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3)
小说: 闺阁之臣 作者:子书挽风 字数:1739 更新时间:2019-09-22 11:32:24
这日下朝,刘肃才出金銮殿不远就被人唤了止步,回过头,只见御前太监张朝渊抱着个丈余长的匣子小跑而来,“刘大人留步!刘大人留步!”
待人到了跟前,刘肃拱手问道:“张公公何事?”
张朝渊抹着额上汗珠气喘了一阵,这才将匣子双手奉到了刘肃眼前,笑眯眯地说:“陛下感念刘大人夙夜忧心国事为君分忧,废寝忘食,特遣老奴将这扶余国进贡的千年人参转交给刘大人。”
刘肃怔了一瞬,连忙拱手作揖,“这无功不受禄,此等贵重之物下官定不能收。”
“诶!不过陛下一点心意,与功过无关,这千年人参可大补元气,延年益寿,刘大人就莫要推辞了。”
刘肃蓦然想到了府中尚有一位半死不活的人,犹豫再三到底还是接过了,“烦劳张公公替下官谢过陛下隆恩。”
张朝渊舒了口,仍是笑眯眯地道:“刘大人客气了。”
刘肃欲拱手作别,张朝渊忽又附耳补充道:“陛下说这千年人参千年才成一株,珍贵得紧,刘大人府中若是有人病了或是伤了,大可分予他人一些,切莫浪费了!”
刘肃至此恍然大悟,不得不叹天子高招!
又三日散朝时,刘肃还未走出金銮殿便又一次被张朝渊唤住,待百官散尽才上前问道:“不知那株千年人参刘大人可有服用,效果如何?”
刘肃岂会不知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暗自瞥了一眼龙椅后的九龙围屏,稍顿一瞬,说:“不瞒张公公,那株人参下官不曾服用。”
张朝渊微怔,“却是为何?”
刘肃故作为难,“下官府中住着一位世交好友之子,已卧病数月,下官将人参全数给他了。”
张朝渊眉间喜悦,连忙问:“那公子现下如何了?”
“有劳张公公挂怀,昨日已经能下床走动了。”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张朝渊连连道。
“下官有负陛下厚爱,此事还望张公公勿要对陛下提起,不甚感激!”
“那是自然,刘大人尽管放心。”
二人拱手拜别,待刘肃走出大殿,一袭黄袍从九龙围屏后走了出来。
张朝渊连忙上前,笑着道:“陛下这下总算可以放心了!”
储澈面无表情,淡淡“嗯”了一声。
…
九月飞雪。
大病初愈后的风墨还是一贯的恭谦有礼,不提孩子的事情,亦不提返乡之事,每日与刘棐对弈品茗。
最爱的去处却是刘棐之弟——刘佑的院中。
刘佑是葵未年中的进士,现官居礼部侍郎。婚后单独置府,夫妻二人却依然赖在刘府中吃喝,明面上是为赡养父母,实则是啃老。
夫妻二人膝下有一子,刚满周岁,正是活泼之时,风墨每日总会借口到人家院中晃悠两趟,蹭别人家的小儿抱上一抱,此举着实惹人心酸。
下个月是刘佑岳丈的生辰,夫妻二人早早带着小儿前往贺寿的,这一走便是十天半个月,风墨活像丢了魂魄,时时恍惚。
刘棐看不下去,便顶着风雪带风墨四处闲逛,想借此为他排遣思儿之愁,哪知风墨似被魔怔了,路上见着个小儿便直勾勾地盯着不放,若非天生一张无害的脸,只怕早就被人当人贩子狠狠揍过几回了。
不由逛到了如意楼外,刘棐心下一个咯噔,暗骂自己不会带路,拽着风墨的手欲走。
风墨却定住不动,抬头望着匾额说:“许久没有来过这里了,我们进去坐坐如何?”
刘棐一阵心虚,“天色已晚,想必你也累了,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无妨,就坐一会儿。”风墨挣开手径直走了进去,刘棐无奈,只好紧跟其后。
风墨进了楼便指明要天字一号间,惊得刘棐冷汗直冒,形似白面书生的掌柜亦是一阵为难,“这天字一号间早有贵客单独包下,公子还是另择其它吧。”
风墨丝毫不与为难,捡了个临窗雅间,有曼妙女子抱着瑶琴走了进来,风墨捞出了两锭白银,“有劳姑娘奏一曲《凤求凰》如何?”
女子久经风月,却从未见过眼前这般长得俊美的人,恍惚下两颊发红,娇羞应“是”。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此情此景,刘棐如坐针毡,实在不晓得风墨来此是为触景伤情,还是别有他意。
十指纤纤持玉壶,琼浆玉液顺着壶嘴缓缓淌进白玉酒盏,酒香四溢。
一杯斟满,再斟酒一杯。
风墨举起了酒杯,说:“谦孺,谢谢你…”
“…”刘棐浑身一震,双眼瞪如铜铃。
风墨自顾说道:“如果不是你,便…不会有应儿。”
刘棐双眸发红,“你可是在怪我?”
风墨顿了须臾,而后缓缓摇头,苦笑道:“是我自寻苦果,与你何干?”
刘棐抓起酒盏猛地灌了一口,抓住风墨的手腕道:“明年春闱,我们一起应试如何?只要中了进士,便可入朝做官,那时便能时常见到应儿了!”
“入朝做官?”
“嗯!”刘棐重重点头。
“做了官我真的就能时常见到应儿了?”
刘棐愣了一下,“自然不是想见就能见的,但起码好过现在。”
“容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