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
小说: 与子同袍 作者:松陵散人 字数:1260 更新时间:2019-09-22 07:33:20
老头儿要做的膏药就只差这一味蜈蚣,而捉到蜈蚣时天色已晚,就是心急想做也没有时间,于是只好推到第二日去了。
天擦黑的时候,一小队身着护卫服侍的士兵来敲门,问老头儿是否见过一个十三四岁穿葱绿衫子,个子低低的瘦小的男孩,柳音那时正与姜山在厢房里翻箱倒柜地找罐子装蜈蚣——那细树枝绷起的蜈蚣搁了一夜估计就没气了。
老头儿还没问出柳音的年龄,而柳音个子也太矮小,看着只像是十来岁的样子,算是阴差阳错地,老头也就那么糊糊涂涂地送走了那些个护卫。
饭桌上老头儿随口提了一句,柳音却心跳得差点从胸口里蹦出来。
姜山在饭桌底下安慰地拍了拍他胳膊。
柳音强自镇定地低着头喝了一大口粥,心口还是突突的跳。
他怎么就差点忘了,那里可是王府啊,这整个平昌城都是沈容熙的封地,他要找一个人把整个城都翻开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饭罢,姜山把柳音推进了厢房,他去厨房里烧热水,柴薪填进灶里,锅底的火燃起来,老头儿只骂了句他不知道节省便睁着眼闭着眼地随他去了。
热水烧好,他又费劲地把东厢房里的大澡桶搬到西厢房,翻了身老头给他置办的灰色棉袍出来,拍拍坐在床边有些沉默的柳音的脸:“哎,跑都跑出来了,现在害怕有用么?你要是想回去呢,明儿个我就把你送到王府门口去,你要是不想回去呢,那就好好洗洗,换身衣裳,在老头儿这好好躲几天,时间一长,那王爷找不着估计就放弃了,嗯?”
柳音咬着下唇点头,很用力地对姜山说了声“谢谢”。
姜山拍拍他的脑袋,一边往外走一边道:“这有什么,哥不是说了要罩你的么?”
——*——
第二日,老头儿很早就把两个人叫起了床,搬锅子,支架子,添水搬柴,称量药材,院子里那块被药圃包围着的空地给占的满满当当,没一会儿就把两个小鬼头弄得满头大汗。
虽然说两个小鬼还在自己家里的时候都见过郎中是怎么贴膏药的,却都没有见过膏药的制作过程,因而对做这些事虽然还有些抱怨,更多的却是接触新事物的新奇和兴奋的劲头。
两个小脑袋挤在锅边看着老头儿动作,先往铜锅里倒上芝麻油,油稍微热一下就把药材一样一样放进去,而后一边烧大火一边不断搅拌,到了里头的药料炸成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才熄火。
老头儿年纪大了,在那锅前站了会儿便腰疼起来,叫两个小鬼头站在锅前,一个烧火一个搅着锅。
药材炸焦出来的气味又刺鼻又难闻,没一会儿姜山就捂住了鼻子,兴致缺缺地搅着锅里的药,在边上坐着监工的老头儿一见他偷懒就又开始“小兔崽子小兔崽子”地骂。
吵吵闹闹地炸完药,老头儿拿过一边放着的大竹笊篱⑴,指挥着两个人把炸出来的药油滤出来,然后再烧火继续往下熬。
这一熬就是一个多时辰,锅里的油烟最开始为浅青色,渐转为黑而浓,最后则是白色浓烟,到这时候老头儿才拿勺撇了些药油出来,滴在一边装了水的碗里,只听那药油嗤地一声滴进水里,随即便成了一颗浑圆的珠子,而不是在水中散开成油花。
“成了!”老头儿兴奋地放了勺子,转头就急吼吼地喊着停火停火,柳音在底下手忙脚乱地抽柴,一个没注意就把还带着火苗的柴火头扔到了自己的脚上。
=====
⑴ 笊篱(zhào lí):笊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烹饪器具,用竹篾、柳条、铅丝等编成。形状像蜘蛛网,功能类似于现在的漏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