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故人12
小说: 兼职说书的无常 作者:鲲舟 字数:2021 更新时间:2023-04-20 20:20:17
洛景做鬼那么久,头一回收到供奉,很是讶异:“竟有这等好事?”
判官心道,那么多年但凡是有个亲人后辈的阴差每年都会有供奉拿,死了十年才收到别人对他的供奉,该说什么?身世太惨还是混得太差?
洛少爷收到这份带着信仰的供奉有些诚惶诚恐,生怕有人连死了都不放过他,会在香火里头掺些要害他的东西。
判官听了无言以对,直接丢下一句话赶忙溜了。
“你心上人为你刻的牌位,每日诚心供奉,若是心不诚,你也收不到信仰之力。”
原来如此,先前杨凌来南关城找他,他还道这人找一个死人做什么,原来是不知道他死了啊。如今确认了,自然就给他奉上香火了。
牌位这种东西,一般是亲近之人所刻的。只是不知道牌位上会写些什么,约莫是“友洛景之墓”之类的,洛景更希望上面的友换个字,毕竟以他们生前的关系,大概友字是最密切的了。
杨凌身边也许没个说话的人,每日上香总跟他说他这一天干了些什么,事无巨细,碰上难吃却不得不吃的东西,总要拿他出来比较一番。
“今日见了你的亲家,善待百姓,是个好官,想来也会善待你的女儿。”
“今日你家小二做了只烧鸡给我,不过烧糊了,和你以前烧的那只鸡一样难吃。”
洛景心道,等你回了京,小爷立马把你做成烧鸡。
“今日我要走了,你家小二给我准备了不少干粮,我试着啃了一口,牙差点掉了,一问才发现他是按你的法子准备的,分毫未差,难怪能崩掉牙。”
洛景:不用干粮,我亲自把你的牙打掉。
“今日到了秭阳,听到了说书先生在讲全家夫人,我仔细听了一会,原来她叫陈桃,好像是带我进幻阵的那个女鬼。说来我还得谢她,不然我碰不到你。”
洛景:谢个屁,要不是她,小爷也不至于让那狗阎王勒令来京城办差事。
说起陈桃来,洛景打开了阴阳簿,狗阎王要他做的那份差事与陈桃有关。
当年陈桃因为极度怨恨全家,自全府败落后,她不是像幻境中的那样处置全家的人,而是一个个地将他们全毒死了,大概全士以前对她娘还是有点恩情,她也将全士留到了最后。
可在狗阎王给他的这份口供上,全府败落后,陈桃找到了那个镇压她娘的道士,并且她也给那道士下了毒,道士贪生怕死,给了她几张符和几本书,那道士告诉她,那符给全士可以让他受尽阿鼻地狱的刑永世不得超生,那几本书可以助她将她家被挪走的运道补回来。之后那道士便没了踪影。
但是那书上说,地府的阴差是堕入地底的仙,拿阴差作肥即可补全运道。
那个道士满嘴的胡言乱语,但是陈桃真的信了,所以就有了洛景被困在幻境中的事。
阎王查了查阴阳簿,发现上面根本就没有那个道士。
一般来说,即便没有姓名,阎王也还是可以借着陈桃的生平查到那个人,但是关于那个道士,阴阳簿上一点痕迹都没有,狗阎王便疑心那个与两个魂魄都有牵连的道士与十年前的地府大乱有关。
所以命他速来查清,当然,也是给了好处的。
至于为何不叫其他的无常来,狗阎王没说,洛景猜,应当是与他有关。一个二个的都给他碰上了,狗阎王还只派他来京,很难不这样去想,他可不信这样的事是什么巧合。
——
杨凌这一路上总在叭叭,从南关一路讲到了京城,从前只在书里见过的那些个风土人情通过这张嘴一样一样地活了起来。
这日,杨凌道:“腊八了,不知道你在那边有没有腊八粥喝,不管有没有,我亲手给你做了一碗,可能没有她做的好吃,你也别嫌弃。”
嗯?她是谁?疏影?嫌弃什么,那丫头从来没给他煮过呢。
顺着香飘过来了一丝粥的甜味,七宝五味,熬制两个时辰,浓稠绵软。可惜喝不到,最后那碗粥估计也是进了杨凌的肚子。
经他这么一说,洛景才反应过来,快过年了。腊八送年,除夕将至。
洛景听到杨凌那边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随之而来的还有解释:“你也喝不了,我就帮你解决了啊,不能浪费。”
洛景:“……”
故意的吧,以前的礼仪嬷嬷听见你这声音非得抽死你不可。
好一会儿那咕噜咕噜喝粥的声音才消失,“还有几日就到京城了,刚好赶上京城最热闹的时候,到时候我就甩开那烦人的皇帝,带你到处去转转。”杨凌的声音带着笑意,不知是不是刚刚喝过腊八粥的缘故,这人的话也带着甜味。
好。洛景心道,到时候小爷就去找你。
——
长宁王到京时,皇上是亲自去接的。
据在场的大臣所说,皇上甫一看到长宁王的身影就冲了上去,握着他皇兄的手热泪盈眶:“皇兄,你终于回来了,朕好想你啊。”
长宁王打趣道:“不见得,臣瞧着皇上像是胖了。”
一旁的老臣听得瑟瑟发抖,生怕皇帝治罪,皇帝好似没在意,像个寻常人家的弟弟跟兄长玩笑:“一年不见,皇兄也许记错了。朕没胖,兴许还瘦了。”
长宁王笑吟吟道:“皇上开心就好。”
皇帝:“皇兄又在说朕自欺欺人?”
“这可是皇上说的,”长宁王像个狐狸似的眯了眯眼,“臣可没说。”
皇帝:“……”
“朕为你摆了接风宴,别迟了。”
“好。”
大臣们怎样都觉得皇上跟长宁王的兄友弟恭只是表面上的,皇帝再是个明君心中也定是怀有猜忌的,长宁王表现得再忠君十年前也是同今上抢过皇位的,谁也不信长宁王自请做巡抚不是为了蛰伏。
他们一个怕皇帝发火找个由头杀了长宁王,另一个又怕长宁王仗着善武将皇帝直接给斩杀了,如今这天下少了哪一个都不行。
二人说笑的模样很难不惹这帮大臣各种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