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小说: 与子同袍 作者:松陵散人 字数:1459 更新时间:2019-09-22 07:33:20
“不是跟你说了,别理那老头么?”姜山一屁股坐到床上,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示意柳音过来坐,又伸手在枕头底下摸了摸,摸出个小小的油纸包递到柳音手上:“喏,晌午饭,哎你上午睡的也太沉了吧,我那么大劲晃你都不醒,吓死我了。”
柳音剥开那个油纸包,里头是半块黄油烧饼⑴,他咬了一口才回道:“再怎么说,你吃的住的也是从他那里得来的啊,我是个外来的,再怎么也不可以不尊重主人家啊。”
姜山伸手揉了揉他的后脑勺,颇有些无奈地说道:“反正你总是有理——”
“本来就是啊。”柳音嘟囔着反驳他,偏头躲开他的手,姜山又锲而不舍地去摸他的头,没一会儿两个人就在床上翻滚着打闹起来。到最后两个人都力竭地在床上躺倒时,黄油烧饼的渣子都已经掉得满床都是了。
打闹完了,姜山这才带着柳音出了厢房门,趁着天还没黑,好好地带他把这小院子看了一番。
坐北朝南的正房是三个连着的小家,正面开着个药材铺子,后面带一个种满草药的小院子,竹篱上还爬着某种枯干的藤蔓植物。东西厢房两间,一间搁药材,一间给了姜山住,北面偏东那儿的一间是茅房,南面偏东那儿的一间是厨房⑵,再往后就是南面墙上偏西位置上的一角后门。
正转着,柳音突然就响起来一件事:“你晌午的时候给,那个……郑伯抓蜈蚣了没?”
姜山飞快地转过身来一把捂住柳音的嘴:“老头子好不容易忘了的,别让他再听见了!”
柳音忍着笑点点头,姜山鬼头鬼脑地伸着脖子看了看正堂,见里头没啥动静才舒了口气,开始数落柳音:“天冷死了,我才不想费那功夫去挖什么蜈蚣。还有你,那么客气地叫他‘郑伯’干什么,等你搁这住两天你就知道这老头儿有多讨人嫌了。”
柳音蹲在竹篱边看里头种的草药,因为是冬天,这小药圃里头也没什么绿意,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样还泛着些没什么精神的绿色。
柳音看着看着就觉得有棵半高不低的小乔木⑶底下的树荫里有点不对劲,他拉了拉姜山的袖子示意他蹲下来看——
树荫里有个在蠕动着的长条状黑色物体,看得仔细了才能发现那是一条黑蜈蚣。
姜山高兴地拍了拍柳音的肩膀,从边上撇了两根细细的树枝就跨进了竹篱,直奔那蜈蚣而去。
那蜈蚣似是还没察觉到危险,姜山静悄悄地挪过去,然后飞快地拿一根树枝往蜈蚣身上一按,按得它头尾飞翘,再用另一根树枝把它翻过身来,树枝的两头分别抵着蜈蚣的头尾,那树枝比蜈蚣身子要长的多,两头一卡就把蜈蚣的身子绷得紧紧的,活像一张小小的弓。
姜山嘚瑟地拎着那张蜈蚣做弦的小弓从竹篱里走出来,对着正堂的方向喊了声:“老头——我给你捉到蜈蚣了——”
=====
⑴ 黄油烧饼:烧饼在中国古代出现的时间非常早,而且品种繁多,不同地域的烧饼口味、做法也大相差异,很难考证(其实就是我懒了……而且搜网页的时候快把我馋死了……);黄油,不要以为黄油是西方人的专利,公元前5世纪,匈奴人就已经因为以牧业为主,奶制品各种制作技术成熟并传播国内外(中国跟匈奴那么近是吧,而且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时间那些游牧民族是归顺于我国的)。外国人称为黄油的就是中国人称为奶油的奶中炼制食用油品。匈奴人是世界上最早加工食用黄油的民族。
⑵ 上厕所与下厨房:古代以北为尊,所以北边住的一般是年纪较大的长者或男丁,长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需要上厕所的时候会比较多,为了尊老爱幼,厕所自然要靠北建,至于偏东什么的,还跟风水有关(风水啥的我不懂,上面的那个解释还比较偏人情方面一点,看看就好);厨房为什么要靠南呢,古代君子远庖厨思想的影响,古代北上南下,所以就叫作上厕所和下厨房了。
⑶ 乔木:这里的乔木并不是我们现在植物学上的术语乔木,“乔木”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周南*汉广》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意思是高大的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