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簡介
  • 收藏

    三國之我是馬超

    東漢末年,三國紛爭。 武將如龍,謀士如虎。 一夜之間,穿越成馬超,孤身陷陣,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

    2 並州匈奴降與順

    小說: 三國之我是馬超 作者:真狼魂 字數:2964 更新時間:2016-01-18 14:58:12

    在表明了堅決不肯在朝中做官的心意後,劉表再沒有其他要求,我也終於同意讓劉表只在太學中掛一個教授的頭銜,在院長蔡邕的領導下開展教書育人的工作。

    而隨他一起歸降的舊臣,則經過吏部考核之後另作分派。

    比起只在並州治理了一年的曹操,劉表在荊州前後八年時間,所培養的人才要數倍於曹操,何況荊州人口遠比並州要多得多,但整體來說,他給我呈遞上來的名單里,雖然不乏蒯通、蒯越、蔡瑁、張允、韓嵩、劉磐、伊籍、向朗等之前就有所耳聞的人物,但還是缺少能熠熠奪目的著名武將——何況前面那幾個人,也不過都是劉表的親戚與鄉黨罷了,真才實學又能有多少?

    對於這些人,我壓根沒有多重視,只吩咐程昱以才度用,對於實在沒有絲毫用處的,就算是小縣的縣長也不能給他——對此,程昱只淡淡說了一聲:「老夫知道如何去做,王上放心。」

    劉表既然已經在掌握之中,我針對整個荊州的人事變動就可以推行下去。考慮到已有的兩個大郡——南陽和南郡——太守黃祖與甘寧都是脾氣稍顯暴躁之人,我將張機從左馮翊太守推到了荊州刺史的位置上,甘寧則兼任荊州軍事院,在張機的領導下負責全州的軍事行動。

    至於主動歸順的荊南四郡,我就交給了程昱去處理,當然,作為今年新降的郡縣,他們也享受了第一年不納稅賦的待遇。

    時間一天天過去,其餘各州考區也先後將科考被錄取的人員名單報送到了禮部,王烈稍作整理後很快就呈遞到我的面前。

    對這份名單,我是認認真真從頭到尾一字一句地看了兩遍,生怕從字裡行間把「諸葛亮」、「周瑜」、「龐統」之流漏過。

    但是很可惜,饒是我看得雙眼酸疼,這三個人的姓名也沒有發現,只是在這之外,倒是看到了幾個熟悉的名字:太原王凌王彥雲、山陽王粲王宣高、潁川陳群陳長文和鍾繇鍾元常。王凌自不多說,是王允的侄子,也曾經在我手下實習過一段時間,王粲是後來的竹林七賢之一,文采之名大概相當於前幾年的我吧?陳群與鍾繇,都是地方世族的子弟,在舊漢也做過一千石官員,而且在後世都屬於青史留名級別的人物,他們能屈身參加我的科考,至少說明新朝在地方世族之中還得到了一些認同吧?

    不過我記得……荀諶訪賢的名單上,似乎也有陳群與鍾繇的名字吧?

    於是我參考了程昱的意見後,將鍾繇直接放在了剛剛空出郡守的左馮翊,沒什麼好感的王凌扔到了兗州交給張遼去管教,文采飛揚的王粲則送進了王烈的大法院之中審判疑難雜案,最後又讓陳群去戶部負責收繳稅賦——他這個能想出來九品官正制的文化人算數水準肯定不會太低吧。

    在第二屆科舉圓滿落幕的同時,並州的部隊與南匈奴發生了激烈的交戰。

    「六月二十八的時候,徐晃以並州部隊曾與於夫羅的前部有過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雙方都沒有拼盡全力;之後秦陣、呂布、夏侯淵趕到並州後,本月初七時,徐晃糾集兩萬五千餘人,對於夫羅的一處營寨發動了奇襲,一舉將其拔除,消滅近萬敵軍……」我輕聲念著徐晃發來的戰報,心情還算不錯,「一戰就滅了近萬人,南匈奴似乎不過如此嘛。」

    「王上,」荀攸臉色凝重地專門向我彙報,「涼州剛剛進行了軍制的改革,總兵力縮減到四萬,除去各郡所需守軍,徐公明能夠調動的,也就一萬五千人上下,加上秦、呂、夏侯三將帶去的援軍,總數不會超過三萬;而於夫羅能夠動用的兵力就超過了這個數字,何況匈奴人無論老幼,上馬皆可作戰,所以縱然我軍士兵的個人戰力較強,但總體上恐怕依然不佔太大的優勢。」

    「你說的也對,匈奴也不止這一個部落,若是他從塞外引來大部的匈奴甚至鮮卑、烏桓族人,並州就危險了。」我想了想,點頭道,「公達先生,你覺得現在該怎麼辦?」

    「王上不妨委託拓跋將軍,從新近歸附的奧圖魯部選拔一批青壯,用匈奴士兵去對付於夫羅,」他斂著鬍鬚,沉聲道,「若奧圖魯反覆無常,並州壓力將難以承受,到時候……恐怕朝廷就要考慮再派一支大軍進行馳援了……」

