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簡介
  • 收藏

    宋史

    Part 133

    小說: 宋史 作者:Tuotuo 字數:7981 更新時間:2019-11-21 10:57:31

    《變律篇》曰:

    十二律各自為宮,以生五聲二變。其黃鐘、林鐘、太簇、南呂、姑洗、應鐘六律,則能具足。至蕤賓、大呂、夷則、夾鐘、無射、仲呂六律,則取黃鐘、林鐘、太簇、南呂、姑洗、應鐘六律之聲,少下,不和,故有變律。律之當變者有六:黃鐘、林鐘、太簇、南呂、姑洗、應鐘。變律者,其聲近正律而少高於正律,然後洪纖、高下不相奪倫。變律非正律,故不為宮。其《證辨》曰:「十二律迴圈相生,而世俗不知三分損益之數,往而不返。仲呂再生黃鐘,止得八寸七分有奇,不成黃鐘正聲。京房覺其如此,故仲呂再生,別名執始,轉生四十八律。不知變律之數止於六者,出於自然,不可複加。雖強加之,亦無所用也。房之所傳出于焦氏,焦氏卦氣之學,亦去四而為六十,故其推律必求合此數。不知數之自然,在律不可增,於卦不可減也。何承天、劉焯譏房之病,乃欲增林鐘已下十一律之分,使至仲呂反生黃鐘,還得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之數,則是惟黃鐘一律成律,他十一律皆不應三分損益之數,其失又甚于房。

    《律生五聲篇》曰:

    宮聲八十一,商聲七十二,角聲六十四,徵聲五十四,羽聲四十八。按黃鐘之數九九八十一,是為五聲之原,三分損一以下生徵,徵三分益一以上生商,商三分損一以下生羽,羽三分益一以上生角。至角聲之數六十四,以三分之,不盡一算,數不可行,此聲之數所以止於五也。其《證辨》曰:「《通典》曰:'黃鐘為均,用五聲之法以下十一辰,辰各有五聲,其為宮商之法亦如之。辰各有五聲,合為六十聲,是十二律之正聲也。'夫黃鐘一均之數,而十一律於此取法焉。以十二律之宮長短不同,而其臣、民、事、物、尊卑,莫不有序而不相亂,良以是耳。沈括不知此理,乃以為五十四在黃鐘為徵、在夾鐘為角、在仲呂為商者,其亦誤矣。俗樂之有清聲,略知此意。但不知仲呂反生黃鐘,黃鐘又自林鐘再生太簇,皆為變律,已非黃鐘、太簇之清聲耳。胡瑗於四清聲皆小其圍徑,則黃鐘、太簇二聲雖合,而大呂、夾鐘二聲又非本律之半。且自夷則至應鐘四律,皆以次而小其徑圍以就之,遂使十二律、五聲皆有不得其正者。李照、範鎮止用十二律,則又未知此理。蓋樂之和者,在於三分損益;樂之辨者,在於上下相生。若李照、範鎮之法,其合於三分損益者則和矣,自夷則已降,其臣、民、事、物,豈能尊卑有辨而不相淩犯乎?晉荀勖之笛,梁武帝之通,皆不知而作者也。」

    《變聲篇》曰:

    變宮聲四十二,變徵聲五十六。五聲宮與商、商與角、徵與羽相去各一律,至角與徵、羽與宮相去乃二律。相去一律則音節和,相去二律則音節遠。故角、徽之間,近徵收一聲,比徵少下,故謂之變徵;羽、宮之間,近宮收一聲,少高於宮,故謂之變宮。角聲之實六十有四,以三分之,不盡一算,既不可行,當有以通之。聲之變者二,故置一而兩,三之得九,以九因角聲之實六十有四,得五百七十六。三分損益,再生變徵、變宮二聲,以九歸之,以從五聲之數,存其餘數,以為強弱。至變徵之數五百一十二,以三分之,又不盡二算,其數又不行,此變聲所以止於二也。變宮、變徵,宮不成宮,徵不成徵,《淮南子》謂之「和謬」,所以濟五聲之不及也。變聲非正聲,故不為調。其《證辨》曰:「宮、羽之間有變宮,角、徵之間有變徵,此亦出於自然,《左氏》所謂'七音',《漢前志》所謂「七始」是也。然五聲者,正聲,故以起調、畢曲,為諸聲之綱。至二變聲,則不比于正音,但可濟其所不及而已。然有五聲而無二變,亦不可以成樂也。」

