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簡介
  • 收藏

    不负天下不负卿

    「六哥哥,你說嫁人是什麼感覺?」他們看著新娘的花車從沙漠中走過,新娘坐在紗幔遮掩的車碾中,看不清容貌與神情。 「我怎麼知道?我又沒有嫁過人。」 她點頭:「也是,不過將來我一定可以自己知道的。」 「你打算嫁給誰?」他在心裡盤算她認識的同齡人,發現並沒有適合的。 「六哥哥不打算娶我嗎?」又是那樣理所應當的表情。 他楞了一下肯定地回答:「娶」。 她開心地笑了起來,原來天地失色就是那樣的感覺,天下間只有她的笑顏。

    第十四章 寧王蹤跡

    小說: 不负天下不负卿 作者:然故 字數:2134 更新時間:2019-04-27 00:26:47

    「這是北江沿岸眾多工匠經過多年勘察提出了北江治理方案,千憶懇請皇上派人治理北江,給北江沿岸的百姓一個安穩的生活。」

    千憶這一番舉動驚動了園子里正在熱熱鬧鬧交談的眾人,交談聲漸漸低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千憶。

    皇帝在聽到千憶出言的時候有一瞬間怔愣,他以為是什麼冤案,或是釋凌士兵在北江殘殺百姓之類的,壓根沒有想到會是北江的治理方案,這些日子他一直在憂心的事。

    皇帝也沒有顧及場合,伸手拿起了千憶呈上來的東西,最上面的是呈情,分析的面面俱到,當然最後就闡明了一件事,北江一定要治理。

    其後是一張和給蔡尚書那張一樣的輿圖,只是比那張大了不少,上面標註好了怎麼治理需要治理的位置,一清二楚,以及所需經費,那不是一個小的數字,對於剛剛打了一場戰的釋凌來說更不是一個讓人愉快的數字,當然也不是絕對負擔不起。

    最後是一份關於北江各處各季節的流量,以及歷年北江決堤的數據,以便給將來接手的工匠做參考,隨時具體修正。

    杏園內一時只有隻有皇帝翻看輿圖與卷宗的聲音,空氣中都是凝滯的。

    皇帝的臉色越翻越好,也越來越鄭重,翻完一遍之後又小心翼翼將其收好,看向千憶:「千憶此心無人能及。」

    那是北江數以萬計的百姓。

    千憶沒有接話,等著一個確定的答案。

    皇帝神情一松揚聲道:「蔡愛卿!」

    蔡尚書在千憶出口的時候就注意著這邊的動靜,極力按捺住想要去一睹那捲宗,此時第一時間出列:「臣在。」

    「招工部善水利的進宮。」

    「是」蔡尚書抱拳立馬退了下去。還當小公子是指望他,原來是將他這裡當做最後的保障,也是示好,這樣妥帖的行事風格確實像那個人。

    有其父必有其子,不愧是王爺的孩子。

    皇帝又將目光轉向了千憶:「勞小狀元一起進宮一趟,早日拿出一個章程。」

    千憶欣然接受觸地一拜:「千憶替北江的百姓謝過皇上。」

    皇帝行動迅速,將接下來的宴會交予豫老王爺負責,帶著太子千憶等人回宮。

    在回宮的御攆上,皇帝已經將那張輿圖遞給了太子招了千憶伴駕卻問起了另一件事。

    「千憶是否認識寧王?」

    單刀直入,一點防備都沒有,太子一直都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看到輿圖的時候終於鄭重了兩分,此時他恍若眼中只有那張輿圖,什麼也沒有聽見。

    皇太孫的反應很有意思,一點沒有隱藏一副很期待地看著千憶。還在千憶也是有準備的,淡然點頭

    「認識」

    「在皇子府見過幾次。」

    認識,但不怎麼熟!

    太子的眉毛抖了一抖,六弟要是知道這番言論不定怎麼傷心呢。

    皇帝早就猜測他們認識,對這個答案沒有多少意外又問:「那你知道寧王此時在哪裡嗎?」

    從戰爭開始人就失蹤了,如今戰爭結束了也不見他給一個出兵的理由,好吧,戰爭已經勝利這個理由已經不重要,但這失去蹤跡已經有半年之久了。

    千憶蹙眉,怎麼會,他在北方的事難道沒有人知道?

    「釋凌北方連年大旱,應當是去北方了。」

    當然這會似乎已經在回康寧的路上了。

    皇帝點頭不再言語。

    御書房內燈火通明,等候在外面的內侍都聽到了室內傳來的聲音,有時是爭論,時不時還有幾聲蔡尚書的笑聲,燈台里的燈油添了又添,一直到早朝時候才熄滅,幾個大臣整整衣袖就直接去了前殿。

    這一天的早朝就談論了一件事:治理北江。

    皇帝前一日的行動已經讓人看清了皇帝要治理北江的決心,這一天要討論的自然不是治不治理,而是由誰主事以及錢糧。

    曹尚書一上來就哭窮。

    「啟稟皇上,年初戰事剛歇,北地三郡又大旱,也要賑災,國庫里實在沒有這麼多銀兩。」

    曹尚書自然知道皇帝的心思,不會在這個時候觸霉頭,他說的確實是事實。

    宰相也出列:「啟稟皇上,北郡正逢大戰過後天氣炎熱,不少地方都起了疫病,是不是延後動工。」

    北江做為東陸最主要的大江,它的航運,灌溉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而北鄴也就是因為在北江下游,糧食產量極高,幾國互相牽制,不讓其它國家吞噬它,才得以存在。但北江的水患也是及其嚴重的,動輒則是萬畝良田被淹。

    這一次釋凌之所以能那麼快攻下北鄴,除了寧王調兵迅速諸國未來得及插手,還有北江突然決堤,淹了萬畝良田,千萬百姓流離失所,士兵無力抵抗。當然如今北鄴已是釋凌的北郡,自然要治理,只是需要細細斟酌。

    畢竟疫病這件事情絕對不能小虛,若疫病沒有解決這個時候派人過去簡直的就是送死。

    「臣弟複議,北郡此時瘟疫橫行,不是動工的好時候!」這次站出來的是睿老王爺,他偏愛詩書,早年痛失愛妻之後更是沉迷於其中。在朝中領了一個閑職,但少有來上早朝一般也不會開口,

    其他人聽到這裡,心裡的澎湃之情也退去了不少,畢竟這是及其現實的事。

    唯有剛剛從北郡班師回朝的蕭將軍蕭梓瑾出列道:「臣認為該儘快派人修築工事,不然待來年雨季之前不能完工,大雨一來,工事就會毀於一旦!」

    蕭梓瑾頓了頓又道:「臣班師回朝前歸雲山莊已派弟子到達北郡,瘟疫之事實不足為慮!」

    歸雲山莊以醫術著稱,只是尋常不收徒,門人弟子非常少,但歸雲山莊的弟子各各醫術精湛也是眾所周知的。

    很快又有不少從北郡回朝的將軍複議,畢竟他們都親眼目睹過北江決堤後的慘狀。

    豫老王爺從一開始就站在一旁,一副神遊天外的樣子,這時候去突然開口了:「小狀元郎在卷宗上只提出了釋凌境內的治理方案,那其它幾國呢?」

    這也確實是個問題,雖說北江的主道在北郡,可也流經了紆雲與允刖。上游的紆雲還好,關係不大,可下游的允刖關係就不小了。可自從釋凌滅了北鄴就與諸國關係不太好,連一向不插手中原之事的漠北也在邊境增了不少兵,更不用提其它諸國了。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頁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