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簡介
  • 收藏

    三國志演義

    Part 27

    小說: 三國志演義 作者:Guanzhong Luo 字數:9524 更新時間:2019-11-21 10:56:06

    孔明曰:「子敬乃高明之士,何故亦出此言?常言道:『物必歸主。』荊襄九郡,

    非東吳之地,乃劉景升之基業。吾主固景升之弟也。景升雖亡,其子尚在。以叔輔姪,

    而取荊州,有何不可?」肅曰:「若果係公子劉琦占據,尚有可解;今公子在江夏,須

    不在這裏。」孔明曰:「子敬欲見公子乎?」便命左右請公子出來。只見兩侍者從屏風

    後扶出劉琦。琦謂肅曰:「病軀不能施禮,子敬勿罪。」魯肅吃了一驚,默然無語,良

    久言曰:「公子若不在,便如何?」孔明曰:「公子在一日,守一日;若不在,別有商

    議。」肅曰:「若公子不在,須將城池還我東吳。」孔明曰:「子敬之言是也。」遂設

    宴相待。

    宴罷,肅辭出城,連夜歸寨,具言前事。瑜曰:「劉琦正青春年少,如何便得他死

    ?這荊州何日得還?」肅曰:「都督放心。只在魯肅身上,務要討荊,襄還東吳。」瑜

    曰:「子敬有何高見?」肅曰:「吾觀劉琦過於酒色,病入膏肓,現今面色羸瘦,氣喘

    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那時往取荊州,劉備須無得推故。」

    周瑜猶自忿氣未消,忽孫權遣使至。瑜令請入。使曰:「主公圍合淝,累戰不捷。

    特令都督收回大軍,且撥兵赴合淝相助。」周瑜只得班師回柴桑養病,令程普部領戰船

    士卒,來合淝聽孫權調用。

    卻說劉玄德自得荊州,南郡,襄陽,心中大喜,商議久遠之計。忽見一人上廳獻策

    ,視之,乃伊籍也。玄德感其舊日之恩,十分相敬,坐而問之。籍曰:「要知荊州久遠

    之計,何不求賢士以問之?」玄德曰:「賢士安在?」籍曰:「荊,襄馬氏兄弟五人,

    並有才名。幼者名謖,字幼常。其最賢者,眉間有白毛,名良,字季常。鄉里為之諺曰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公何不求此人而與之謀?」

    玄德遂命請之。馬良至,玄德優禮相待,請問保守荊,襄之策。良曰:「荊襄四面

    受敵之地,恐不可久守。可令公子劉琦於此養病,招諭舊人以守之,就表奏公子為荊州

    刺史,以安民心;然後南征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積收錢糧,以為根本。此久

    遠之計也。」

    玄德大喜,遂問:「四郡當先取何郡?」良曰:「湘江之西,零陵最近,可先取之

    。次取武陵。然後湘江之東取桂陽。長沙為後。」玄德遂用馬良為從事,伊籍副之;請

    孔明商議送劉琦回襄陽,替雲長回荊州;便調兵取零陵,差張飛為先鋒,趙雲合後,孔

    明,玄德為中軍,人馬一萬五千;留雲長守荊州;糜竺,劉封守江陵。

    卻說零陵太守劉度,聞玄德軍馬到來,乃與其子劉賢商議。賢曰:「父親放心。他

    雖有張飛,趙雲之勇,我本州上那邢道榮,力敵萬人,可以抵對。」劉度遂命劉賢與邢

    道榮引兵萬餘,離城三十里,依山靠水下寨。探馬報說:「孔明自引一軍到來。」道榮

    便引軍出戰。兩陣對圓,道榮出馬,手使開山大斧,厲聲高叫:「反賊安敢侵我境界!

