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简介
  • 收藏

    卿身相许否

    邪魅腹黑攻&温润清冷受 锦绣河山,万般风情,且看卿身相许否 多年以后,当白肃熙重游宣州站在细柳亭下,轻风抚柳絮飞,芜水幽波纹浅淡,童子泛舟嘻戏芦苇间,世态祥和安乐。一间私塾下教书夫子的声音传入了耳,正是天启年间宣城太守所作诗篇,“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白肃熙心神一怔,带着一种恍若隔世的忧伤,他记起当年细柳亭下,那人也曾似这般凝情远眺。桂花飘落在玄青色的衣袂间,他回眸一笑清浅,仿若倾世桃花。许是那一眼万年,那人眉眼如画刻在他的心间,怎么也消磨不去,令他缠转反侧痴心不得。 白肃熙轻轻叹息一声,带着一丝凄凉酸涩,可笑他将那人引为知己,其实却从不曾懂他。他带着几分不舍,将芜湖美景纳入眼底,这或许也是他最后一次来至宣州。只听身旁侍卫唤了声,“陛下,可是想起了夏大人?” —— 同系列文《不负修来生》

    【结局】第五十八章 重拾故梦

    小说: 卿身相许否 作者:良玹 字数:2698 更新时间:2019-09-22 00:43:01

    第五十八章 重拾故梦

    多年以后—夏瑾奕是个骗子,说好了三年就回来找他,如今却杳无音讯。

    今日朝廷上又和赵衍争论不休,该死的,朱璃将军竟也站在护国王那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争本是常态,平稳太久就会发生战争。他登基时就说过,要扫荡蛮夷称霸这中原,拥有更大的国土,夏瑾奕无论逃到哪里,都还在他的天下。但蛮夷自从吃了三年前那场败仗,兵力衰弱再不敢再来侵犯我国,身处边境的百姓终于得到安宁。

    锦夏周边还有强大的列国虎视眈眈,此时应当调养生息,不宜再发生战事损伤国力。赵衍则认为蛮夷好不容易衰弱,此时应奋力追击才好,沙场上的事他总是比白肃熙有经验的。

    白肃熙觉得他和赵衍大概是八字不合,第一次见面就对对方没有好感。赵衍还总在怪他,认为没有他瑾奕就不会走。

    事实也的确如此,那时自己为了唾手可得的王位,背弃了曾经与他的约定——此生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愿与君相随。

    夏瑾奕会选择离开他也是必然,他那时的挽留不起作用,其实他心里某一处或许明白,那人说三年以后相逢,只是为了不让他阻止他的离开。

    他决意微服私访,亲自到民间去寻他的身影,然而这卷卷红尘苍茫人海,他又如何能寻得到他呢。

    朝政交给了护国王赵衍暂为治理,他对赵衍还是比较信任的,因为他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以赵衍的话来说,“白肃熙,你大可放心,当皇帝太复杂,适合喜欢勾心斗角的人,我对当皇帝可没兴趣。”

    他这话说得极为挖苦讽刺,白肃熙苦笑了一会儿,在赵衍面前他这皇帝当得也太没有威严。若不是碍于瑾奕同他的交情,他早就想杀了这个人,可能对方也对他有同样的想法。

    这一次出行分外低调,身边仅带了李墨栩一人。

    李墨栩经过历练,跟着白肃熙学了不少东西,无论是武功还是奇门遁甲五行命数,他都奇怪白肃熙这么一矜贵公子,怎么会懂得那么多东西,好像天南海北没有他不知道的事。

    他上了去往江南的船,船夫看到这位白衣翩翩的公子,只觉他外貌太过妖邪俊美,他从来没有见过比这位公子的样貌还要出色的人,一时竟看得失了神。

    船在河面上飘着,顺着运河向下飘去,两岸草长莺飞春光正好,耳边充斥着江南小调。

    一艘画舫上,女子扶着琵琶弦,婉转低唱着,“翩翩公子,颜如楚玉。满腹才情,两袖清风。初下宣州,与民同乐。泛泛之交,深刻汝心。小庭香阁,见君独赏三月花。落红满径,不知相思意。”  

    “墨栩,你去问问那画舫上的姑娘,这是什么词。”白肃熙起兴问道。  

    李墨栩点头,“嗯。”他迅速地下了船,走上画舫,“我们家公子想问问姑娘,这是什么歌?”  

