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簡介
  • 收藏

    [雙重生之]伴君側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丞相變了。 以前的丞相日夜為朝廷操勞,若不是他的幾個新政著實太偏向百姓,損害了世家的利益,那群糟老頭兒也忍不住要為這人的才智叫聲好,於是世家人慌了手腳對付他,可這位宵衣旰食的敬業丞相忽然變了。 脊背依然筆直,眼角依然是得體的微笑,身上氣勢不減分毫。可他一心愛戴的百姓不管了,一心擔憂的朝堂不管了,上朝比誰都晚,下朝比誰溜得都快。 總之兢兢業業的丞相忽然就開始弔兒郎當了,突然的轉變將一直拿他當頭號敵人的世家搞了個措手不及。 明眼人還能看出來,皇上也變了!從前相敬如賓的皇上忽然開始對世家發難了,對丞相倒是越發的百依百順死不要臉,丞相一個撇嘴整個朝堂都不好過,丞相喜笑顏開,皇上也如沐春風,上個月張羅著要給丞相說親的大臣,現在還在大理寺受審呢。 檢討一句話,大概也是,要變天了。

    第十一章 夢裡花落

    小說: [雙重生之]伴君側 作者:西北玄天一朵云 字數:2738 更新時間:2021-08-18 22:12:17

    朱民生駕著馬車將杜南送回丞相府,嚴伯帶著嚴小妹早就在府門口翹首以盼良久了。嚴伯年紀大了,顯得有些憔悴,杜南昨晚一整晚都沒回來,嚴伯便掌著燈等了他一整晚。

    雖然杜南此前時常在皇宮留宿,但自打他搬來丞相府,每次夜不歸宿都是會派人來傳信的,一來告訴嚴伯,讓他不必死等,二來也讓人取些他的貼身衣物。

    嚴伯就此養成了習慣,杜南沒傳信回來,他便死心眼的要一直等他到天亮,怕杜南回來了,丞相府沒有燈。丞相府規矩不多,這更是成了讓嚴伯雷打不動的習慣。

    嚴伯已經年近古稀,算不上老眼昏花,可是腿腳是真的不利索。

    杜南剛搬來丞相府時,與李弘秉鬧得還不算太難看,李弘秉賞了他一眾宮人,讓他帶出宮來,充他丞相府的門面,但杜南自知他養不起這群在宮裡錦衣玉食的宮人。且他向來也不注重這種浮於表面的榮華,第二日便將人遣了個幹凈。風風光光,熱熱鬧鬧的丞相府剎那間便冷清了下來,沒了人氣。

    他一開始只與爭德明住在這裡,爭德明莽夫一個,整日只對他的練武場感興趣,其他的地方除了他睡覺的房間,一概懶得涉足。杜南又忙於朝政,一天下來待在丞相府的時間少之又少,不是忙著各部奔波就是忙著去北大營尋營坐鎮,從早到晚,也是只有晚上會回到他那寒酸的丞相府睡覺。

    堂堂一介丞相府,別說是錦衣華食,簡直是連點活人氣息都沒有。

    那年冬至日,杜南苦於自己上的摺子被皇帝扣下遲遲不肯決定,正愁悶用個什麼法子委婉的催一催他的皇帝陛下。

    李弘秉做了皇帝,不比當年,已經不能把他當做那個打天下時廣納人才,愛惜羽毛的主公看了。如今他做了皇帝,九五之尊,天下盡在他手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許多逆耳的忠言更是聽不進去了。

    思及此,杜南想起皇帝陛下剛納下的梁妃,忽然有些心酸起來。

    他想,時至年關,他的新政,年前恐怕是放不出來了。

    新政頒布限田令,規定廢除佃戶與地主之間的階級關係,每家每戶百姓不再是給地主種地,混糧食吃,而是按照每家人口租賃地主的地,只每年按照收成好壞收取地租。這樣相當於直接廢除了地主,土地到了農民手裡,百姓才能吃的上飯,這樣哪怕是災年,皇家也能及時調控地主的稅收。糧食的話語權,也在政府手裡,不至於讓局面失控。

    可惜,這樣一來,世家豪族的地被分割出去,他們想找人種地產糧就得拿銀子僱人,世家手裡降低了對糧食的話語權,簡直是直接打折了他們一條腿,朝堂上近半數的世家官員,如何能坐得住呢?

    他也想過,這個政策一經推出,他勢必會成為朝堂風口浪尖上的眾矢之的,他也做好了舌戰群儒,以一戰十的準備,只是他沒想過,他上的摺子,在李弘秉這一關便被扣下了。

    說不難過是假的,曾經他與李弘秉促膝長談,大展天下宏圖的畫面還歷歷在目,而如今,這條建設天下的漫漫長路,卻只剩他一個人孤軍奮戰。

    不光如此,皇帝陛下近來看起來還有想削減軍隊開支的意向。他極力遊說,才堪堪壓下了他這一念頭。

    不說別的,不管是北大營的弟兄,還是駐紮在各封地的地方軍,都曾是跟著李弘秉切切實實打過天下的,如今大晏朝建國不過三年,腳跟還沒有站穩,四境外族皆對著這塊肥碩的土地虎視眈眈,朝廷便急著縮減將士們的軍晌,倘若戰事再起,還能去何方召集忠義之士?