    《八十四聲篇》曰:

    黃鐘不為他律役,所用七聲皆正律,無空、積、忽、微。自林鐘而下,則有半聲:大呂、太簇一半聲,夾鐘、姑洗二半聲,蕤賓、林鐘四半聲,夷則、南呂五半聲,無射、應鐘為六半聲。中呂為十二律之窮,三半聲也。自蕤賓而下則有變律:蕤賓一變律,大呂二變律,夷則三變律,夾鐘四變律,無射五變律,中呂六變律也。皆有空、積、忽、微,不得其正,故黃鐘獨為聲氣之元。雖十二律八十四聲皆黃鐘所生,然黃鐘一均,所謂純粹中之純粹者也。八十四聲:正律六十三,變律二十一。六十三者,九七之數也;二十一者,三七之數也。

    《六十調篇》曰:

    十二律旋相為宮,各有七聲,合八十四聲。宮聲十二,商聲十二,角聲十二,徵聲十二,羽聲十二,凡六十聲,為六十調,其變宮十二,在羽聲之後、宮聲之前;變徵十二,在角聲之後、徵聲之前:宮徵皆不成,凡二十四聲,不可為調。黃鐘宮至夾鐘羽,並用黃鐘起調、黃鐘畢曲;大呂宮至姑洗羽,並用大呂起調、大呂畢曲;太簇宮至仲呂,並用太簇起調、太簇畢曲;夾鐘宮至蕤賓羽,並用夾鐘起調、夾鐘畢曲;姑洗宮至林鐘羽,並用姑洗起調、姑洗畢曲;仲呂宮至夷則羽,並用仲呂起調、仲呂畢曲;蕤賓宮至南呂羽,並用蕤賓起調、蕤賓畢曲;林鐘宮至無射羽,並用林鐘起調、林鐘畢曲;夷則宮至應鐘羽,並用夷則起調、夷則畢曲;南呂宮至黃鐘羽,並用南呂起調、南呂畢曲;無射宮至大呂羽,並用無射起調、無射畢曲;應鐘宮至太簇羽,並用應鐘起調、應鐘畢曲,是為六十調。六十調即十二律也,十二律即一黃鐘也。黃鐘生十二律,十二律生五聲二變。五聲各有紀綱,以成六十調,六十調皆黃鐘損益之變也。宮、商、角三十六調,老陽也;其徵、羽二十四調,老陰也。調成而陰陽備也。

    或曰:「日辰之數由天五、地六錯綜而生,律呂之數由黃鐘九寸損益而生,二者不同。至數之成,則日有六甲、辰有五子為六十日;律呂有六律、五聲為六十調,若合符節,何也?」曰:「即所謂調成而陰陽備也。」夫理必有對待,數之自然也。以天五、地六合陰與陽言之,則六甲、五子究於六十,其三十六為陽,二十四為陰。以黃鐘九寸紀陽不紀陰言之,則六律、五聲究於六十,亦三十六為陽,二十四為陰。蓋一陽之中,又自有陰陽也。非知天地之化育者,不能與於此。其《證辨》曰:「《禮運》:'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孔氏疏曰:'黃鐘為第一宮,至中呂為第十二宮,各有五聲,凡六十聲。'聲者,所以起調、畢曲,為諸聲之綱領,正《禮運》所謂'還相為宮'也。《周禮·大司樂》,祭祀不用商,惟宮、角、徵、羽四聲。古人變宮、變徵不為調,《左氏傳》曰:'

    中聲以降,五降之後,不容彈矣。'以二變聲之不可為調也。後世以變宮、變徵參而為八十四調,其亦不考矣。」

    《候氣篇》曰:

