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剷除世家
小說: 撩完直男太子後我跑不掉了 作者:布丁叮叮 字數:3227 更新時間:2022-11-12 11:34:07
暮色四合,李承乾已經結束了所有課業,在送走了來上課的太傅後,回到了桌前。默默看著桌上放著的那篇文章,片刻後,將它夾在準備上交的策論中間。
做完了這一系列動作,李承乾拿過身旁被放置好的斗篷,將策論收好,混合著夾在裡面的文章,往御書房的方向去。
按照規定,李承乾至少每七日都要做出一篇策論,來上交給父皇評斷。他也是想趁這次機會,將文章遞給父皇。除此之外,他還特意查到了個小道消息,就等著用上去了。
來到御書房門口,點頭示意守在門口的蘇凡後,李承乾立在原地等待。
此時的天色已經不早了,這個時間也是李承乾特意選出來的。這個時間,父皇大概剛剛結束了政務的工作,正好是可以多交流一些的時候。
來的早些,要麼就在批閱奏摺,要麼就在和臣子們商討事宜;可若是來的稍微晚一些,在結束後,父皇定會直接去往母後的寢宮,不留絲毫空隙。因此,時間是極為重要的。
李承乾站立在門口,望著剛剛進門的蘇凡背影,輕嘆了一口氣。在腦內思考著進入應當如何開口。
片刻之後,蘇凡從御書房出來。他來到李承乾身邊,輕聲道:「太子殿下若是來交策論的,直接交給奴才便好,不必進去了。」
「父皇可是在處理政事?」李承乾立刻會意,一邊將手中的策論拿出,一邊開口,「天色已晚,還請蘇公公提醒父皇注意身體,切莫太過勞累。」
蘇凡一笑,接過李承乾手中的策論:「奴才定會轉達太子殿下孝心,便請太子殿下早些回宮吧。」
李承乾搖了搖頭:「本想著交了策論後,與父皇一同去母後宮中的。既然父皇還沒結束,孤便等一等。」
聽到李承乾的話,蘇凡眼中的笑意更深了,面容也變得愈發慈祥,他輕輕的點了點頭:「殿下有心了,奴才這就去稟報陛下。」
「有勞蘇公公。」李承乾微微彎腰,淺笑著行禮。
此時,接過了策論的蘇喜,已經派了兩個小太監抬來一個椅子,以便李承乾休息,自己則已經進入了御書房。
御書房內,李世民坐在主位之上,案牘之外,房玄齡端坐於椅子上,兩人正熱火朝天的聊著什麼。
蘇凡進門後,李世民第一時間注意到了他,幹咳一聲道:「高明是來交策論的?」
「是。」蘇凡立即回話,「太子殿下這些時日做策論越發的快了,這才幾日,第二篇便已經好了。」
聽到蘇凡這話,李世民眼中劃過一絲笑意,但並不明顯,他搖了搖頭:「速度是有了,若是質量落下,朕定不饒他。」
蘇凡聞言,笑了笑並未答話,他將手中的策論呈上,開口道:「太子殿下聽聞您還在忙於政事,便托奴才跟您說一聲,叫您注意身體,切莫太過勞累。」
李世民聞言,不由得勾起嘴角,心情似乎是好極了,嘴上卻絲毫不肯承認:「慣愛說這些沒用的,朕還能累著了不成?」
堂下,房玄齡大笑著開口:「陛下這話可就讓臣眼紅了。臣家中子嗣,若是能有如此心思,不知道要有多高興。」
「房卿何出此言?你家那位公子,可是出盡了風頭。賽馬頭名,如今是要去參加科舉了?」李世民勾起嘴角,「若是他真考取了功名,朕定有賞。」
「那臣便代子謝過陛下了。」房玄齡一拱手,笑得眼睛的細紋都愈發明顯了。
待蘇凡告退後,李世民心情極好的拿起剛剛呈上來的策論,翻開著,眼中流露出滿意的意味:「倒是尚可,沒有辱沒師長名聲。」
看完了第一頁,翻頁之後,李世民臉色僵了一瞬,眼神中帶著幾分不明的意味。只一瞬,李世民似乎已然明白了什麼,勾起嘴角,低低暗罵一句:「這小子。」
房玄齡捕捉到了這一句話,拿過身邊的茶,輕呡一口掩飾著自己的神情。
「聽見了便不必裝。」李世民一邊將夾雜在策論中的文章挑出,一邊笑道,「你我相識多年,什麼時候竟要如此小心了?」
房玄齡聽罷,放下茶杯:「那陛下可否告知臣,這是所為何事?」
李世民將已經挑出的文章拿起,起身遞給房玄齡後坐下,抬起一根手指,笑著點道:「這小子,和朕玩這套。現在他怕是就在殿外等著傳召呢。」
看出李世民並沒有生氣,房玄齡低頭看起文章,僅僅只看了前幾行,便開口讚揚道:「稱得上錦繡文章。」
繼續往下看,房玄齡也明白了過來,他笑著將文章送回給李世民:「陛下和太子殿下可謂是心有靈犀,陛下剛剛不還在和臣商議這事嗎?」
的確,就在剛剛,李世民還因為世家的囂張氣焰於房玄齡商議。
世家猖獗已經不是一朝一代的問題了。凡是那些個枝繁葉茂的大家族,時間長了,底下必定藏滿了污穢。