    一樁樁一件件,直教杜南一聲嘆息連著另一聲,哀愁不已。

    杜南就這樣邊想邊走踩著一路白雪遛達回了丞相府,他剛抬腳欲邁上丞相府的台階,餘光卻瞥見大門旁的石獅子背風面里藏了一個人,杜南轉身對著石獅子,厲聲道:「誰!鬼鬼祟祟的在丞相府做什麼!」

    由於丞相府實在是人煙稀少,沒有女眷幼子,更沒有金銀財寶,只有兩個一窮二白武功高強上過戰場的單身漢,沒有什麼需要保護的人,更沒有什麼需要保護的物。守門小司這樣的人在丞相府除了當個花瓶裝點門面也實在是沒有什麼更有用的價值。索性這項職位在丞相府也空了出來。

    嚴伯帶著孫女總算是在冰天雪地里找到了個背風的地方歇腳。杜南一聲質問,又驚起了他內心一陣惶恐。

    可他饑寒交迫,實在是再也沒有力氣帶著孫女奔波了。

    杜南見人沒有反應,索性走了過去,準備直接將人「緝拿歸案」。沒想到看到的卻是瘦的幾欲皮包骨的嚴伯爺孫倆,在冬天裡,爺孫倆的棉衣更是破爛的露出塊塊棉花,別說禦寒,衣能蔽體已經算是件好衣服了。懷裡那個小的更是看起來半死不活。

    嚴伯抱著嚴小妹,一瘸一拐的走過來,點頭哈腰的對著杜南請罪:「對不住了,大人,小的不知這裡是丞相府,只是見這石獅子氣派,又能擋風,還沒人來趕走小的,小的本想在此處歇歇腳,沒想到,一時昏睡過去,對不住大人,對不住,我這就走,這就走。」邊說著,邊一瘸一拐的抱著昏迷的嚴小妹要離開丞相府。

    杜南見此,心中狠狠地痛了一下。冰天雪地,一老一小,老的看起來沒少吃過苦,不然見到他第一眼也不會慌忙道歉。

    杜南嘆了口氣,心裡再也裝不下所謂兒女情長。家國大義,百姓們在冬天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鰥寡孤獨,大雪底下又埋了多少餓殍幼子。三年,三年還不夠一個飽經戰亂的新生國家休養生息。

    他連忙攔住正欲離去的嚴伯,直接將人請進了丞相府。杜南為爺孫倆請了大夫治病,從嚴伯口中得知兩人是因家鄉戰禍,逃難至此以後,更是直接讓兩人住了下來。

    這件事後,杜南重新振作起來,糧食問題還不到火候,陛下隱而不發,他不能著急,可百姓的苦難並不只有吃一件事,生老病死,樣樣都是等待解決的難題。

    杜南重新寫摺子,請求開放民間的學堂制度,不只是讓孩子們識讀聖賢書,而是要廣泛涉獵各行各業,醫學堂,農學堂,工學堂,將學堂。讓百姓學習更多的技術,不只一樣糊口謀生,日子總能好過起來。這樣既可以保證民間向朝廷源源不斷的輸送各行人才,也能讓民間的醫療,生產等等皆得到保障。

    雖然這一政策也有打破世家壟斷人才的作用,但是好歹,皇帝再三思索,終是同意了醫學堂的設定。

    朱民生,便是得益於這醫學堂的第一批學生。

    自此,醫學堂遍地開花。春風細雨,潤物無聲,民間越來越多的醫館,讓百姓都開始能看得起病。

    杜南趁熱打鐵,繼續上摺子,頒布政策調控藥材價格,鼓勵百姓種植藥材,開放藥材買賣制度,朝廷只掌握幾種烈性毒,藥的買賣。

    他還上書請求,太醫院的太醫們,每月調一批人,出差各地,指導醫學堂教學,在民間設立免費醫攤,指導當地百姓、大夫治病養生。

    不知是不是皇帝覺得一直扣著堂堂丞相的摺子有損顏面,畢竟這也是他親封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所以,杜南此後上的摺子,很快便被提上日程。

    兩道法令連發,直接將世家打了個措手不及,曾經,醫生在大晏朝還是一項很風光的從商道路,如今,民間開設醫學堂,學醫的在也不是家底豐厚的達官貴人,看病的也不再是身份顯貴的少數人。

    這就夠了,杜南想,他哪怕只是為百姓謀得了一星半點的好處,對他來說,就足夠了。

    杜南就這樣自我安慰,費盡心思的,周旋在朝廷之上,他以一戰百,筋疲力盡,卻樂在其中。

    他自己也好,兩人一起也罷,只要這天下還是能變成他們曾經設想過的天下,他便也算不負父親,不負自己,這就夠了。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頁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