    以十二律分配節氣,按曆而俟之。其氣之升,分、毫、絲、忽,隨節各異。夫陽生於《複》,陰生於《姤》,如環無端。今律呂之數,三分損益,終不復始,何也?曰:「陽之升始於子,午雖陰生,而陽之升於上者未已,至亥而後窮上反下;陰之升始於午,子雖陽生,而陰升於上亦未已,至巳而後窮上反下。律于陰則不書,故終不復始也。是以升,陽之數,自子至巳差強,在律為尤強,在呂為差弱;自午至亥漸弱,在律為尤弱,在呂為差強。分數多寡,雖若不齊,然而絲分毫別,各有條理,此氣之所以飛灰,聲之所以中律也。」

    或曰:「《易》以道陰陽,而律不書陰,何也?」曰:「《易》盡天下之變,善惡無不備,律致中和之用,止於至善者也,以聲言之,大而至於雷霆,細而至於蠛蠓,無非聲也。《易》則無不備也,律則寫其所謂黃鐘一聲而已。雖有十二律六十調,然實一黃鐘也。是理也,在聲為中聲,在氣為中氣,在人則喜怒哀樂未發與發而中節,此聖人所以一天人、贊化育之道也。」其《證辨》曰:「律者,陽氣之動,陽聲之始,必聲和氣應,然後可以見天地之心。今不此之務,乃區區於秬黍之縱橫、古錢之大小,其亦難矣。然非精於歷數,則氣節亦未易正。」

    至於審度量、謹權衡,會粹古今,辨析尤詳,皆所以參伍而定黃鐘為中聲之符驗也。朱熹深好其書,謂國家行且平定,中原必將審音協律,以諧神人。受詔典領之臣,宜得此書奏之,以備東都郊廟之樂。

    熹定《鐘律》、《詩樂》、《樂制》、《樂舞》等篇,匯分于所修禮書中,皆聚古樂之根源,簡約可觀。而《鐘律》分前後篇,其前篇為條凡七:一曰十二律陰陽、辰位相生次第之圖,二曰十二律寸、分、厘、毫、絲、忽之數,三曰五聲五行之象、清濁高下之次,四曰五聲相生、損益、先後之次,五曰變宮、變徽二變相生之法,六曰十二律正變、倍半之法,七曰旋宮八十四聲、六十調之圖。其後篇為條凡六:一曰明五聲之義,二曰明十二律之義,三曰律寸舊法,四曰律寸新法,五曰黃鐘分寸數法,六曰黃鐘生十一律數。大率采元定所著,更互演繹,尤為明邃。其《樂制》匯于王朝禮,其《樂舞》匯於祭禮,上下千載,旁搜遠紹,昭示前聖禮樂之非迂,而將期古樂之複見於今,熹蓋深致意焉。其《詩樂篇》別系於後。

    志第八十五樂七(樂章一)

