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简介
  • 收藏

    论陛下被罚跪的日常

    撒娇帝王,风华书生。 十九年的暗恋,终于在第二十年的夏天里长出枝丫,开出了最绚丽的花朵。 这是一个爱撒娇听媳妇话的暗恋皇帝和一个总是心软风采卓然的书生的一辈子。 高糖!甜宠!无虐!1v1! ——————cp:傅渊×林如海—————— 我在想,你何时才能知道,我心慕于你。 恨不得因你癫狂,为你死去。 ——傅渊 本文曾用名《论林如海没死的后续事件》 又名《每天看陛下卖蠢的日常》,《大人来了陛下快跪》,《如海如渊》 hhhhh我改个文名 逗比忠犬皇帝攻×克逗比女王林如海受 ps:黑贾府诸人 三岁皇帝萌萌攻 君臣向甜宠文

    第十五章

    小说: 论陛下被罚跪的日常 作者:燕处 字数:3032 更新时间:2019-09-22 05:22:57

    等得林如海整理好各种章程,准备好同那群腐儒辩驳的辩词时,天气也渐渐凉了,已经到了七月中旬。

    林如海翘早朝两月有余,京中已开始风传他卧病在床不堪重负,连京都小报的标题都变成了#林大人重病在床,疑似垂危#

    #昔日宠冠朝堂探花郎,今日奄奄在床憔悴人#

    再不上朝,镇着的那群人是压不住了,林如海可是知道这些日子弹劾自己的折子雪片儿也似的朝傅渊御案上飞去呢。

    文官里头看他不顺眼的多了。

    文官集团也有世家寒门之分,寒门子多抱团,多怨愤,估计早就盯着他的错处等拿呢,此时有了这样大的错处,他们岂能放过?

    于是林如海施施然上朝去了。

    昨夜臣夜观天象,发现今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大夏国运昌盛,国祚绵长,当宣扬国威于外,故臣奏请开海禁,行通商。

    百官齐齐咒骂一声 :妈的,两个月不上朝一上来就搞事。

    钦天监的饭碗什么时候被抢了,看天象都得户部尚书来。

    林大人你其实想说的是臣夜观天象知今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适合搞事吧?

    海禁是大夏朝的一个忌讳,先成祖也曾派人出海,后来定下海禁之法,前些年也不是没人提过开海禁,只是谁也顶不住御史台那帮子人一嘴巴祖宗法度不可改,渐渐地也没人再提了。

    提的都被御史台喷回去了。

    御史台靠嘴皮子吃饭,还是一大群人,战斗力太过强悍。

    如果今日的早朝能写成剧本,那这一出估计就叫做“御史顽固不开禁,如海舌战群大夫”。

    御史台没有让百官失望,当即便有一绯服官员出列,扬起下巴看着林如海。

    “林大人说的未免太过轻巧。”那官员道:“海禁乃祖宗法度,沿袭数代,子孙后辈岂可轻易改制?”

    这头抬得还挺高。

    林如海眉毛一挑,看了一眼高台上偷偷朝自己眨眼睛的傅渊,应道:“敢问这位大人,尧舜禹可是汉家之祖?”

    “林大人莫要坑下官。”那官员傲然一笑:“此祖非彼祖,此处下官指的是有血缘关系先几代帝王,而非上古贤者。”

    显然他很为了自己戳破了林如海的陷井而高兴,御史台的大佬们也是扶须微笑。

    他们知道林如海是想说上古法度到如今不知改了几回,就不给林如海说。

    龙椅上的傅渊不得不嘲笑这群人的天真——顺着这个坑走下去,有千万个坑在等你,你拐条路走下去,还是会有千万个坑在等你,哪有那么好躲。

    林如海好脾气地笑了笑:“好,咱们暂且不说这个,本官只问一句,海禁一开通商繁荣,对大夏有极大的助益,诸位大人不否认吧?”

    “众卿可要说良心话哦。”傅渊在上头笑意盈盈地开口

    百官默默低头。

    过了这么多件事总算是搞清楚了皇帝的态度——坚决支持林如海。

    海禁一开。各色特产农产品便可售往海外,利润之丰厚可想而知,能上朝的都不是庸人,大家都懂,是以当即有不少人出列承认的确有天大的好处。

    御史台的官员再一拱手:“重商之风不可开,倘若一开,百姓流动难以管理,土地荒废,后果难料啊。”

    林如海并没有正面反驳他,他只是道:“海禁若开,经济繁荣,国库充盈,然后百姓增收,天下之大无饥馑矣。”

    天下之大无饥馑,多么大的口气。

    “百姓安定和乐,再有诸位政治清明,太平盛世君臣相得岂不是千古流传的佳话?”林如海接着画了个大饼。

    已然有不少官员眼珠子红了。

    “太祖打下大夏万世基业,难道并不希望大夏日渐强盛,国祚万年?”

    “后代承前代之业,难道也不希望百姓安定,四海升平?”

    有谁家祖宗不希望后代好?有多少后代不希望祖宗出息?

    “林大人花言巧语倒是惑人得很。”御史台的大佬袖袍一甩,冷冷道:“海上时风时雨,风险极大,说不得生意还不曾做成,便已葬身巨浪。”

    “且出海需大笔银子做成本,若翻了船,岂非血本无归?”

