尊的字。
半个时辰后,颜尊匆匆赶至,藏在御书房外暗处的宫女兰嫣在看清了颜尊的脸后迅速转身,飞奔着往慈宁宫而去。
皇帝屏退左右,示意颜尊上前。
皇帝将密旨给他,低声道:“你到你兄长那儿去,替朕接一个人回来。无论如何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朕要见到他活生生地站在朕面前。”
颜尊抬头道:“敢问皇上,何人?”
皇帝道:“去找你兄长,把朕的密旨给他,他看了就知道了。”
皇帝顿了顿,又补充道:“那时节你若是想到了什么,不要声张。待会儿出宫的时候,把这道圣旨交给宫门军士,告诉他们你走后两个时辰内,任何人不得出宫。”
“皇上是担心有人跟着?”
皇帝冷声道:“那是一定的。”
颜尊从皇帝书房里出来,快步往宫门走去。
兰嫣早已得了太后懿旨在外面守候着,见颜尊出来,立刻不远不近地跟上。
却不料,宫门侍卫看了颜尊的腰牌,将他放出了宫,却将紧随其后的兰嫣拦了下来。
兰嫣举着慈宁宫的腰牌道:“你们连这个都不认识了吗?太后娘娘懿旨,命我出宫,若是耽误了大事,你们担待得起吗?”
侍卫丝毫不为所动,道:“姑娘莫怪,皇上有旨,颜侍郎出宫后两个时辰内,任何人不得出宫。”
“我奉的是太后懿旨!”兰嫣怒道。
“是,太后娘娘尊贵,可姑娘别忘了,这天下的主人是皇上。”
说话的不是值戍的侍卫,而是一名女子。
兰嫣气愤地转身,却在见到来人后不得不忍气行礼,“拜见贵妃娘娘。”
贵妃姜氏是皇后的亲妹妹,这姐妹俩都是来自邻国渭燕的一嫡一庶两位公主,身份尊贵已极。
贵妃的气色极好,很是润泽,打扮得也十分雍容妩媚,艳光四射。她道:“姑姑这么急着出宫,有何要事啊?”
兰嫣垂首道:“太后娘娘突然很想吃城南刘家的玫瑰酥,奴婢正要去买。”
“哦,本宫道是什么呢。本宫宫中就有很好的糕点师傅,正是从刘家来的。太后想吃什么,尽管跟本宫说就是了。”贵妃转首吩咐道,“去叫那师傅赶紧做些玫瑰酥,送到慈宁宫去。”
“不必劳烦娘娘了!”眼见颜尊已经走远上马了,兰嫣急忙道,“奴婢自己出宫买就是了!”
贵妃笑盈盈道:“姑娘方才也听守卫说了,皇上有旨,颜侍郎出宫后两个时辰内,任何人不得出宫。姑娘何必为难他们当差的呢?”
“不为难他们当差的,那哀家来为难为难你!”
太后带着怒气的声音从后头传来,贵妃却是面不改色,屈膝道:“太后千岁金安。”
太后睨了她一眼,冷笑道:“哀家这个太后闲来想吃个糕点都要被底下人拦着,哪里来的金安?”
“臣妾不敢阻拦太后。臣妾宫中的糕点师傅手艺可好了,连皇上都赞不绝口,太后娘娘想吃什么,尽管吩咐就是了。”贵妃慢条斯理道,“只是这出宫……皇上有旨,两个时辰内恐怕实在不行。”
“你少拿皇帝来压哀家!”太后手中的鎏金龙头拐杖狠狠拄了一下地,“哀家是皇帝生母!”
贵妃淡淡微笑道:“皇上是天下人的皇上,天下是皇上的天下。”
太后彻底被激怒了,指着她道:“跪下!”
贵妃不卑不亢,依言跪下。
然而她的膝盖刚刚挨着地面,一个身着天水碧绣牡丹华服的女子就跪在了她的旁边,“儿臣拜见母后。”
“皇后也来凑热闹?”太后对着皇后虽不像刚才恼怒,神色却依旧是冷淡的。
皇后叩首,缓声道:“儿臣不明情由,不敢置喙。只知道妹妹惹母后生气了,母后要打要罚都是应该的。只不过妹妹身怀有孕,儿臣身为皇后,愿意代妹妹受罚。”
太后一怔,道:“贵妃有喜了?”