    ○郊祀祈穀雩祀五方帝感生帝

    建隆郊祀八曲

    降神,《高安》在國南方,時維就陽。以祈帝祉,式致民康。豆籩鼎俎,金石絲簧。禮行樂奏,皇祚無疆。

    皇帝升降,《隆安》步武舒遲,升壇肅祗。其容允若,於禮攸宜。

    奠玉幣,《嘉安》嘉玉制幣,以通神明。神不享物,享於克誠。

    奉俎,《豐安》笙鏞備樂,繭栗陳牲。乃迎芳俎,以薦高明。

    酌獻,《禧安》丹雲之爵,金龍之杓。挹於尊罍,是曰清酌。

    飲福,《禧安》潔茲五齊,酌彼六尊。致誠斯至,率禮彌敦。以介景福,永隆後昆。重熙累洽,帝道攸尊。

    亞獻、終獻,《正安》謂天蓋高,其聽孔卑。聞樂歆德,介以福禧。

    送神,《高安》倏兮而來,忽兮而回。雲馭杳邈,天門洞開。

    咸平親郊八首

    降神,《高安》圜丘何方?在國之陽。禮神合祭,運啟無疆。祖考來格,籩豆成行。其儀肅肅,降福穰穰。

    皇帝升降,《隆安》禮備樂成,乾健天行。帝容有穆,佩玉鏘鳴。

    奠玉幣,《嘉安》定位毖祀,告於神明。嘉玉量幣,享於克誠。

    奉俎,《豐安》有牲斯純,有俎斯陳。進於上帝,昭報深仁。

    酌獻,《禧安》大報于帝,盛德升聞。醴齊良潔,粢盛苾芬。

    飲福,《禧安》祀帝圜丘,九州獻力。禮行於郊,百神受職。靈祗格思,享我明德。天鑒孔章,玄祉昭錫。

    亞獻、終獻,《正安》羽籥雲罷,幹戚載揚。接神有恪,錫羨無疆。

    送神,《高安》神駕來思,風舉雲飛。神馭歸止,天空露晞。

    景祐親郊,三聖並侑二首

    奠幣,《廣安》千齡啟運,三後在天。嘉壇並侑,億萬斯年。

    酌獻,《彰安》皇基締構,帝系靈長。躬薦鬱鬯,子孫保昌。

    常祀二首

    太祖配位奠幣,《定安》翕受駿命,震疊群方。侑祀上帝,德厚流光。

    酌獻,《英安》誕受靈符,肇基丕業。配享潔尊,永隆萬葉。

    元符親郊五首余同咸平,凡闕者皆用舊詞

    降神,《景安》六變辭同

    。無為靡遠,深厚廣圻。祭神恭在,弁冕袞衣。粢盛豐美,明德馨輝。以祥以佑,非眇專祈。

    升降,《乾安》罍洗、飲福並奏

    。神靈擁衛,景從雲隨。玉色溫粹,天步舒遲。周旋陟降,皇心肅祗。千靈是保,百福攸宜。

    退文舞、迎武舞,《正安》左手執籥,右手秉翟。進旅退旅,萬舞有奕。

    徹豆,《熙安》陟彼郊丘,大祀是承。其豆孔庶,其香始升。上帝時歆,以我齊明。卒事而徹,福祿來成。

    送神,《景安》馨遺八尊,器空二簋。至祝至虔,穹祗貺祉。

    政和親郊三首

    皇帝升降,《乾安》因山為高,爰陟其首。玉趾躩如,在帝左右。帝謂我王,予懷仁厚。眷言顧之,永綏九有。

    配位酌獻,《大寧》于穆文祖,妙道九德。默契靈心,肇基王跡。啟佑後人,垂裕罔極。合食昭薦,孝思維則。

