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籌錢
小說: 十年不晚 作者:余生皆假期 字數:2672 更新時間:2019-09-22 04:38:09
看著空空如也的銀匣,蕭天青兩手撐著下巴,哀怨地看向窗外。
饒是他如何精打細算,依然架不住這段時日銀錢如流水般而去。
元寶愁的一張包子臉上全是包子褶,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投向身邊的通寶。
這段時日相處下來,年紀更小些的通寶,反而成了兩人中能拿主意的那一位。
然而,此時的通寶也是眉頭緊鎖,很顯然,他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唉~」
蕭天青輕輕嘆了口氣。
「唉~」
元寶跟著嘆氣,聲音略大些,更多是在催促通寶為少爺解憂。
「唉~」
在元寶殷切中還帶著哀怨,哀怨中還夾雜期許的目光注視下,通寶也只能在心中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別看他,他,他還是個孩子,他也沒轍。
鎮遠郡目前的生意不是不賺錢,可一則,賺到的實在有限;二則少爺左手剛賺到,右手便給了老爺支付各種州府開支。
向老爺要?開玩笑,老爺要是有錢,還能從少爺這裡拿?
典當東西?把一窮二白的鎮遠郡當鋪全捏一起,估計也拿不出一千兩銀子來。
向朋友借?可少爺初來乍到,也沒什麼朋,誒?
想到這兒,通寶眼睛一亮,湊到蕭天青面前,「少爺,要不,咱們先向殷將軍借一點兒?」
這……
猶豫片刻,蕭天青還是搖了搖頭,「不可。」
為什麼不可,他沒有說,通寶也不好多問,元寶氣呼呼,讓少爺吃剩下的荷包蛋,錢卻不借給少爺救急,一點兒用也沒有的渣男!
想想,還是上京的錢公子好,可惜,錢公子離的太遠了,就算此刻寫信回去,想來也是等不及的。
前堂官衙一間書齋內。
蕭知州打開不厭悄悄遞上來的紙條,心中咯噔了一下,端起面前的蓋碗慢慢啜飲一口,又慢慢放下蓋碗,再抬起頭來時,對著河間郡趙大人派來押送官奴的長史,笑容親切,「不知閣下可想過,幫肅王擴充州庫,賺更多的銀兩?」
長史淡淡一笑,不卑不亢,「肅王乃天子胞弟,想要什麼沒有,銀錢之事,又何需卑職多慮?」
「誒?此言差矣。長史這話,在我這裡說說也就罷了,若給別有用心的人聽了去,說不得會拿去做一番文章。」
長史眼神一沉,「不知大人何出此言?」
「現如今誰不知道國庫空虛,連宮中太後娘娘們的吃穿用度都一再縮減,可你卻說肅王不差錢~」
後面的話,蕭知州沒說,點到為止即可。他相信,這位深受趙大人信賴的長史一定能聽懂。
果不其然,長史起身走到書齋正中央,對著蕭知州恭恭敬敬躬身施禮道,「卑職謝大人指點。」
「誒~」蕭知州也站起身來,繞過書案走到長史面前,虛扶住他的小臂,「鎮遠州與肅王治下唇齒相依,繁榮蕭條互相影響,只有……」
後宅,通寶小心翼翼問,「少爺,老爺會不會生氣?」
蕭天青苦笑著搖了搖頭,「我只怕父親會自責。」
「那老爺能按照您說的,搞定那個長史,不給錢還能留下送來的官奴?」
若還是上京時那個書生意氣的父親,蕭天青根本不敢在字條里寫下那個主意,但離京後這三個多月來,父親的轉變是巨大的,他變得更加腳踏實地,也更懂得如何周旋說服。為了治下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他會不惜躬下從前高貴剛直的脊樑。
蕭知州原本就有一顆為國為民的心,如果說以前在上京時還有些來自書本的不切實際,可這一路行來,切身經歷過後,他便清醒認識到,什麼才是百姓目前需要的,怎麼做才能真正讓邊關振興堅固。有了這樣的意識,且他本就不是個蠢人,這才會在短短的時間內,便立刻有了巨大的轉變。