皇后道:“是,已经两月余。儿臣正要去禀报皇上。看在皇嗣的份上,请母后息怒。”
太后盯着贵妃的肚子看了一会儿,道:“罢了,贵妃起来吧。这么冷的天,皇后刚出月子,也跪不得。”
皇后拉着贵妃站了起来,屈膝道:“儿臣谢过母后。”
太后再不多言,忍气带着兰嫣往慈宁宫而去。
贵妃抚了抚胸口,好像真的被吓着了似的。她笑道:“姐姐来得好及时,不然我可真要在这冰天雪地里跪着了。”
皇后瞥她一眼,佯怒道:“你也是,早些告诉母后你有喜了不就行了,非惹母后生气不可!”
贵妃挽住了皇后手臂,道:“姐姐,这事真的不怨我,你听我跟你说……”
太后在宫门口寻完晦气,被姜氏姐妹俩一句有喜堵得什么也说不出来,带着气又去找了皇上。
“母后这是?”皇帝亲手给太后端了茶。
“哀家来告诉你一声,贵妃有喜了。”太后道。
“果真?”皇帝大喜,道,“太好了,皇后的二公主刚满月,贵妃又有喜了,真是双喜临门。”
太后喝了口茶,道:“皇帝子嗣繁盛是好事,的确应该高兴。你父皇也是有十几个兄弟,个个本事不小。只是有的人能安分守己,有的人,比如当年的昭武王,就是该杀的乱臣贼子。这说到底,还不就是昭武王的生母娘家权势不小,才叫昭武王生出这许多不该有的狼子野心,犯上作乱。”
太后话里有话,皇帝如何听不出来,但他并不想与太后争论什么,只微笑道:“母后说的是。”
太后却并不想跳过这个话题,“皇帝,你可还记得贵妃娘家是哪里?”
“自然记得。皇后和贵妃,都是渭燕的嫡公主。”
“皇帝心里明白,哀家就放心了。”
这话表面上是提醒皇帝提防皇后和贵妃的娘家,但再加上前面一段话,太后意中所指就十分明显了。
颜寻的父亲雍明公颜钧,娶的也是渭燕摄政王的女儿,淳懿郡主。
皇帝只淡淡答了声“是”,便扭过头开始剥桔子。
“那颜家,颜钧位居大周最高的世袭爵位,淳懿郡主又是一品诰命夫人;颜寻被你封了征西大将军,掌大周近乎一半的兵马;颜尊是刑部侍郎,你却不让他去刑部任职,由你直接差遣,倚如腹心;颜钧长女颜芙嫁给了渭燕兵马大元帅家的长公子。”
太后一口气说完,恨铁不成钢地拍了拍桌子,“皇帝!颜家势大,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这个道理,哀家一介女流都明白,你如何就是想不通呢!”
皇帝低着头不说话,自顾自地吃橘子。
“皇帝!”太后怒道。
“母后,朕刚登基时,昭武王谋反,和禁卫军统领里应外合,直接杀到了朕的面前。是谁带了所有家兵赶来救驾,是谁身中数箭还挡在朕的面前,拼死斩杀昭武王,命叛军归降,自己身受重伤险些丧命,事后还被母后下旨降了职?”皇帝语带痛心,“母后,颜寻从小和朕一起长大,朕待他如同亲兄弟。朕信任他,他不会做任何对不起朕的事!他若是想害朕,当初就不会冒死救朕!”
太后不为所动,道:“哀家没有否认他当初救你时的功绩!也许他当时的确忠心于皇上,但那是在他得到这么大的权力之前!皇帝,人是会变的,如今他坐拥天下一半兵马,安知他不会有异心?!昭武王就是前车之鉴!他也是和你一起长大,是你的堂兄!”
“母后不必再说了。”皇帝站了起来,“不管朕说什么,母后就是铁了心不相信朕,不相信颜寻。也罢,母后请回宫歇息吧,儿臣要去批奏折了。”
太后满面沉痛,气得胸口剧烈起伏,手颤抖地放在膝盖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皇帝开门出去,兰兮兰嫣赶忙进来扶着太后。太后气得连连拍桌,“这个颜寻,实在可恨!给皇帝灌了什么迷魂汤,让皇帝连哀家的话都不听了!”
“太后息怒。”兰兮在旁好言相劝,“皇上国事繁重,难免急躁。”
气过了,太后逐渐平静下来,呼吸都带了些凝重,“哀家绝不能放任颜寻这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