或許那些個世家的先祖,都是懷揣理想,心中有抱負的有為之人,也因為這些才能身居高位。他們或許因為友誼,或許因為信任,互相接親,誕下子嗣。他們越走越高,孩子們也步入官場,慢慢形成世家。
可經過發展,一代一代的傳下去,難免會出現不爭氣的子孫。為了維持所謂的先祖顏面,便開始透過各種方法買官捐官,互相聯姻,保住家族顏面。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自身無能卻要身居高位,還要花費大量的錢財來保持體面。家族越發壯大,底下藏的污穢也越來越多。這時,就是需要將這些世家徹底剷除的時候。
李世民眯了眯眼睛,垂眸看向那文章:「只是不知,他是一時逞英雄,還是想有些行動。」
說罷,李世民叫過蘇凡,喚李承乾進來。
李承乾進門後,率先彎腰行禮:「兒臣見過父皇。」
行禮後,剛才直起身。抬眼之際,看到一旁沖自己微笑點頭的房玄齡,心中不免有些驚訝,急忙拱手:「梁國公。」
房玄齡笑呵呵的點了點頭:「殿下的文章寫的甚好,陛下甚是滿意,剛剛還誇過呢。」
此話一出,惹來李世民一個眼刀。房玄齡倒也不怕,只是樂呵呵的閉了嘴。
「此文章,只算得上合格,還需繼續努力。」李世民接著房玄齡的話繼續道,「你寫這文章,可是想說些什麼?」
聽到父皇開門見山的提問,李承乾直了直腰,正色道:「兒臣斗膽問父皇一句,看到這文章,率先想到的是什麼?」
李世民和房玄齡不著痕跡的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答案。李世民饒有興趣的看著李承乾,他一隻手撐著腦袋,輕輕一挑眉:「世家。」
「前些日子,崔家嫡女成婚,父皇可知,他們收了多少聘禮,又回了多少嫁妝?」李承乾默默說出自己查到的東西。
在剛剛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李承乾不由得對這天價感到震驚。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後,李承乾幾度懷疑,他們花的是不是同樣的錢。
聽到這個問題,李世民冷哼一聲,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散發出來的低氣壓:「荒唐至極。」
李世民自然已經得知這個消息。他不可自控的想著,那麼多的銀兩,崔家究竟是怎麼得到的?即便是千年的世家,也攢不下來那麼多銀兩吧?那麼多銀兩,若是用在修各地的糧倉,修各地的學堂上面,能做多少事?
「有坊間傳言,崔家有一夫人,於民間發放印子錢。」看著低氣壓的李世民,李承乾輕舒一口氣,繼續道,「只是此事尚且不知真假,還需查證。」
此話一出,李世民的臉色瞬間變了,他砰的一拍桌子,氣極反笑:「好,好得很。印子錢?此事定要好好查證,若是真發放印子錢,無論她是誰,定嚴懲不貸!」
印子錢一事,歷朝歷代都有。
早有坊間俗語:印子錢,一還三;利滾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還;幾輩子,還不完。
這印子錢,光是利息就要整整三成。若到期還不上,就會被放印的各種追打,逼得他們賣兒賣女也要還上。
那些個借錢的,若非真的一點辦法都沒了,又怎會去借印子錢呢?到頭來都被逼得家破人亡。
印子錢一直是被打擊的對象,自他誕生以來,不知害了多少家庭。
「何止是崔家,其他幾家也是同樣,私底下藏污納穢何其之多。」李承乾垂眸,「小輩們仗著自家的勢大,肆意妄為,即便是害了人命,也無人敢管。」
聽到這話,李世民動作一怔,壓抑著怒氣:「倒是可惡。」
這些李世民當真是不知道的,不是每一個消息都能傳進御書房。尤其是這種紈絝子弟害人命的事情,相對而言,這類小事完全比不上外族挑釁邊關的消息重要。
「兒臣以為,不妨先規範官家子弟行為。」李承乾正色道,「治國之道當以民為本,若是任由這些子弟欺壓百姓,實屬不該。」
李承乾一直都知道自家父皇想要剷除世家的想法,他也向來都是支持的。
只是,世家關係錯綜複雜,若是想要剷除,短時間內是絕對做不到的,只能細水長流。
聽到李承乾的話,李世民垂眸,陷入了思考。他從來都認為,為君之道,須先存百姓。抬眼間,看著李承乾那閃著光的眼睛,李世民厲聲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你說的有理。」李世民站起身,「是該管教管教那些個小郎君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