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簡介
  • 收藏

    替嫁

      年少夫妻,彼此相持,最終一朝稱帝,那人卻不再是當初全心護著自己的少年。   「慕沉音,這一刻,我不再是你的妻,也不再是你的皇後。」   —     食用須知:   1、不出意外就是與深情且渣狼狗小王爺一起手牽手進行人生制霸的狗血大劇情。出了意外就是虐身虐心虐肺虐肝的催淚手榴彈!總之,沒有最意外,只有更意外。古言小司康餅配上香醇紅茶,等你來嘗!   PS:女主意外重生。   

    第二十一章 重回京朝

    小說: 替嫁 作者:荔枝呀美人 字數:3360 更新時間:2019-09-21 01:53:12

    流雲如此激進發言,忽然讓沈凝察覺十分不對勁,她原先以為流雲偏執極端是因為接受不了淑妃之死,所以便奮力逃出來找自己求救,可此時看來好像又不是這樣。流雲雖一心想為淑妃報仇,但她似乎還有寫自己的想法。

    緊盯流雲雙眼,氣場不由自主地變得尖銳而凌厲,「你這是何意?你是在逼我們參與奪嫡之爭?」

    流雲聞言,撲通一聲直接跪下,額頭緊貼地面,悶聲喊道,「娘娘一生所願的便是咱們王爺永不參與奪嫡之爭。」

    沈凝聞言,當即一陣冷笑,並開口戳破道,「我自是知道母妃所願如此。可你這個刁奴卻投機取巧。你避開王爺,選擇單獨攔下我給我進言,表面上是想讓我強出頭去向皇後和大皇子一派復仇,可實則我與王爺是一體,我若出手,便等同於王爺出手。而王爺一出手,就坐實了他有奪嫡之心,一來如此,其他皇子豈會認為王爺毫無威脅?你只朝我透露這些秘聞,說穿了不過是想我勸著王爺參與奪嫡一事罷了。何必這麼冠冕堂皇!」

    「可是若不走這條路,那這一輩子就永遠都無法替淑妃娘娘報仇!」流雲一生忠心守護淑妃,雖言辭激進偏執,可確實直接說到了關鍵之處。

    沈凝聞言一滯。饒是她知道流雲避開慕沉音只朝自己坦白淑妃讓她所做之事只是為了找一個借口,但這個借口卻是此時破開僵硬局面的最佳方法——只要參與奪嫡,爭權奪勢,鞏固地位,才有機會手握實權與那些豺狼虎豹直面對抗!

    可這其中要付出多少代價誰也不知道,淑妃正是因為顧慮這些,所以在世的時候才時常敲打沈凝和慕沉音二人,莫要以己之欲貪戀權勢。可那是建立在所有禍事都沒有發生之前,而現在,從肅親王死再到淑妃去世,其中哪一樁哪一件不是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傢伙們先挑起事端?若再繼續沉默下去,那今後的日子還要如何過下去?

    更何況朝中局勢詭譎多變,已然不是從前那樣至少表面會有平和假象。如今皇帝手攬實權不肯交付,各方勢力又虎視眈眈,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引來可怕局面。饒是旁觀者都不得善終,那又有何顧慮要繼續保持沉默?所以,按流雲之言,規勸慕沉音也加入這場殘殺之局,既是為了替淑妃報仇,也是為了自保。否則,誰能保證日後不會再殃及他們這些池魚?

    沈凝雖自覺流雲這番進言有蠱惑人心之嫌,但到底是心中不平,所以也就自願聽信了。當然,她也不是全言聽信,對於流雲,她心中仍保有質疑和警惕,自然不會直接把流雲帶到慕沉音面前。而為了保證流雲不會貿然行事影響到慕沉音,沈凝與她約法三章。

    其一:沈凝有權利讓安王慕沉音得知淑妃之死真相,但無論慕沉音是否參與奪嫡之爭,流雲作為引導者不得因一己之私誘導慕沉音做任何違背初心的選擇,更不可違背淑妃遺願,作蠱惑之言。

    其二:若安王慕沉音決心參加紛爭,沈凝作為其妻,今後一生都不得影響安王任何有關奪嫡局勢所做出的選擇。

    其三,這是流雲自己要求的,說不與慕沉音相認,一切任憑沈凝圓說,事後無論慕沉音如何選擇,自己都只恪守自己本職。另外,她表明自己想要留在沈凝身邊伺候。一方面是為了繼續守護慕沉音夫婦二人以報淑妃恩德,一方面則是為了她想親眼看到所有謀害淑妃娘娘的勢力一一倒台。再看著慕沉音最終奪嫡成功,登上皇位。

    沈凝沒敢想第三條中所描繪的盛景最終是否會到來。而且說實話,沈凝不信流雲,但基於與流雲的約定,也為了得以保障,她第一次使用後宅手段——親手毒啞了流雲,並賜她新名:阿雅。

    自此之後,沈凝身邊便又多了一個忠心伺候的啞女。

    *

    眾人都知,三年前失去所有的年幼安王攜嬌妻入太陵守墓,期間,這夫婦倆不曾踏出陵墓半步,也不問朝中何種激烈局勢,只一味守著自己一顆孝心度過三次入冬大雪,朝春花開,熱夏繁華與金秋果實。

    而這三年守陵,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如今,也該是啟程回京的時候了。

    如今朝中勢力兩方鼎立。一方是大皇子慕沉宇和皇後一派,另一方則是以六皇子慕沉奕為主一派。也有其他幾位皇子也攪和其中,但終究沒有這兩方勢力強大,所以自不必多提。

    當年肅親王和淑妃之死鬧得沸沸揚揚,圍繞在七皇子慕沉音身邊的流言蜚語甚多,雖三年時間過去,但他如今歸來,自然免不了被人多造幾番話題。好在慕沉音似乎只想當個閑散王爺,回來之後對朝中之事不聞不問,很快這些流言也就消散了。