    于皇順祖,積德累祥。發源深厚,不耀其光。基天明命,厥厚克昌。是孝是享,申錫無疆。

    高宗建炎初,國步尚艱,乃詔有司,天帝地祗及他大祀,先以時舉。太常尋奏,近已增募樂工,幹、羽、簨、虡亦備,始循舊禮,用登歌樂舞。其祀昊天上帝。

    降神用《景安》

    圜鐘為宮,三奏蒐講上儀,式修毖祀。日吉辰良,禮成樂備。風馭雲旗,聿來歆止。嘉我馨德,介茲繁祉。

    黃鐘為角,一奏我將我享,涓選休成。執事有恪,惟寅惟清。樂既六變,肅雍和鳴。高高在上,庶幾是聽。

    太簇為徵,一奏禮崇禋祀,備物薦誠。昭格穹昊,明德惟馨。風馬雲車,肸蚃居歆。申錫無疆,齎我思成。

    姑洗為羽,一奏惟天為大,物始攸資。恭承禋祀,以報以祈。神不可度,日監在茲。有馨明德,庶其格思。

    皇帝盥洗,《正安》靈承上帝,厲意專精。設洗于阼,罍水以清。盥以致潔,感通神明。無遠弗屆,其饗茲誠。

    升壇,《正安》皇矣上帝,神格無方!一陽肇複,典祀有常。豆登豐潔,薦德馨香。棐忱居歆,降福穰穰。

    上帝位奠玉幣,《嘉安》治極發聞,不瑕有芬。嘉玉陳幣,神屆欣欣。誠心昭著,欽恭無文。以安以侑,篤祜何垠。

    太祖位奠幣,《安定》茫茫蒼穹,孰知其紀!精意潛通,雖遠而邇。量幣薦誠,有實斯篚。睠然顧之,永錫繁祉。

    皇帝還位,《正安》典祀有常,昭事上帝。奉以告虔,逮迄奠幣。鐘鼓既設,禮儀既備。神之格思,恭承貺賜。

    捧俎,《豐安》祀事孔明,禮文惟楙。爰潔犧牲,載登俎豆。或肆或將,無聲無臭,精祲潛通,永綏我後。

    上帝酌獻,《嘉安》氣萌黃鐘,萬物資始。欽若高穹,吉蠲時祀。神筴泰元,增授無已。群生熙熙,函蒙繁祉。

    太祖位酌獻,《英安》赫赫翼祖,受命於天。德邁三代,威加八埏。陟配上帝,明禋告虔。流光垂裕,于萬斯年。

    文舞退、武舞進,《正安》大德曰生,陰陽寒暑。樂舞形容,幹戚籥羽。一弛一張,退旅進旅。神安樂之,祉錫綿宇。

    亞、終獻,《文安》惟聖普臨,順皇之德。典禮有彝,享祀不忒。籩豆靜嘉,降登肹飭。神具醉止,景貺鹹集。

    徹豆,《肅安》內心齊誠,外物蠲潔。神來迪嘗,俎豆既徹。燕及群生,靡或夭閼。降福穰穰,時萬時億。

    送神,《景安》於赫上帝,乘龍禦天。惟聖克事,明饗斯虔。薦豆雲徹,靈猋且旋。載錫休祉,其惟有年。

    望燎,《正安》靈承上帝,精意感通。馨香旁達,粢盛既豐。登降有儀,祀備樂終。神之聽之,福祿來崇。

    紹興十三年,初舉郊祀,命學士院制宮廟朝獻及圜壇行禮、登門肆赦樂章,凡五十有八。至二十八年,以臣僚有請改定,於是禦制樂章十有三及徽宗元禦制仁宗廟樂章一,共十有四篇。余則分命大臣與兩制儒館之士,一新撰述,並懿節別廟樂曲凡七十有四,俱匯見焉。其祀圜丘。