    」只見對陣中,一簇黃旗。門旗開處,推出一輛四輪車。車中端坐一人,頭戴綸巾,身

    披鶴氅,手執羽扇,用扇招邢道榮曰:「吾乃南陽諸葛孔明也。曹操引百萬之眾,被吾

    略施小計,殺得片甲不回。汝等豈可與我對敵?我今來招安汝等,何不早降?」

    道榮大笑曰:「赤壁鏖兵,乃周郎之謀也,干汝何事,敢來誑語!」輪大斧竟奔孔

    明。孔明便回車,望陣中走,陣門復閉。道榮直衝殺過來,陣勢急分兩下而走。道榮遙

    望中央一簇黃旗,料是孔明,乃只望黃旗而趕。抹過山腳,黃旗劄住,忽地中央分開,

    不見四輪車,只見一將挺矛躍馬,大喝一聲,直取道榮,乃張翼德也。道榮輪大斧來迎

    ,戰不數合,氣力不加,撥馬便走。翼德隨後趕來,喊聲大震,兩下伏兵齊出。道榮捨

    死衝過,前面一員大將,攔住去路,大叫:「認得常山趙子龍否?」

    道榮料敵不過,又無處奔走,只得下馬請降。子龍縛來寨中見玄德,孔明。玄德喝

    教斬首。孔明急止之,問道榮曰:「汝若與我捉了劉賢,便准你投降。」道榮連聲願往

    。孔明曰:「你用何法捉他?」道榮曰:「軍師若肯放某回去,某自有巧說。今晚軍師

    引兵劫寨,某為內應,活捉劉賢,獻與軍師。劉賢既擒,劉度自降矣。」玄德不信其言

    。孔明曰:「邢將軍非謬言也。」遂放道榮歸。道榮得放回寨,將前事實訴劉賢。賢曰

    :「如之奈何?」道榮曰:「可將計就計。今夜將兵伏於寨外。寨中虛立旗旛,待孔明

    來劫寨,就而擒之。」

    劉賢依計。當夜二更,果然有一彪軍到寨口,每人各帶草把,一齊放火。劉賢,道

    榮兩下殺來,放火軍便退,劉賢,道榮,兩軍乘勢追趕,趕了十幾里,軍皆不見。劉賢

    ,道榮大驚,急回本寨,只見火光未滅,寨中突出一將,乃張翼德也。劉賢叫道榮:「

    不可入寨,卻去劫孔明寨便了。」於是復回軍。走不十里,趙雲引一軍刺斜裏殺出,一

    槍刺道榮於馬下。劉賢急撥馬奔走,背後張飛趕來,活捉過馬,綁縛見孔明。賢告曰:

    「邢道榮教某如此,實非本心也。」孔明令釋其縛,,與衣穿了,賜酒壓驚,教人送入

    城說父投降;如其不降,打破城池,滿門盡誅。

    劉賢回零陵見父劉度,備述孔明之德,勸父投降。度從之,遂於城上豎起降旗,大

    開城門,齎捧印綬出城,竟投玄德大寨納降。孔明教劉度仍為郡守,其子劉賢赴荊州隨

    軍辦事。零陵一郡居民,盡皆喜悅。

    玄德入城安撫己畢,賞勞三軍,乃問眾將曰:「零陵已取了,桂陽郡何了敢取?」

    趙雲應曰:「某願往。」張飛奮然出曰:「飛亦願往!」二人相爭。孔明曰:「終是子

    龍先應,只教子龍去。」張飛不服,定要去取。孔明教拈鬮,拈著的便去。又是子軍拈

    著。張飛怒曰:

    「我並不要人相幫,只獨領三千軍去,穩取城池。」趙雲曰:「某也只領三千軍去

    。如不得城,願受軍令。」

    孔明大喜,責寫軍令狀,選三千精兵付趙雲去。張飛不服,玄德喝退。

    趙範拗不過,只得應允。陳應領三千人馬出城迎敵,早望見趙雲領軍來到。陳應列

    成陣勢,飛馬綽叉而出。趙雲挺槍出馬,責罵陳應曰:「吾主劉玄德,乃劉景升之弟。

    今輔公子劉琦同領荊州,特來撫民。汝何故迎敵?」陳應罵曰:「我等只服曹丞相,豈

    順劉備!」趙雲大怒,挺槍驟馬,直取陳應,應撚叉來迎。兩馬相交,戰到四五合,陳

    應料敵不過,撥馬便走。趙雲追趕。陳應回顧趙雲馬來相近,用飛叉擲去,被趙雲接住

    ,回擲陳應。應急躲過,雲馬早到,將陳應活捉過馬,擲於地下,喝軍士綁縛回寨。敗

    軍四散奔走。雲入寨叱陳應曰:「量汝安敢敵我!我今不殺汝,放汝回去;說與趙範,

    早來投降。」

    陳應謝罪,抱頭鼠竄,回到城中,對趙範盡言其事。範曰:「我本欲降,汝強要戰

    ,以致如此。」遂叱退陳應,齎捧印綬,引十數騎出城投大寨納降。雲出寨迎接,待以

    賓禮,置酒共飲,納了印綬。酒至數巡,範曰:「將軍姓趙,某亦姓趙。五百年前,合

    是一家。將軍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鄉。倘得不棄,結為兄弟,實為萬幸。

    」雲大喜,各敘年庚。雲與範同年。雲長範四個月,範遂拜雲為兄。二人同鄉,同年,

    又同姓,十分相得。至晚席散,範辭回城。

    次日,範請雲入城安民。雲教軍士休動,只帶五十騎隨入城中。居民執香伏道而接

    。雲安民畢,趙範邀請入衙飲宴。酒至半酣,範復邀雲入後堂深處,洗盞更酌。雲飲微

    醉,範忽請一婦人,與雲把酒。子龍見婦人身穿縞素,,有傾國傾城之色,乃問範曰:

    「此何人也?」範曰:「家嫂樊氏也。」子龍改容敬之。樊氏把盞畢,範令就坐。雲辭

    謝。樊氏辭歸後堂。雲曰:「賢弟何必煩令嫂舉盃耶?」範笑曰:「中間有個緣故,乞

    兄勿阻。先兄棄世已三載,家嫂寡居,終非了局,弟常勸其改嫁。嫂曰:『若得三件事

    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武雙全,名聞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儀出眾;第三

    要與家兄同姓。』你道天下那得有這般湊巧的?今尊兄堂堂儀表,名震四海,又與家兄

    同姓,正兮家嫂所言。若不嫌家嫂貌陋,願備嫁資,與將軍為妻,結累世之親,何如?

    雲聞言大怒而起,厲聲曰:「吾既與汝結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豈可作此亂人倫

    之事乎!」趙範羞慚滿面,答曰:「我好意相待,如何這般無禮!」遂目視左右,有相

    害之意。雲已覺,一拳打倒趙範,逕出府門,上馬出城去了。

    範急喚陳應,鮑隆商議。應曰:「這人發怒去了,只索與他廝殺。」範曰:「但恐

    贏他不得。」鮑隆曰:「我兩個詐降到他軍中,太守卻引兵來搦戰,我二人就陣上擒之

    。」陳應曰:「必須帶些人馬。」龍曰:「五百騎足矣。」

    當夜二人引五百軍逕投趙雲寨來投降。雲已心知其詐,遂教喚入。二將到帳下說:

    「趙範欲用美人計賺將軍,只等將軍醉了,扶入後堂謀殺,將頭去曹丞相處獻功,如此

    不仁。某二人見將軍怒出,必連累於某,因此投降。」趙雲佯喜,置酒與二人痛飲。二

    人大醉,雲乃縛於帳中,擒其手下人問之,果是詐降。雲喚五百軍人,各賜酒食,傳令

    曰:「要害我者,陳應,鮑龍也;不干眾人之事。汝等聽吾行計,皆有重賞。」眾軍拜

    謝,將降將陳,鮑二人,當時斬了;卻教五百軍引路,雲引一千軍在後,連夜到桂陽城

    下叫門。

    城上聽時,說陳,鮑二將軍殺了趙雲回軍,請太守商議事務。城上將火照看,果是

    自家軍馬。趙範急忙出城,雲喝左右捉下遂入城安撫百姓。已定,飛報玄德。玄德與孔

    明親赴桂陽。雲迎接入城,推趙範於階下。孔明問之,範備言以嫂許嫁之事。孔明謂雲

    曰:「此亦美事,公何如此?」雲曰:「趙範既與某結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罵

    ,一也;其婦再嫁,使失大節,二也;趙範初降,其心難測,三也。主公新定江漢,枕

    席未安,雲安敢以一婦人而廢主公之大事?」

    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與汝娶之,若何?」雲曰:「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

