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
小说: 闺阁之臣 作者:子书挽风 字数:1641 更新时间:2019-09-22 11:32:24
刘棐与风墨是辰时回到的刘府,在府中足足等了三个时辰也未见刘父下朝归来。期间风墨滴水未进,粒米未沾,时常陷入恍惚,情形令人担忧。
直到申时,下人才忙不迭地跑来禀报,说:“公子,老爷回来了!”
风墨从木椅中跃然而起,许是坐得太久一时眼前黑蒙一片,打了个趔趄又跌坐了回去。刘棐吓得不轻,赶忙扶住他的肩膀关切道:“没事吧?”
风墨缓过一阵虚虚摇头,面色苍白如纸。刘棐不敢再掉以轻心,护着人朝主院而去。
二人径直来到了刘父的书房,刘父正负手立于一幅淡墨寒梅傲雪图前兀自神游,刘棐唤了数声方才回过神来,“喔,你们来了。”
二人躬身而拜,刘棐瞥了风墨一眼率先道:“父亲这么晚才回来,可是翰林中有事耽搁了?”
刘父宣二人入了座,亦转身坐于书案前,稍顿须臾才道:“翰林并无要紧事,不过是朝会耽搁罢了。”说完长长叹了一气。
刘棐连忙双手奉上茶盏,试探道:“往常朝会最多一个时辰,今日怎的这般久?”
刘父接过茶盏呷了一口,淡淡道:“陛下离朝数月,此番回来少不得要查查诸臣,这有何奇?”
刘棐连连应“是”,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心道只要储澈未将小儿示于众人,一切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不过…”
刘父欲言又止,刘棐尚未完全落回肚里的心瞬间又高高悬起,一瞬不瞬地盯着自家父亲,“父亲?”
刘父拧眉道:“你们有所不知,陛下离京一趟,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个没断奶的婴孩,今日朝堂之上竟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要将那孩儿立为储君…哎!”
刘棐心下一个咯噔,连忙瞥向了一旁的风墨,只见他面唇血色褪尽,如泥塑木雕。
刘棐心急之下提声道:“立储之事非比儿戏,难道群臣百官就无一人反对?”
刘父阖眸淡淡道:“自是有人反对的,不过那反对之人被当堂削去乌沙扔到天牢里去了。”
岂有其理!刘棐“腾”地站了起来,急得来来回回走个不停,活像那热锅上的蚂蚁,最后在书案前站定,拍板道:“父亲,那孩子不能被立为太子!”
刘父挑起了一边了眉毛,“为何?”
“…”刘棐哑然失声。
为何?难道能说因为那孩子是风墨生的,风墨如果离了孩子多半也就离死不远了?
反常的举动自然逃不过刘父的眼睛,却未追根究底,淡淡道:“此事由不得你我,为父瞧着贤侄面色不好,且带他回屋歇息去罢。”
“…孩儿告退。”躬身作揖,而后搀扶着呆愣的人出了书房。
才走出一截,风墨整个身子陡然一软,倒在了刘棐怀中。
那天之后风墨重病了一场,毕竟是至交好友之子,刘父不敢掉以轻心,亲自将某位颇有交情的薛姓太医请到了府中看诊。
这薛太医非同一般,不仅诊脉还摸骨,还要脱人裤子,若非念着幼时好几次前脚踏进阎王殿都是这人给拽回来的,刘棐只怕早就大发雷霆。
薛太医摸够看尽,扔下一片凌乱随刘父一道出门去了,独留刘棐一人凄惨隔着被子为风墨穿衣穿裤,双手浑然不听使唤,好几次差点摸错地方。
…
刘父领着薛太医径直来到了书房,待关门坐定,开口道:“通明有话但说无妨。”
薛太医面露难色,犹豫良久才道:“听你府中大夫说,风公子是舟车劳顿外加心有思郁才致风寒入体,可依我看来,不只如此。”
刘父默然,静待下文。
薛太医斟酌了几许,“…究其根本,应是产后虚弱之症。”
刘父蓦然一凛,“你确定没有弄错?”
薛太医摇了头,“男身女脉,腹部松软有裂纹,穴、口尚有新鲜撕裂的痕迹,若我所料不错,该是不久前才生产过。”
刘父心头震动,前后思忖了一番,才定下心神说:“此关乎薛刘两家上下九族的身家性命,此事万不可对他人提起!”
薛太医微怔 ,“莫非那小皇子…”
“慎言!”
冷汗霎时湿透了脊梁,薛太医抹着额上汗珠微颤道:“放心吧,此事天知地知!”
…
风墨卧病的五六日,宫里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封储大典,布告于天下。说来也是凑巧,那天傍晚,黎安上空又一次出现了火红的麒麟祥云,万民参拜,山呼万岁。
小太子养于皇后膝下,帝后成婚六年一无所处,帝后深情却是六年不变,人人相信只要有了小太子的福德庇佑,帝后将来必定多子多福。
麒麟送子,帝后情深,坚信自此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而那小太子真正的生身之人却只能躲在刘府的方寸之地暗自悲伤。
十月怀胎孕子,两天两夜抽肠剥腹的煎熬,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终不过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