    皇帝入中壝,《乾安》

    帝出於震,巽惟齊明。律曰姑洗,以示潔清。

    我交於神,蠲意必精,既盥而往,祈鑒斯誠。

    降神,《景安》

    陽動黃宮,日旋南極。天門蕩蕩,百神受職。

    爰熙紫壇,熉黃殊色。神哉沛來,蓋親有德。

    盥洗,《乾安》

    帝顧明德,監於克誠。齊戒滌濯,式示潔清。

    郊丘合祛,享意必精。既盥而薦,熙事備成。

    升壇,《乾安》

    帝監崇壇,媼神其從。稽古合祛,並侑神宗。

    升階奠玉,誠意感通。貺施鼎來,受福無窮。

    昊天上帝位奠玉幣,《嘉安》禦制

    上穹昊天,日星垂曜。照臨下土,王國是保。

    維玉與帛,寅恭昭報。永左右之,欽若至道。

    皇地祗位奠玉幣,《嘉安》禦制

    至哉坤厚,隤然止靜。柔載動植,資始成性。

    玉光幣色,璨若其映。式恭禋祀,有邦之慶。

    太祖皇帝位尊幣,《廣安》禦制

    明明翼祖,並侑泰壇。肇造綿宇,王業孔艱。

    表正封略,上際下蟠。躬以大報,亦止於燔。

    太宗皇帝位奠玉幣,《化安》禦制。

    赫赫巍巍,及時純熙。昊天成命,後則受之。

    登邁邃古,光被聲詩。有幣陟配,孫謀所貽。

    降壇,《乾安》

    躬展盛儀,天步逡巡。樂備禮交,嘉玉既陳。

    神方安坐,薦祉紛綸。陟降有容,皇心載勤。

    還位,《乾安》

    克昭王業,命成昊天。泰畤禋燎,八陛惟圜。

    肅然威儀,登降周旋。是謂精享,神監吉蠲。

    奉俎,《豐安》

    至大惟天,雲何稱德!展誠致薦,牲用博碩。

    誠以牲寓,帝由誠格。居歆降祥,時萬時億。

    再詣盥洗,《乾安》

    帝出於震,巽惟潔齊。神明其德,乃稱禋柴。

    惟茲吉蠲,昭事聿懷。重盥而祀,敷錫孔皆。

    再升壇與初升同,惟易奠玉作奠酌。

    昊天上帝位酌獻,《禧安》禦制

    謁款壇陛,祗祀泰禋。丘圜自然,可格至神。

    桂尊登酌,嘉薦方新。靡福菲眇,敷佑下民。

    皇地祗位酌獻,《光安》禦制

    厚德光大,承元之明。茲潛莩吹,升於昭清。

    冰天桂海,咸資化成。恭酌彝醪,報本惟精。

    太祖皇帝位酌獻,《彰安》禦制

    于赫皇祖,創業立極。肅肅靈命,蕩蕩休德。

    嘉觴精潔,雅奏金石。丕顯神謨,惟後之則。

    太宗皇帝位酌獻,《韶安》禦制

    丕鑠帝宗,複受天命。群陰猶黷,一戎大定。

    奠鬯斯馨,功歌在詠。佑啟後人,文軌蚤正。

    還位,《乾安》

    肆類上帝,懷柔百神。稾秸既設,珪幣既陳。

    精誠潛交,已事而竣。佑我億載,基圖日新。

    入小次,《乾安》

    恭展美報,聿修上儀。禮樂和節,登降適宜。

    德焉斯親,神靡不娭。海內承福,式固邦基。

    文舞退、武舞進,《正安》

    泰元尊臨,富媼繁祉。於皇祖宗,既昭格止。

    奏舞象功,靈其有喜。永言孝思,盡善盡美。

    亞獻,《正安》

    陽丘其高,神祗並位。即奠厥玉,既奉厥醴。

    亦有嘉德,克相毖祀。旨酒載爵,以成熙事終獻同,止易再酌為三酌

    出小次位,《乾安》

    爰熙紫壇,天地並貺。來燕來甯,畢陳鬱鬯。

    承神至尊,精意所鄉。告靈饗奠,祉福其暢。

    詣飲福位,《乾安》

    帝臨崇壇,媼神其從。祖宗並歆,福祿攸同。

    兵寢刑措,時和歲豐。其膺受之,將施無窮降壇同,止易「將」作「以」。

    飲福,《禧安》

    八音克諧,降神出祗。風馬雲車,陟降在茲。

    錫我純嘏,我應受之。一人有慶,燕及群黎。

    還位,《乾安》

    帝出於震,孝奏上儀。燔燎膻薌,神徠燕娭。

    肅若舊典,罔或不祗。既右饗之,翕受蕃厘。

    徹豆,《熙安》

    燎薌既升,焫膋以潔。于豆於登,焄紐蒿有飶。

    紫幄熉黃,神其安悅。將以慶成,薄言盍徹。

    送神,《景安》

    九霄眇邈,神不可求。何以降之?監德之修。

    三獻備成,神不可留。何以送之?保天之休。