    “富贵险中求,大人难道不懂?”林如海缓缓转过身,眼睛扫过一群官员:“相信大家都觉着,我大夏乃天朝上国。”

    只好顺着这群人的思路来了。

    众官员点头。

    “既然是天朝上国,便应该扬国威于海外。让海外蛮夷之地,也见识见识我大夏将士的勇武。”

    这句话却是说到武勋们心里头去了。

    如今天下承平,他们没仗可打,被文官轻贱之事时时有之,竟生成了同级之间文官更加贵重的说法。

    谁愿意被人轻贱了?

    当即老郑国公便出列禀道:“回陛下,刀锋不饮血不利,臣虽已年迈不堪驱使,家中也还有几个小儿能代臣上阵,臣只愿有生之年,大夏铁蹄能踏出一片疆域。”

    武勋们纷纷出来附议——谁家没几个孩子呢?谁不要镀金呢?虽说出海危险,但是富贵险中求没错啊,这可是整个武官集团的利益所在。

    老郑国公这句话直接跳过了是否同意开海禁,说了开海禁后怎么办,一下子把文官唬蒙了。

    开疆拓土,政通人和,若说有哪位皇帝不想,那都是假的。

    傅渊当然也很想。

    他如今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如海。

    “前面大人曰出海需大笔银钱。”林如海迅速接着郑国公的话茬说下去:“臣愿献出我林家全部家底白银三百万组船出海,为我大夏之先驱,若能平安归来,则收成献两成与国库,若不能,则视为臣为我大夏略尽绵薄之力。”

    三百万两全部家底,骗鬼呢。

    不过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真就是林如海比较适合。

    “林大人欲与民争利不成?”御史台再蹦。

    “大人此语,是已承认了开海禁合理之处,如海就说嘛,诸位大人才学不凡又明事理怎会看不到其中好处?”林如海一锤子把棺材上的钉子落实了。

    “说林卿与民争利,你行你上?”傅渊阴测测地开口。

    那官员忙瑟缩回去。

    谁还能像林如海一样,拿个三百万跟玩儿似的。

    我不行我不上。

    御史台犹自不甘,还想蹦跶扯皮。

    这类事件本来程序便是扯皮也要扯上半个月,只是傅渊不欲他们与如海多纠缠,当即下旨开海禁,然后拉着林如海就去了承天殿,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接着林如海的手笔刻的他的小像给林如海看。

    线条硬拙,坑坑洼洼,着实算不上好看。

    不过林如海还是勉励了他一番。

    七月已经渐渐凉快下来,酷暑也散的差不多了,承天殿里的花草茂盛起来,烦人的蝉鸣也不再有了。

    “出海归来,想来国库就能有点钱了。”傅渊双手交叠放在脖子后头躺在榻上,望着旁边抱起玉雕小马摩挲的林如海:“到时候大约能养得起你了。”

    多苦啊,出海本钱还是媳妇的。

    林如海点点头。

    他从告假之前便令人准备各种物资筹备人手,又向天津水师买了不少船只,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只不知海外是何等风光。”林如海有些慨叹:“我这些日子常想起江南流水,只是可惜了理了一半的盐政。”

    本是很平常的一句话,傅渊却勃然色变,霍然起身,双目瞪向林如海。

    在他心里,林如海就是因为贾敏才会去管江南盐政,才会遇险,如今他又怎么能容林如海提江南之事。

    “你想去江南?”傅渊的怒火腾地烧了起来,眼睛里仿佛是燃了火星子,伸手就要去抓林如海的手:“你要去管盐政?”

    确实挺想的,毕竟他已经干了一半。

    林如海侧身躲开他的手,有些被他的反应吓到了,然而还是点头道:“我之前已然做了一半,半路放弃可惜了。”

    “不许去!”傅渊脸色涨红了,伸手扣住他的腕子,低声吼道:“你就那么喜欢贾敏?你是不是真的喜欢那个不知廉耻的女人?”

    他已经忍了太久,不想忍了。

    他常年骑射,力气不小,林如海被他抓的生疼,也来了火气:“傅渊你发什么疯,那些人把手伸到我府里,我难道竟不需要管?”

    今日是贾敏,明日就有可能是他自己,怎么能不管。

    这话落到傅渊耳朵里就是为了贾敏。

    “早知道便不该让你开什么海禁,没的起了心思。”傅渊咬牙转过头:“我就不该——”

    我苦苦等待这样多的日子,不想看到你为别的女人做到如此地步。

    傅渊不分缘由的发疯让林如海也怒了。

    他到现在都不明白什么情况。

    他只听得傅渊一句就不该让你开海禁。

    怎么着?开海禁竟是为了他林如海不成?是为了谁?

    为了谁他需要费这么大心思写了章程和一群腐儒吵半天还拿出三百万两预备做打水漂?合着在他眼里竟全是他在纵容自己的胡闹?

    林如海眼神冷的吓人,把手里的玉雕狠狠往下一摔,登时碎片四溅,伸手掰开傅渊的手,头也不回便走了。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页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