    弹琴的姑娘抬眸,盈盈春水般的眸子让人心神一漾。

    “这词名为三月花,是江南第一富商家千金小姐所作。词中所指公子,正是当年的宣州太守。他天人之姿风华卓绝,令那位大小姐一见倾心,相思成疾呢。”她眸中浮现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意,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曲子里。

    “好一曲三月花。”此词虽不成韵,感情却很真切,再加之有风流韵事的渲染,是一首很好听的曲目。

    白肃熙想起初下江南时,调皮得从墙上掉下来的那位小姐,名字好像是叫沈轻鹿吧,也不知她最近过得如何了。

    他脑内灵光一闪,想到沈家主和瑾奕是知交,也许沈家主会有他的消息,知道他去了何处。

    他抱着一丝希望来到沈府,沈轻寒听说陛下亲临,准备摆筵席迎接,却被他拒绝。他称此行是微服私访,不宜太过招摇。

    在沈家和沈家主长谈后,听说沈轻鹿的日子过得不太好。

    她觉得自己的夫君太过无能,总会无理取闹地和夫君吵架闹脾气,让他做哥哥的不知该如何是好。沈轻鹿不止一次地说过,哥哥你当初不该阻止我的,若是我能够嫁给瑾奕,现在这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沈家主也不忍说她什么,况且他若是说,那你干脆叫他休妻吧,沈大小姐会哭得更厉害。若是说叫她忍耐一下吧,她会更委屈地把眼泪憋在眼里,那样子让他看了心里难受。

    他是她唯一的哥哥,终归是最疼爱妹妹的,她想回来了随时都可以回来,永远有一个哥哥在这里等她。

    白肃熙身为白丞相的独子,没有体会过有兄弟姐妹的感觉,但他为那样的兄妹之情而感动。

    他在离开沈府时,对沈家主说,“这人世间最为宝贵的,最应该珍惜的,或许就是那个始终牵挂着你的人,比一切财富和权利都要让人感到幸福。你的妹妹这样依赖你,很令人羡慕。”

    沈家主点头表示同意,有那样一个妹妹虽然令人头疼,但却也是一件幸福之事,“是啊,君上。”

    那一声“君上”叫得白肃熙如梦初醒,恍觉此时已经事过境迁,他们的过去已成为尘封已久的往事。

    沈家主碍于他的身份,不敢同他过于亲近。过往的那一声“白兄”不见了,取代它的是一种生疏和敬畏的感觉。

    当白肃熙重游宣州,走过街上车水马龙,看过重新被人整修好却换了主人的太守府,最后走到芜湖旁的细柳亭下,轻风抚柳絮飞,芜水幽波纹浅淡,童子泛舟嘻戏芦苇间,世态祥和安乐。如今细柳亭已被人改作“忆夏亭”。

    白肃熙正寻思着“忆夏”二字,一间私塾下教书夫子的声音传入了耳,正是天启年间宣城太守所作诗篇,“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白肃熙心神一怔,不自觉地顺着这首诗,很自然地想到了诗的后两句——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他望着远方的苍穹,凝望那天水相接的地方,忽然感到一种恍若隔世的忧伤。他记起当年在细柳亭下,那人也曾似这般凝情远眺。桂花飘落在玄青色的衣袂间,他回眸一笑清浅,仿若倾世桃花。

    许是那一眼万年,那人眉眼如画刻在他的心间,怎么也消磨不去,令他缠转反侧痴心不得。 

    白肃熙轻轻叹息一声,带着一丝凄凉酸涩,可笑他将那人引为知己,其实却从不曾懂他……细细品来,他的诗情是那样苍凉孤寂。他是一位真正的隐士,远离朝廷不仅是为了躲灾避祸,而是他兴喜山水,喜爱那种游历世间的自由。

    他这样的人,也许他最想要的只是,有一知心者能伴随在他身边。而自己,却终究是辜负了他。

    他带着几分不舍,将芜湖美景纳入眼底,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来至宣州。忽听身旁的李墨栩唤了声,“陛下,可是想起了夏大人?”

    烟雨江南聆雪阁,与君共赏三月花。六年约得今岁愁,一枕黄粱醉生梦。

    他手上摇着他送的那把扇子,上面还写着“咫尺天涯”的字样,他未曾想过这四个字竟是分开应现了,他们从来都是心意相通,未曾咫尺天涯过。可写扇的时候他们近在咫尺,如今的情境却是山遥路远,没有音信了,真正应了扇上的“咫尺,天涯。”

    夏瑾奕是他此生最美的邂逅,是上天对他的恩赐,和他在一起如同至身梦境,他不知庄公梦蝶还是蝶梦庄公。

    他想把时间定格在某一刻,现实却残忍地将他的念想打碎。

    三年之约已破,一场故梦终归是该醒了。

    他独自走上桥,西边的天空逐渐被夕阳染红,黄昏将尽,太阳即将落幕。他想这世间也许没有永恒的东西,但一个人若能被另一个人永远铭记,便是永恒。

    那么在如何黑暗的地方,只要他还记得,都能生出一线光来。在逆境中,如燃烧的野草般向死而生。也许,那就是那个人出现在他生命里的意义。

    【全剧终】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页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