    望燎,《乾安》

    謂天蓋高,陽噓而生。日月列宿,皆天之神。

    肆求厥類,與陽俱升。視燎於壇,以終其勤。

    望瘞,《乾安》

    謂地蓋厚,陰翕而成。社稷群望,皆地之靈。

    肆求厥類,與陰俱凝。視瘞於坎,以終其勤。

    還大次,《乾安》

    舞具八佾,樂備六成。大矣孝熙,厲意專精。

    已事而竣,回軫還衡。我應受之,以莫不增。

    還內,《采茨》

    五輅鳴鑾,八神警蹕。天官景從,莫不祗栗。

    祲威盛容,昭哉祖述。祚我無疆,葉氣充溢。

    甯宗郊祀二十九首

    皇帝入中壝,《乾安》

    合祀丘澤,登侑祖宗。顧諟惟精,靈承惟恭。

    有嚴皇儀,有莊帝容。監於克誠,肅肅雍雍。

    降神,《景安》

    圜鐘為宮

    天門蕩蕩,雲車陰陰。百神鹹秩,三靈顧歆。

    神哉來娭,神哉溥臨。饗時宋德,翼翼小心。

    黃鐘為角

    華蓋既動,紫微洞開。星樞周旋,日車徘徊。

    靈兮顧佑,靈兮沛來。載燕載娭,式時壇垓。

    太簇為徵

    泰尊媼厘,祖功宗德。辰躔陪營,嶽瀆受職。

    神哉來下,神哉來格。饗德惟馨,留虞嘉席。

    姑洗為羽

    金石宣昭,羽旄紛綸。潔火夕照,明水夜陳。

    娭哉惟靈,娭哉惟神。風馬招搖,惟德之親。

    皇帝盥洗,《乾安》

    皇帝儉勤,盥用陶瓦。禮神頌祗,奠幣獻斝。

    月鑒陰肅,醴液融冶。挹彼注茲,禮無違者。

    升壇,《乾安》

    崇台穹窿,高靈下墮。慶陰仿佛,從坐嶪峨。

    宵升于丘,時通權火。維天之命,百祿是荷。

    降壇

    帝饗於郊,一精二純。紫觚陟降,嘉玉妥陳。

    神方留娭,瑞貺紛綸。申錫無疆,螽斯振振。

    還位

    肅肅禮度,鋗々宮奏。天行徐謐,皇儀昭懋。

    光連重璧,物備簋豆。於皇以饗,無聲無臭。

    尚書奉俎

    列俎孔陳,嘉籩維實。鼎煁陽燧,玉流星液。

    我牲既碩,我薦既苾。神監下昭,安坐翔吉。

    再詣盥洗

    帝澄初觴,禮嚴再盥。精明顯昭,齊顒洞貫。

    靈娭留俞,神光炳煥。我宋受福,永壽于萬。

    再升壇

    紫壇嶽立,神光夜燭。有儼旒采,有鸞佩玉。

    霄垠顧佑,祖宗熙穆。對越不忘,俾爾戩穀。

    降壇,《乾安》

    天容澄謐,景氣晏和。瓚斝薦醇,鋗璆葉歌。

    帝降庭止,夜其如何?神助之休,宜爾眾多。

    還位,《乾安》

    甘露流英,卿雲舒采。靈俞有喜,神光晻暖。

    穆穆來蒞,洋洋如在。帝用居歆,澤及四海。

    入小次,《乾安》

    聽惟饗德,監惟棐忱。顧諟思明,靈承思欽。

    永言端蒞,肅對下臨。上帝是皇,毋貳爾心。

    文舞退、武舞進,《正安》

    羽籥陳容,幹戚按節。德閑而泰,功勞而決。

    虞我神祇,揚我謨烈。盡美盡善,福流有截。

    亞獻,《正安》

    帝臨中壇,神從八陛。花玉展瑞,明馨薦醴。

    亦有嘉德,克相盛禮。獻茲重觴,降福彌彌。

    終獻,《正安》

    敬事天地,升侑祖宗。陳盥於三,介觴之重。

    秉德翼翼,有來雍雍。相予祀事,福嘏日溶。

    出小次,《乾安》

    孝奏展成,熙儀畢薦。光流桂俎,祥衍椒奠。

    風管晨凝,雲容天轉。拜貺於郊,右序詒燕。

    詣飲福位,《乾安》

    所饗惟清,所欽惟馨。靈喜留俞,天景窈冥。

    福祿來成,福祿來寧。皇用時斂,壽我慈庭。

    飲福,《禧安》,?/font>

    瓚斝觩,觥罍氤氳。有醴惟香,有酒惟欣。

    肸蚃豐融,懿懿芬芬。我龍受之,如川如雲。

    降壇,《乾安》

    天錫多祉,皇受五福。言瞻瑤壇,迄奉瑄玉。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頁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