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漠北大皇子
小說: 不负天下不负卿 作者:然故 字數:2735 更新時間:2019-04-27 00:26:46
漠北草原
盛夏時節草原上的草長的正好,山坡上到處都是駿馬肥羊,兩個人騎著馬從河堤飛馳而過,揚起一陣水花。
草原上平坦開闊,一望無際,但騎馬的兩人卻一路狂奔到了看不見牛羊的遠處。
「哈哈哈哈……終究是老了。」年長的那位率先拉住了韁繩認輸。
「郢王叔承認了!」夜歸一爽朗一笑。
這二人正是漠北皇庭的大皇子,漠北如今真正的掌權人夜歸一和漠北郢王府的郢王爺。
郢王爺拍了拍馬,讓馬止住腳步轉頭問:「收到釋凌的消息了吧?」
夜歸一也一樣讓馬停住點頭。
「你怎麼看?」
「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就看沉故怎麼選擇。
郢王爺點頭又拍了一下馬讓馬踱步前行:「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夜歸一沉默跟上。
「聽說憶兒已經到釋凌了。」疑問句,陳述的語氣。
夜歸一臉上看不出任何的情緒變化,如果不是他愣了一瞬才開口郢王爺就懷疑他壓根沒有聽懂他說什麼。
「此事功在千秋。」
雖然漠北在北江的上游,根本不受北江的影響,每年北江泛濫在他聽來也不過是中原一個值得注意一下的消息。
畢竟天災難測,保不準誰會趁著天災出手,當然有這樣想法的肯定不止他一人,但誰的動作都沒有沉故快,在大家反映過來該調兵的時候戰爭已經結束了,沒有瓜分一杯的可能,當然這次是北鄴,本就與漠北無關他左不過就是看熱鬧,但不可置否即使多年不用兵,沉故用兵還是一樣如神,諸國之內也只有紆雲的太子妃能與之一較。
當然他雖在漠北卻不會固步自封,關於中原的史書也讀過不少,自然從史書中了解過,每年因北江泛濫而流離失所,餓死路邊的百姓數不勝數。
這幾年來北鄴出了一個七皇子,心懷百姓,每年一到北江泛濫的時候都會親自至河堤監督疏通,同時賑災的錢糧也會保證發放到百姓手中,因北江泛濫而亡的人確實在銳減,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唯有徹底解決北江泛濫的根源才能讓北江沿岸的百姓徹底逃離苦海。
可惜的是最關心北江百姓的那個人看不到結果了。
郢王爺沉默看向遠方,他們都知道他說的不是這個意思,他們都知道北鄴七皇子一幹人已經為北江一事努力了多年,北江工事的修建是遲早的事情。
「憶兒是一個好孩子。」孩子如今已經快要九歲了,他沒有見過,但沉故會提起,他也需要關注,很難想像那個孩子才八歲,沉故將他養的很好,教的很好。
郢王爺轉頭看他,似乎要看透他心中的想法,夜歸一不躲不閃對上了郢王爺的目光。
「聽說大皇子妃快要生產了?」
這在漠北不是秘密,整個漠北草原都在等著這位小王子出生,很多地方已經準備好了慶祝。
「是」夜歸一點頭。
郢王爺沒有再開口,提韁策馬離開,夜歸一看這他離開的背影提了提韁繩轉了一個反向離開,茫茫大草原兩個人越走越遠直到兩個人都不見了蹤影,遠處太陽已經西斜,一天日升日落轉瞬即逝。
釋凌帝都
十日後,皇榜大張。出乎意料,居於榜首的並不是言子衿也不是慕郬,而是不到十歲的千憶。
在眾考生慶祝自己高中的時候,對於千憶高居榜首表示了驚訝,最可惜的是言子衿和慕郬,後世史書中他們就只能是榜眼和探花了,如果沒有千憶自然有一人可以是狀元郎。
只是在這些議論聲里,在御書房欽定狀元郎的情況卻傳了出來。說本來主考官與兩個副考官是屬意於千憶的,只是也有兩個副考官屬意於言子衿,最後只能前去御書房面聖,請皇上定奪。