    「拓拔野麼?」我沉吟了起來:以拓拔野的種族優勢,來統帥匈奴同胞確實更為妥當……「就這麼辦吧,若是奧圖魯部見風使舵又投向了於夫羅,那我就只好御駕親征一次了。」

    「那攸就先與文和先生商量一下,預先做些運送糧草的準備。」荀攸向我請示。

    我點了點頭:「早作準備也好。」我忽而笑了一聲,「不知道是不是皮癢了,我現在有些期待奧圖魯和我翻臉啊。」

    荀攸只好當做沒聽見,躬身向我告退。

    但老天爺不可能每次都替我完成心願,就在兵部的令文還沒有送過大河的時候,並州的戰報再一次發了回來。

    這一次正是七月十一的朝會。

    「都察院院長禰衡、並州刺史徐晃上書,稱徐晃擅自徵調奧圖魯部族青壯參與對南匈奴單於的攻擊,」賈詡捧著從並州快馬發來的奏表向我彙報,「已於四日前對南單於庭發動了總攻,雙方激戰整整一日,呂布將軍一騎當先,連斬於夫羅麾下左右大王,拓拔野趁亂擊殺於夫羅,匈奴軍心大亂,被俘虜者近兩萬,南匈奴部族老少十萬餘人舉城而降。二人聯名上表,一是為徐晃擅自徵調匈奴青壯請罪;二是為拓拔野、呂布、夏侯淵三將請功;三是希望朝廷將南匈奴部族老少分化遷入各縣,以免再起禍端。」

    「這些異族……再不能放任他們聚居在一起了……」我苦惱地搓了搓下巴,「還是勞煩農部、戶部和兵部商議一番,看如何處置這十多萬人吧。」

    「那……」賈詡問道,「對徐公明所言其餘兩事……請問王上如何處置?」

    「我記得很早前我就說過,為將者鎮守地方,遇事當有處置之權,當然也要承擔相應的後果,此戰既然大勝,徐晃就當有所獎賞。」我輕輕敲了敲太陽穴,考慮著該如何予以嘉獎。

    「老夫有個提議,」程昱卻出聲道,「王上去年為虎豹飛軍確立軍制時,諸位營長及各郡將領均是少將軍銜,這一年來,張文遠、太史子義等將領為新朝開疆拓土,屢立戰功,新朝所轄能在一年之內由區區兩州擴為九州,諸位將軍於此深有大功,請王上以軍功擢升有功將士之軍銜,並增其食邑。」

    我放下了耳邊的手指,笑道:「軍銜由兵部管,食邑則由吏部管,那就還是你們兩部來擬個章程,一併下發各州吧。」

    兩個時辰後,我在尚書台剛剛寫就的策書上蓋下了王印。

    「中華二年七月十一,威武王策曰:

    孤以司、涼二州之地,未經年余,已有九州,諸將功莫大焉。今以開疆拓土、抵禦侵犯之功,冊賞諸將如左:

    兗州刺史、虎豹飛軍少將張遼文遠,升中將銜,增食邑三百戶,稱晉陽侯,合計一千二百戶;

    青州刺史、虎豹飛軍少將太史慈子義,升中將銜,增食邑三百戶,稱壯武侯,合計一千百戶;

    並州刺史、少將徐晃公明,升中將銜,增食邑三百戶,稱陽平侯,合計八百戶;

    虎豹飛軍少將秦陣伯虎,升中將銜,增食邑二百戶,稱金城侯,合計八百戶;

    虎豹飛軍少將拓拔野雲龍,升中將銜,增食邑三百戶,稱平定侯,合計八百戶;

    清河太守、少將李典曼成,升中將銜,增食邑兩百戶,稱高平侯,合計八百戶;

    泰山兼琅邪太守高順伯安,增食邑兩百戶,稱廣武侯,合計八百戶;

    涼州刺史龐柔令直,增食邑兩百戶,稱襄武侯,合計七百戶;

    虎豹飛軍少將呂布奉先,增食邑兩百戶,稱雲中侯,合計七百戶;

    南郡太守、虎豹飛軍少將甘寧興霸,升中將銜,增食邑三百戶,稱德陽侯,合計六百戶;

    涼州都察院院長劉政仲禮,增食邑兩百戶,合計五百戶;

    漢中太守楊奉承業,增食邑兩百戶,合計五百戶;

    豫州刺史孫堅文台,繼舊漢制,封烏程侯,五百戶;

    南郡太守黃祖承彥,增食邑兩百戶,合計四百戶;

    京兆尹邴原根矩,增食邑兩百戶,合計四百戶;

    前荊州刺史劉表景升,繼舊漢制,封成武侯,二百戶;

    武都太守蘇固,封關內侯,食邑百戶……」

    看著這密密麻麻超過五六百字的策書內容,我覺得寫策書真是浪費筆墨啊……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頁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