    不立,何患無妻子乎?」玄德曰:「子龍真丈夫也!」遂釋趙範,仍令為桂陽太守,重

    賞趙雲。

    張飛大叫曰:「偏子龍幹得功,偏我是無用之人!只撥三千軍與我去取武陵郡,活

    捉太守金旋來獻!」孔明大喜曰:「翼德要去不妨,但要依一件事。」正是:軍師決勝

    多奇策,將士爭先立戰功。未知孔明說出那一件事來,且看下文分解。

    第五十三回:關雲長義釋黃漢升,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卻說孔明謂張飛曰:「前者子龍取桂陽郡時,責下軍令狀而去。今日翼德要取武陵

    ,必須也責下軍令狀,方可領兵去。」張飛遂立軍令狀,欣然領三千軍,星夜投武陵界

    上來。

    金旋聽得張飛引兵到,乃集將校整點精兵器械,出城迎敵。從事鞏志諫曰:「劉玄

    德乃大漢皇叔,仁義布於天下;加之張翼德驍勇非常。不可迎敵,不如納降為上。」金

    旋大怒曰:「汝欲與賊通連為內變取?」喝令武士推出斬之。眾官皆告曰:「先斬家人

    ,於軍不利。」

    金旋乃喝退鞏志,自率兵出。離城二十里,正迎張飛。飛挺矛立馬,大喝金旋。旋

    問部將:「誰敢出戰?」眾皆畏懼,莫敢向前。旋自驟馬舞刀迎之。張飛大喝一聲,渾

    如巨雷。金旋失色,不敢交鋒,撥馬便走。飛引眾軍隨後掩殺。金旋走至城邊,城上亂

    箭射下。旋驚視之,見鞏志立於城上曰:「汝不順天時,自取敗亡,吾與百姓自降劉矣

    。」

    言未畢,一箭射中金旋面門,墜於馬下。軍士割頭獻張飛,鞏志出城納降。飛就令

    鞏志齎印綬,往桂陽見玄德;玄德大喜,遂令鞏志代金旋之職。玄德親至武陵安民畢,

    馳書報雲長,言翼德、子龍各得一郡。雲長乃回書上請曰:「聞長沙尚未取,如兄長不

    以弟為不才,教關某幹這件功勞甚好。」

    玄德大喜,遂令張飛星夜去替雲長守荊州,令雲長來取長沙。雲長既至,入見玄德

    、孔明。孔明曰:「子龍取桂陽,翼德取武陵,都是三千軍去。今長沙太守韓玄,固不

    足道,只是他有一員大將,乃南陽人,姓黃,名忠,字漢升;是劉表帳下中郎將,與劉

    表之姪劉磐共守長沙,後事韓玄;雖今年近六旬,卻有萬夫不當之勇,不可輕敵。雲長

    去,必須多帶軍馬。」

    雲長曰:「軍師何故長別人銳氣,滅自己威風?量一老卒,何足道哉!關某不須用

    三千軍,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決定斬黃忠、韓玄之首,來獻麾下。」玄德苦擋。

    雲長不依,只領五百校刀手而去。孔明謂玄德曰:「雲長輕敵黃忠,只恐有失,主公當

    往接應。」玄德從之,隨後引兵望長沙進發。

    卻說長沙太守韓玄,平生性急,輕於殺戮,眾皆惡之。是時聽知雲長軍到,便喚老

    將黃忠商議。忠曰:「不須主公憂慮,憑某這口刀,這張弓,一千個來,一千個死!」