最後皇上也屬意於千憶,只是太子並不贊成,與皇上爭論了一番,只是最後得出的結論:言子衿所書大多是書中所得,而千憶將書中所得與遊歷所得結合起來更勝一籌,故欽點為狀元郎。
當然這是後來傳出來的,還有一段就不為人所知了,等眾大臣都告退之後皇帝突然問太子:「你說千憶那一手字是不是和你六弟有幾分相似?」
辰玗昭心中一驚,面上不動聲色:「傳言說這位小狀元曾受過北鄴七皇子的教導。」小狀元幾個字咬的頗為婉轉,可見對千憶被欽點為狀元頗為不滿。
過滿則虧,憶兒如今風頭過盛並不是一件好事。
北鄴的七皇子,以才學和辰玗知齊名,兩人更是引為知己,而辰玗知在過去的近十年裡一年有一半的時間住在七皇子府上,包括今年出兵北鄴之前最後一次露面也是在北鄴的七皇子府。
皇帝點頭:「估摸這這孩子的字就是你六弟教的。」當然皇帝沒有將心中的猜測完全說出來,他覺得這個孩子來參加科考也是寧王安排的。
辰玗知只能贊同地點頭:「估摸著是。」
千憶由此成為了千百年來年歲最小的狀元郎,外界對他議論紛紛,但千憶已無暇顧及這些。
因為他一直在等待的寧五終於到康寧了。千憶一邊看寧五帶來的卷宗一邊問道:「一路沒出什麼意外吧?」
寧五恭敬道:「小公子放心,那些不長眼的我已經處理掉了!」言下之意就是一路雖然有人找麻煩,但都沒事。
千憶瞭然地點了點頭,釋凌寧王府的十三個侍衛與他們的主子一樣名揚天下,自不會是無能之輩。
這是這次北江泛濫的記錄,對著之前已經訂好的方案,再進行最後的修改,加一份奏摺就可以上呈天聽了。
「清宇哥哥也該收到了吧!」
「按腳程任太子昨日就該收到了!」思索了下又道:「這段日子允刖也不是很太平!」
千憶抬頭示意他說下去,能讓他這樣講的自然不會是小事。同時心裡微微一沉,回到京都後要處處小心連消息都不靈通了。
寧五猶疑了一下才開口道: 「有人拿清月公主的婚事做文章。」
千憶微微勾勾唇角,合著一道賜婚聖旨讓那些人開始操心清月姐姐的婚事了麼?莫說清宇哥哥與她姐弟情深,會護她周全。以清月姐姐的才智手段哪會被算計了,不過那聖旨……
「穀梁家的小公子有異動否?」千憶向寧二問道。穀梁家的那位小公子和他都有好幾次偶遇了,要說不是故意的誰也不信,但要說因為當初父親與穀梁少夫人的事對他有仇恨也不見得,畢竟正面遇見過一兩次也沒有動手傷他,看起來更像是對他好奇,但他又記不得他們有什麼交集。
「清晨的時候離開了住處,應該去了太傅府!」
千憶點點頭,連寧五都說應該,行蹤如此隱秘應該是有其他的事,只要不來找他麻煩也沒必要理他。接著問道:「工匠有人保護嗎?」
寧五點頭答道:「小公子放心就是,我們找人的事定無人察覺,也派人保護他們了!」
千憶點頭,示意他們可以退下了。
看著千憶又低頭看案上的卷宗,寧二拉著明顯還要開口的寧五退下了。到了門外寧五用眼神示意寧二為什麼不讓他問?
寧二看著了一眼緊閉的門壓低聲音道:「小主子淬的毒刁鑽,只能慢慢解,估計得些時日!」
他也學過醫,雖不如歸雲山莊的弟子那樣專攻,但好歹是歸雲山莊的四姑娘教出來的,尋常的毒還是難不倒他的,小主子那日因為主子離世心情不好但也不會不顧及到小公子,小公子的身手小主子也了解不會真鬧出什麼。
寧五其實也知道沒有性命之憂,只是看著小公子臉色實在不好有些擔憂,搶在寧五開口前寧二又道:「也不用去勸了,王爺也該得到消息回來了。小公子定不會好好去用藥的。」
寧五無奈的看了寧二一眼嘆了口氣,寧二拍拍他的肩道:「你先去休息下吧,我在這裡守著,後面的日子定不會安寧了!」
寧五點點頭轉身離開,回了京都他們的行動雖然受了不少限制,但那些自找麻煩的人也太低估他們了,寧衛從不知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