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Story: 闺阁之臣 Author:子书挽风 words:1710 Update time:2019-09-22 11:32:25
也许因为是家中独子的缘故,又或者是因为目光短浅没有追求,在风墨人生的头十八年从未想过入仕,只想一生侍奉长辈到老,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把酒话桑麻。
何曾料到一趟帝都之行,人生会被颠覆得如此完全。
不曾怨怪过储澈,虽说一开始不是心甘情愿,但确实有半推半就的成分,后来更是主动投怀送抱。说来说去,他风墨并非什么良民,明知早晚要分道扬镳,却还挺着肚子与人如、胶、似、漆,着实可恨。
帝王的愤怒皆在情理之中,堂堂天、子怎由得一介小老百姓这般玩、弄于股掌,不杀之已是法外开恩。
储澈趁他熟睡之时将孩儿抱走他可以理解,让他的孩儿认人为母他也可以理解,但并不代表他风墨可以就此作罢,那毕竟是他十月怀胎幸苦生下的孩儿,如何舍得就这么给了别人。
以前还想着毕竟有过几月同、床、共、枕的情谊,又是二人共同的孩儿,总不能自私的据为己有,待孩儿年满三岁便将他还于储澈。这话却是说早了,孩儿被抱走近两月,已是肝肠寸断,生不如死,哪还顾得了别人。有时甚至想一把火烧了那九重宫阙,将孩儿夺回。
没有那火烧九重宫阙的能耐,且此举非大丈夫所为,那缩头皇帝又避人不见,说来确实只有科举入仕这一条路了。
待夺回了孩儿,便带着家人一起远走高飞,天、子又能耐他何?
风墨心下决定之后便给爹娘寄了书信,报了平安,还说要在京城多停留些时日,却只字未提来年要参加春闱之事。人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有自家老爹希望自家儿子永远做条普普通通的草蛇,吃吃睡睡,晒晒太阳,非同一般尔。
…
礼部试士的考生多为生徒和乡贡。由京师及郡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郡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有一例外者便是京师聚贤殿的儒生,可以不是生徒和贡生,只要得聚贤殿教授首肯,便可直接参加省试。
风墨倒也读过几年书,初时是在白骨镇当地的私塾,十五岁去了白骨镇五十里地外的凌空书院,是为子桑郡最大的学馆。
在凌空书院的日子是风墨始终不愿提起的过往。
凌空书院坐落于紫桑郡的铃兰城,风墨初到铃兰城的第一日,不过与书童在城中转悠了一圈,莫名被大波的男女老少团团围住,七嘴八舌问东问西,更有甚者竟将他强行拖入家中,磨刀霍霍杀鸡宰羊,还说要将未出阁的闺女许配于他。
风墨借口推脱,那家主当即就将斧头从丈余之外扔了过来,若非风墨反应快,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早有耳闻铃兰百姓人人真性情,果然是名不虚传。
最终得以全身而退,个中曲折却是一把辛酸泪,实不便对他人道说。
风墨从那之后躲在书院再不敢随便出来了。
只是一波平一波又起,风墨与人和善,却总有人学子莫名看他不顺眼,隔三差五找茬,不是偷偷往他书凳上泼墨,就是挡在饭堂大门口不让他入内吃饭。
还好有路见不平之人,风墨难得清静了一段时日,自是对人感恩戴德,视人为生平第一好友,八拜之交,差点抹血结拜。
所谓日久见人心,谁知在某个雨夜,那被风墨视为知己好友之人竟翻窗而入,摸上了风墨的床榻,要他陪、睡一夜以报恩情。
风墨自是抵死不从,动静不小惊动了其他学子,才得以逃过一劫,殊不知那才是恶梦的开始。
风墨怕蛇怕蟑螂,房中却常有蛇鼠蟑螂出没,两三日不得吃喝也是常有之事。
诸多委屈,风墨从未向家人提起过,怕家人看出端倪接连数月不敢回家,风夫人察觉势头不对亲自到书院探望,正好撞见自家儿子被一堆人围住百般捉弄。
风夫人护犊心切,随手抄了根木棍便冲进了人群,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通挥舞,一群宵小立刻如鸟兽散,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便是风夫人撒泼大闹书院,卷了铺盖拽着宝贝儿子潇洒走人,风墨的学子生涯至此终结。
风墨既不是生徒,亦没有参加过郡县乡试,要想参加明年的春闱,唯一的道路便是入京师聚贤殿,可那比登天还难。
聚贤殿是圣祖时设立,文坛风云人物任教授,有偿招收名列前茅的生徒和贡生,和除两者外有奇才异能之辈,旨在为国家培育杰出人才。
哪怕为聚贤殿儒生,亦难逃三年一届的省试和殿试,及第者高官厚禄,平步青云,落第者亦可入朝为官,却只能居无关痛痒之位,但也吃穿不愁。璃国建国百年,半数朝廷大员皆出自聚贤殿,每届进士三甲,半数聚贤殿儒生能挤入其列,是以人人将聚贤殿看作是入朝做官的敲门砖,入了聚贤殿,人生也就成功了一半。
想进聚贤殿的人挤破了脑门,可聚贤殿每年只招收百名儒生,门槛之高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