    原來黃忠能開二石之弓,百發百中。

    言未畢,階下一人應聲而出曰:「不須老將軍出戰,只就某手中定活捉關某。」韓

    玄視之,乃管軍校尉楊齡。韓玄大喜,遂令楊齡引軍一千,飛奔出城。約行五十里,望

    見塵頭起處,雲長軍馬早到。楊齡挺槍出馬,立於陣前罵戰。雲長大怒,更不打話,飛

    馬舞刀,直取楊齡。齡挺槍來迎。不三合,雲長手起刀落,砍楊齡於馬下。追殺敗兵,

    直至城下。

    韓玄聞之大驚,便教黃忠出馬。玄自來城上觀看。忠提刀縱馬,引五百騎兵飛過弔

    橋。雲長見一老將出馬,知是黃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擺開,橫刀立馬而問曰:「來將

    莫非黃忠否?」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雲長曰:「特來取汝首級!」

    言罷,兩馬交鋒,戰一百餘合,不分勝負。韓玄恐黃忠有失,鳴金收軍。黃忠收軍

    入城。雲長也退軍,離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將黃忠,名不虛傳:鬥一百合,全

    無破綻。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次日早飯畢,又來城下搦戰。韓玄坐在城上,

    教黃忠出馬。忠引數百騎殺過弔橋,再與雲長交馬。又鬥五六十合,勝負不分。兩軍齊

    聲喝采。

    鼓聲正急時,雲長撥馬便走。黃忠趕來。雲長方欲用刀砍時,忽聽得腦後一聲響;

    急回頭看時,見黃忠被戰馬前失,掀在地下。雲長急回馬,雙手舉刀猛喝曰:「我且饒

    你性命!快換馬來廝殺!」黃忠急提起馬蹄,飛身上馬,奔入城中。玄驚問之,忠曰:

    「此馬久不上陣,故有此失。」玄曰:「汝箭百發百中,何不射之?」忠曰:「來日再

    戰,必然詐敗,誘到弔橋邊射之。」玄以自己所乘一匹青馬與黃忠。忠拜謝而退,尋思

    :「難得雲長如此義氣!他不忍殺害我,我又安忍射他?……若不射,又恐違了軍令。

    」是夜躊躇未定。

    次日天曉,人報雲長搦戰。忠領兵出城。雲長兩日戰黃忠不下,十分焦躁,抖擻威

    風,與忠交馬。戰不到三十餘合,忠詐敗,雲長趕來。忠想起昨日不殺之恩,不忍便射

    ,帶住刀,把弓虛拽弦響。雲長急閃,卻不見箭。雲長又趕,忠又虛拽。雲長急閃,又

    無箭,只道黃忠不會射,放心趕來。將近弔橋,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

    在雲長盔纓根上。前面軍齊聲喊起。雲長吃了一驚,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

    能,今日只射盔纓,正是報昨日不殺之恩也。

    雲長領兵而退。黃忠回到城中來見韓玄,玄便喝左右捉下黃忠。忠叫曰:「無罪!