然而,即使對父親的轉變知道的再怎麼清楚,蕭天青此刻還是會忍不住的擔心。
如是想著,指尖隔著衣襟摁住貼身的玉佩,心裡有了主意。
元寶一看他將玉佩取下,不由得急道,「少爺,這可是夫人給您的傳家寶。」
掌心中,雕刻精美的玻璃種翡翠,還帶著體溫。
「再多嘴,明天就不帶你去河間郡玩兒了。」
元寶的眼淚嘩嘩的流了下來,一跺腳,用袖子捂著臉跑了出去。
蕭天青沒有阻攔他,只是輕輕嘆了一口氣,要可以的話,他也不會走到把家傳寶貝拿出去當了的地步,可現在,這不是沒辦法了麼?要怪也怪他估計不足,沒有預料到還沒等第一筆生意的錢回本,便已經花光了帶來的銀子。
他只能去河間郡把玉佩當掉,不然的話,鎮遠郡就算有識貨的,也拿不出那麼多的銀兩來。
正想著,元寶又抱著一個木匣子跑了回來,哭唧唧將木匣子打開,將裡面的碎銀子銅板金珠子一股腦兒全倒在了蕭天青面前的書案之上,「少爺,這是元寶的私房,元,元寶都給你,嗚嗚~」
通寶紅著眼圈沒有動,倒不是說他小氣,而是他知道,他存下的那幾十個大子兒,對少爺來說,塞牙縫都不夠。
想了想,上前一步,「少爺,通寶和通寶的弟弟妹妹們,從今兒起,每日只喝一碗雜菜粥即可,還有,我們也不要月錢和工錢了。」
元寶通寶的舉動,簡直就是在戳蕭天青的心窩子,上一世元寶替他赴死的情景,至今仍然時時跳出來折磨一下他的神經,他自重生後的第一天,就發誓要還元寶一個平安喜樂,可現在,卻還是連累著傻孩子連好不容易攢的私房都一股腦兒的掏了出來。
蕭天青只覺心口一陣酸楚,「傻瓜,少爺我再不濟,也無需你們,」
話未說完,卻見門口一暗,蕭知州從門邊轉了出來。
「父親。」蕭天青立刻起身對著蕭知州施禮。
蕭知州沒有說話,徑直走到他的面前,伸手輕撫他的頂發,過了好一會兒,收回手將腰間玉佩取下,塞進蕭天青的手心中,「明日和長史一起去河間郡吧,和他一起走,為父也能放心些。」
這是同意了典當玉佩,不但同意,還將他自己大婚那天起便一直佩戴至今的鴛鴦玉佩,也拿出來準備當掉。
「爹,您放心,兒的生意一旦周轉過來,便立刻去河間郡將這兩塊玉佩贖回來。」
身後,不倦不厭抹著眼淚互對了個眼神,隨即不厭悄悄轉身離開。
一臉哀泣的不厭剛走出院門,迎面便撞見來後宅找蕭知州的王師爺。
見不厭哭喪著臉,王師爺不由得心頭一驚,忙問,「不厭,出什麼事了?」
不厭抹抹奪眶而出的眼淚,哽咽答道,「老爺和少爺為了安置邊民,已經用光了帶來的私銀,他們,他們準備將自己貼身的玉佩拿到河間郡當了去。小,小的,雖然沒什麼值錢東西,但好歹這些年也存下些物什……」
後面的話,王師爺沒有聽進去,他知道邊民之所以安撫的這麼好這麼快,皆是因為知州大人靠一已之力解決了最根本的州庫空虛問題。
不然的話,單靠朝廷押送過來的那點子救濟糧,流離失所饑寒交迫的邊民說不準已經開始造反了。
他默默轉身,向府外走去。他要與知州大人同舟共濟,不能寒了這樣一個好官的心。
他的來與去,並沒有驚動到小院內的蕭家父子。
此時,蕭天青收起內心中的傷感,淺笑著問父親,「爹爹,官奴的事情,如何了?」
蕭知州手捻鬍鬚,故意擺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樣,逗兒子開心,「你爹我出馬,自然是手到擒來。哈哈,長史已經同意將這批官奴先留下,至於欠銀,連本帶利年底前還給他們即可。」
蕭天青臉上的笑容果然大了些,「父親,我可聽說這一批官奴里,有燒制私窯的工匠。」
「不僅有會燒窯的工匠,還有會錦繡的,待明兒長史走了,你隨爹爹去好好瞧瞧這批官奴,有喜歡的,你先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