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3)
Story: 闺阁之臣 Author:子书挽风 words:1665 Update time:2019-09-22 11:32:25
京师四大学馆:国子监、太学、四门学、聚贤殿。
皇子皇孙就学国子监;五品以上官僚子女入太学;八品以上入四门学;聚贤殿则多为璃国各郡县平民儒生。
因着资荫关系,刘棐自然是不可能与风墨同在一处的,好在聚贤殿与太学馆相距不远,二人每日一同出门,傍晚再相约一起回刘府。
这人一旦发奋图强起来,着实叫人不寒而栗。三更睡五更起,用个膳都嫌浪费时间,就连上茅厕也书本不离手,一副不拿下状元誓不罢休的架势。
刘棐生怕风墨累垮了身子,多次强调劳逸结合,风墨哪里肯听,刘棐无奈之下只好每晚偷偷往他茶碗里加入些许蒙汗药,看着他睡趴在桌案上,再亲自将人送入床榻。
风墨白日里的强笑欢颜,也只有此时才会土奔瓦解,会在梦里呼唤长辈和孩儿,会流泪啜泣,刘棐看得心疼,每晚都要在床前守到夜半三更。
夜半同处一室,难免会胡思乱想,有时甚至会不切实际的想,如果当初他能早一点顿悟,眼前这人只怕已是他刘家的媳妇儿了,那半岁小儿也只会是他刘家的血脉…
…
京郊有两河,左为青龙,右为白虎,两河抱臂环绕京师,是为护城之河。两河源自京师北面的天禄山,亦称玄武之山,白虎河出于其阴,其流终年冰寒;青龙河出于其阳,是为暖流。
今年雪来得早,寒月未完便已是大雪纷飞,书童多乐不耐严寒,一病不起。风墨哪里还有读书的心思,衣不解带的侍候床前,差不多大半个月才总算将多乐的小半条命捡了回来,好在童子年轻力盛没几日便已是生龙活虎。
失而复得,风墨不敢再掉以轻心,得空之时多陪伴在侧,若无大雪,偶尔也会出府走动。
冰雪天气,青龙河上却是画船如织,好不热闹。主仆二人三两银子雇了一条不大崭新的画船,顺河漂流,品酒观景,倒也不失惬意。
船夫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斗笠蓑衣,皮肤微黑,爱笑多语,很快便与主仆二人畅聊起来。一边划船,一边指了指雾气氤氲的不远处,高声说:“公子瞧见了吗,前面便是两河交汇的朱雀湖了,因湖水一半暖一半寒,也有老百姓喜欢叫它阴阳湖。”
“阴阳湖?”风墨哑然失笑,问道:“两河交汇,湖水该是不冷不热才对,怎会说是半暖半寒?”
船夫笑道:“不怪乎公子不知,想必是刚来京师不久,这朱雀湖的湖水确实是一半暖一半寒。”
风墨微怔,“莫非湖中有堤相隔?”
船夫摇头,“时常有人如公子这般问,可湖中确实没有任何阻隔,公子若不相信,呆会儿亲自去瞧瞧就知道了。”
两河交而不容,风墨百思不得其解,又问:“可知是为何故?”
船夫再次摇头,“谁晓得呢,几万年来就是如此,老百姓早就见怪不怪了。”
风墨游神之际,画船已缓缓驶近朱雀湖。有丝竹管弦之乐入耳,循声而望,不远处有精美画舫,船身贴有七彩祥云浮雕,船头立着几个有说有笑的粉衣女子,不时打闹嬉戏。
只听船夫微叹一气,“多半又是哪个官老爷在此饮酒作乐了,瞧瞧那些女子,大冬天的穿那么点丁儿,怪不嫌冷!”
风墨对这心直口快之人越发有好感,笑笑说道:“女儿家好美,倒也无可厚非。”
船夫摇头直叹,不敢苟同。
这时,正在船头玩闹的女子忽有一人不慎掉落水中,吓得个个花容失色,尖叫不止。
风墨亦惊,刚起身,只见立在船头的多乐已一头砸进了湖中,“公子,我去救人!”
风墨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却被船夫一把拽住,“公子莫去,前面是寒流,下去会没命的!”
风墨心下重重一沉,大叫了一声“多乐,回来!”拂开船夫的手亦纵身跳了下去。
多乐揽住落水女子之后便朝画舫游去,游到半途突然开始下沉,风墨大惊,快速朝二人游去。尤记得小时候,可一连数个时辰在飘零河中与鱼儿同戏,此时体力却是大不如前,只是不知是数年未下水之故,还是怀胎产子之故。
到底还是游到了二人身边,原来是多乐被东西绊住了双脚。风墨屏气沉入水中成功解开了拴住他的水草,亦瞧见丈余外有巨大漩涡团,不无心惊,心想这多半就是那船夫所说会没命的原因所在了。
并无闲情逸致去探究这湖水是不是真的半冷半热,携着二人朝画舫游去。
在众女子七手八脚的拖拽下狼狈爬上画舫,落水的女子当即趴在地上哇哇吐个不停,吐过之后与一众女子抱头痛哭。
女儿家哭哭啼啼的本事风墨是早就见识过的,见女子无碍便打算与多乐悄悄撤离,转身之际被人唤住,“公子救了我家姐妹,我等还未来得及感谢,公子这便要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