    」玄大怒曰:「我看了三日,汝敢欺我!汝前日不力戰,必有私心。昨日馬失,他不殺

    汝,必有關通。今日兩番虛拽弓弦,第三箭卻正射他盔纓,如何不是外通內連?若不斬

    汝,必為後患!」喝令刀斧手推出城門外斬之。眾將欲告,玄曰:「但告免黃忠者,便

    是同罪!」剛推到門外,恰欲舉刀,忽然一將揮刀殺入,砍死刀手,救起黃忠,大叫曰

    :「黃漢升乃長沙之保障,今殺漢升,是殺長沙百姓也!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當

    眾共殛之!願隨我者便來!」

    眾視其人,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乃義陽人魏延也;自襄陽趕劉玄德不著,來投韓

    玄;玄怪其傲慢少禮,不肯重用,故屈沈於此。當日救了黃忠,教百姓同殺韓玄,袒臂

    一呼,相從者數百餘人。黃忠攔當不住。魏延直殺上城頭,一刀砍韓玄為兩段,提頭上

    馬,引百姓出城,投拜雲長。雲長大喜,遂入城安撫已畢,請黃忠相見。忠託病不出。

    雲長即使人去請玄德、孔明。

    卻說玄德自雲長來取長沙,與孔明隨後催促人馬接應。正行間,青旗倒捲,一鴉自

    北南飛,連叫三聲而去。玄德曰:「此應何禍福?」孔明就在馬上袖占一課曰:「長沙

    郡已得,又主得大將。午時後定見分曉。」

    少頃,見一小校飛報前來,說:「關將軍已得長沙郡,降將黃忠、魏延。耑等主公

    到彼。」玄德大喜,遂入長沙。雲長接入廳上,具言黃忠之事,玄德乃親往黃忠家相請

    ,忠方出降,求葬韓玄屍首於長沙之東。後人有詩讚黃忠曰:

    將軍氣概與天參,白髮猶然困漢南。至死甘心無怨望,臨降低首尚懷慚。寶刀燦雪

    彰神勇,鐵騎臨風憶戰酣。千古高名應不泯,長隨孤月照湘潭。

    玄德待黃忠甚厚。雲長引魏延來見,孔明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玄德驚問孔明曰:

    「魏延乃有功無罪之人,軍師何故欲殺之?」孔明曰:「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

    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玄德曰:「若殺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軍師恕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饒汝

    性命。汝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

    魏延喏喏連聲而退。黃忠薦劉表姪劉磐,——現在攸縣閒居。——玄德取回,教掌

    長沙郡。四郡己平,玄德班師回荊州,改油江口為公安。自此錢糧廣盛,賢士歸之;將

    軍馬四散屯於隘口。

    卻說周瑜自回柴桑養病,令甘寧守巴陵郡,令凌統守漢陽郡。二處分布戰船,聽候

    調遣。程普引其餘將士投合淝縣來,原來孫權自從赤壁鏖兵之後,久在合淝,與曹兵交

    鋒,大小十餘戰,未決勝負,不敢逼城下寨,離城五十里屯兵。聞程普兵到,孫權大喜

    ,親自出營勞軍。人報魯子敬先至,權乃下馬立待之,肅急忙滾鞍下馬施禮。眾將見權

    如此待肅,皆大驚異。權請肅上馬,並轡而行,密謂曰:「孤下馬相迎,足顯公否?」

    肅曰:「未也。」權曰:「然則如何而後為顯耶?」肅曰:「願明公威德加於四海,總

    括九州,克成帝業,使肅名書竹帛,始為顯矣。」

    權撫掌大笑,同至帳中,大設飲宴,犒勞鏖戰將士,商議破合淝之策。忽報張遼差

    人來下戰書。權拆書觀畢,大怒曰:「張遼欺吾太甚!汝聞程普軍來,故意使人搦戰!

    來日吾不用新軍赴敵,看我大戰一場!」傳令當夜五更,三軍出寨,望合淝進發。辰時

    左右,軍馬行至半途,曹兵己到,兩邊布成陣勢。孫權金盔金甲,披挂出馬;左宋謙、

    右賈華,二將使方天畫戟,兩邊護衛。三通鼓罷,曹軍陣中,門旗兩開,三員將全裝貫

    帶,立於陣前:中央張遼,左邊李典,右邊樂進。張遼縱馬當先,專搦孫權決戰。權綽

    鎗欲自戰,陣門中一將挺鎗驟馬早出,乃太史慈也。張遼揮刀來迎,兩將戰有七八十合

    ,不分勝負。曹陣上李典謂樂進曰:「對面金盔者,孫權也。若捉得孫權,足可與八十

    三萬大軍報讎。」

    說猶未了,樂進一騎馬,一口刀,從刺斜裏逕取孫權,如一道電光,飛至面前,手

    起刀落。宋謙、賈華,急將畫戟遮架,刀到處,兩枝戟齊斷,只將戟幹望馬頭上打。樂

    進回馬,宋謙綽軍士手中鎗趕來。李典搭上箭,望宋謙心窩裏便射,應弦落馬。太史慈

    見背後有人墜馬,棄卻張遼,望本陣便回。張遼乘勢掩殺過來,吳兵大亂,四散奔走。

    張遼望見孫權,驟馬趕來。看看趕上,刺斜裏撞出一軍,為首大將,乃程普也;截殺一

    陣,救了孫權。張遼收軍自回合淝。

    程普保孫權歸大寨,敗軍陸續回營。孫權因見折了宋謙,放聲大哭。長史張紘曰:

    「主公恃盛壯之氣,輕視大敵,三軍之眾,莫不寒心。即使斬將搴旗,威振疆場,亦偏

    將之任,非主公所宜也。願抑賁育之勇,懷王霸之計。且今日宋謙死於鋒鏑之下,皆主

    公輕敵之故。今後切宜保重。」權曰:「是孤之過也。從今當改之。」

    少頃,太史慈入帳,言:「某手下有一人,姓戈,名定,與張遼手下養馬後槽是弟

    兄。後槽被責懷怨,今晚使人報來,舉火為號,刺殺張遼,以報宋謙之讎,某請引兵為

    外應。」權曰:「戈定何在?」太史慈曰:「已混入合淝城中去了。某願乞五千兵去。

    」諸葛瑾曰:「張遼多謀,恐有準備,不可造次。」太史慈堅執要行,權因傷感宋謙之

    死,急要報讎,遂令太史慈引兵五千,去為外應。

    卻說戈定乃太史慈鄉人。當日雜在軍中,隨入合淝城,尋見養馬後槽,兩個商議。

    戈定曰:「我已使人報太史慈將軍去了。今夜必來接應,你如何用事?」後槽曰:「此

    間離軍中較遠,夜間急不能進,只就草堆上放起一把火,你去前面叫反,城中兵亂,就

    裏刺殺張遼,餘軍自走也。」戈定曰:「此計大妙!」

    是夜張遼得勝回城,賞勞三軍,傳令不許解甲宿睡。左右曰:「今日全勝,吳兵遠

    遁,將軍何不卸甲安息?」遼曰:「非也,為將之道,勿以勝為喜,勿以敗為憂。倘吳

    兵度我無備,乘虛攻擊,何以應之?今夜防備,當比每夜更加謹慎。」

    說猶未了,後寨火起,一片聲叫反,報者如麻。張遼出帳上馬,喚親從將校數十人

    ,當道而立。左右曰:「喊聲甚急,可往觀之。」遼曰:「豈有一城皆反者?此是造反

    之人,故驚軍士耳。如亂者先斬!」

    不移時,李典擒戈定並後槽至。遼詢得其情。立斬於馬前。只聽得城門外鳴鑼擊鼓

    ,喊聲大震。遼曰:「此是吳兵外應,可就計破之。」便令人於城門內放起一把火,眾

    皆叫反,大開城門,放下吊橋。

    太史慈見城門大開,只道內變,挺槍縱馬先入。城上一聲﹝左石中馬右交﹞,亂箭

    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數箭。背後李典、樂進殺出。吳兵折其大半,乘勢直趕到寨前

    。陸遜、董襲殺出,救了太史慈,曹兵自回。孫權見太史慈身帶重傷,愈加傷感。張昭

    請權罷兵。權從之,遂收兵下船,回南徐、潤州。比及屯住軍馬,太史慈病重。權使張

    昭等問安,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

    奈何死乎!」言訖而亡,年四十一歲。後人有詩讚曰:

    矢志全忠孝,東箂,太史慈。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師。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戰時

    。臨終言壯志,千古共嗟咨。

    孫權聞慈死,傷悼不已,命厚葬於南徐,北固山下,養其子太史享於府中。

    卻說玄德在荊州整頓軍馬,聞孫權,合淝兵敗,已回南徐,與孔明商議。孔明曰:

    「亮夜觀星象,見西北有星墜地,必應折一皇族。」

    正言間,忽報公子劉琦病亡。玄德聞之,痛哭不已。孔明勸曰:「生死分定,主公

    勿憂,恐傷貴體,且理大事。可急差人到彼守禦城池,並料理葬事。」玄德曰:「誰可

    去?」孔明曰:「非雲長不可。」即時便教雲長前去襄陽保守。玄德曰:「今日劉琦已

    死,東吳必來討荊州,如何對答?」孔明曰:「若有人來,亮自有言對答。」過了半月

    ,人報東吳,魯肅等來弔喪。正是:先將計策安排定,只等東吳使命來。未知孔明如何

    對答,且看下文分解。

    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卻說孔明聞魯肅到,與玄德出城迎接,接到公廨,相見畢。肅曰:「主公聞令姪棄

    世,特具薄禮,遣某前來致祭。周都督再三致意劉皇叔、諸葛先生。」玄德,孔明,起

    身稱謝,收了禮物,置酒相待。肅曰:「前者皇叔有言:『公子不在,即還荊州。』今

    公子已去世,必然見還。不識幾時可以交割?」玄德曰:「公且飲酒,有一個商議。」

    肅強飲數盃,又開言相問。玄德未及回答,孔明變色曰:「子敬好不通理!直須待

    人問口!自我高皇帝斬蛇起義,開基立業,傳至於今;不幸奸雄並起,各據一方,少不

    得天道好還,復歸正統。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今皇上之叔,豈不可

    分茅裂土?況劉景升乃我主之兄也,弟承兄業,有何不順?汝主乃錢塘小吏之子,素無

    功德於朝廷;今倚勢力,占據六郡八十一州,尚自貪心不足,而欲併吞漢土。劉氏天下

    ,我主姓劉倒無分,汝主姓孫反要強爭。且赤壁之戰,我主多負勤勞,眾將並皆用命,

    豈獨是汝東吳之力?若非我借東南風,周郎安能展半籌之功?江南一破,休說二喬置於

    銅雀宮,雖公等家小,亦不能保。適來我主人不即答應者,以子敬乃高明之士,不待細

    說。公何不察之甚也!」

    一席話,說得魯子敬緘口無言;半晌乃曰:「孔明之言,怕不有理;爭奈魯肅身上

    甚是不便。」孔明曰:「有何不便處?」肅曰:「昔日皇叔當陽受難時,是肅引孔明渡

    江,見我主公;後來周公瑾要興兵取荊州,又是肅擋住;至說待公子去世還荊州,又是

    肅擔承;今卻不應前言,教魯肅如何回覆?我主與周公瑾必然見罪。肅死不恨,只恐惹

    惱東吳,興動干戈,皇叔亦不能安坐荊州,空為恥笑耳。」

    孔明曰:「曹操統百萬之眾,動以天子為名,吾亦不以為意!豈懼周郎一小兒乎!

    若恐先生面上不好看,我勸主人立紙文書,暫借荊州為本;待我主別圖得城池之時,便

    交付還東吳。此論如何?」肅曰:「孔明待奪得何處,還我東吳?」孔明曰:「中原急

    未可圖;西川,劉璋闇弱,我主將圖之。若圖得西川,那時便還。」

    肅無奈,只得聽從。玄德親筆寫成文書一紙,押了字。保人諸葛孔明也押了字。孔

    明曰:「亮是皇叔這裏人,難道自家作保?觀子敬先生也押個字,回見吳侯也好看。」

    肅曰:「某知皇叔乃仁義之人,必不相負。」遂押了文字,收了文書。宴罷辭回。玄德

    與孔明,送到船邊。孔明囑曰:「子敬回見吳侯,善言伸意,休生忘想。若不准我文書

    ,我翻了面皮,連八十一州都奪了。今只要兩家和氣,休教曹賊笑話。」

    肅作別下船而回,先到柴桑郡見周瑜。瑜問曰:「子敬討荊州如何?」肅曰:「有

    文書在此。」呈與周瑜。瑜頓足曰:「子敬中諸葛之謀也!名為借地,實是混賴。他說

    取了西川便還,知他幾時取西川?假如十年不得西川,十年不還?等這文書,如何中用

    ,你卻與他做保!他若不還時,必須連累足下。倘主公見罪,奈何?」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頁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