    只是不知怎的,這七皇子慕沉音回來,大皇子那一派忽然像是倒了霉運似的,在朝中事事不順。不是沒有有心人懷疑這突然回來的七皇子在背後搗鬼,但是留心觀察之後,卻什麼都沒發現。只看得出七皇子慕沉音對自己的嬌嬌妻甚是寵愛,天天帶著她到處閑逛。

    大皇子總是倒霉,與之作對的六皇子一派自然歡喜。後又見大皇子派人盯著慕沉音,六皇子這邊也立即派人來接觸慕沉音。不過兩方目的確實不同。前者為監視,而後者則是為了拉攏。

    慕沉音雖然標榜自己只為閑散王爺,不過對於六皇子慕沉奕的接觸,他並沒有表現出排斥或是不願。相反的,他似乎表現得十分歡喜。

    六皇子與慕沉音接觸不算多,如今突然被他奉承,自然心生警惕。只是在剛要細查對方底細之際,慕沉音那邊忽然又撤了原本還算熟絡的態度。六皇子便覺得自己這弟弟喜怒無常得很,和從前那副模樣好像無差別。當時便心裡不喜,不願再多加接觸。同時更是認定大皇子忽然倒霉和他沒有關係。卻不知,自己這個弟弟已然不是從前那樣好拿捏的軟柿子。

    最近朝中局勢緊張,原因是為邊境遼人猖狂,竟然屢屢犯境。最近時日這些野蠻人更是膽大起來,竟然敢手持兵器開始入侵,他們來勢洶洶,不足三月時間,居然成功暗殺一名駐守邊疆的鎮國將軍,爾後接連拿下兩座城池!這速度和攻勢完全無法阻擋,一時間令朝中恐慌不安。

    齊國公沈巍原是請旨要征戰沙場,可還未到守城之所,半路上就遭到了暗殺。如今還在昏迷不醒之中。

    遼人這般猖狂,一時惹得朝中局勢更加嚴峻。而崇明帝因再也沒有合適的人選,覺得頭疼不已。

    忽而此時,安王慕沉音請旨要求帶兵出征。

    此舉迅速在朝中引起軒然大l波。很多人並不看好慕沉音如此莽撞,也有人恍然察覺這個閑散王爺似乎並不閑散。竟然一回來就一門心思想賺軍功,卻不知道這軍功也有易賺和難賺之分。大皇子一派更是在朝堂之上直接出言嘲諷慕沉音是無知者無畏,只差沒當場說他不懂事,只知討要功名利祿。

    慕沉音卻充耳不聞。

    接著,朝中有個別勢力站了出來,言明贊同慕沉音率兵前往戰場。又由此列舉了許多理由以做支持。說是邊境遼人連年戰犯,今年更是直接出手攻城,如此莽舉讓百姓苦不堪言,後有兩位鎮國將軍接二連三出事,怕是難穩軍心,若是此時有位驍勇善戰的皇子帶兵出征,必能起到巨大作用。

    這番進言好壞都說,一時令人分辨不出這些言明支持安王慕沉音前去征戰的究竟是哪方哪派。但各耳聽各事,說慕沉音驍勇善戰,大皇子一派有人覺得這必定是謊言,一個前半生幾乎沒有半點存在感的皇子,又經受牢獄之災與守陵三年,哪裡會有什麼本事和手段,這顯然是自己自我感覺良好,又碰上了一些自以為看透局勢的群臣進諫,當真是一群烏合之眾。

    但相比大皇子一派的不屑與嘲諷。六皇子卻十分謹慎。他先前為了查明大皇子連連倒霉的事情接觸過自己這位弟弟,雖然才及弱冠之年,又標榜自己只是個閑散之人,但他畢竟是開國將軍葉家後人,雖因當初淑妃之事葉家徹底落敗,但總歸是有這層血脈和關係以及一身本領在的,葉家若暗中培植慕沉音並不奇怪。再有,當初死去的肅親王也十分偏愛這個弟弟,肅親王在世的時候就受崇明帝滿心歡喜,更有要封他為太子之意。若他愛屋及烏,是不是也會高看小小安王慕沉音一眼?

    六皇子心思深沉,遇見這事,難免會多想許多,畢竟沙場殘酷,稍有不慎便是一個死字,若只是為掙軍功,這樣急切與死有何區別?除非慕沉音自己有十足把握!可他究竟哪裡來的底氣?

    思緒陷入死循環,六皇子一時鑽牛角尖,竟是出不來了。也是,安王慕沉音突然要求出戰這事兒實在疑點重重。也只有大皇子那派皆是些心高氣傲之人,怕是看不出這其中的蹊蹺。

    雖說自己這邊想不透,可是卻礙不了朝中局勢發展。崇明帝大概是老了,耳根子軟,腦袋也不行了,隔了兩天之後,竟然允了慕沉音前去參戰。正好這時戰場傳來消息,齊國公沈巍醒了。

    崇明帝大喜。

    慕沉音得了旨意要出征,回去府中自然要多番準備。雖從未征戰沙場過,可他卻如重回故鄉般如魚得水,無論是訓練新兵還是軍方做領,都有一套非常手段。他這樣出彩,讓朝中兩方勢力均十分吃驚,尤其是大皇子,好像突然發現這個小小安王似乎和從前真的不大一樣了。至於六皇子,原本就心中有了警醒,這會兒再見慕沉音如此有本事,心中防備比震驚多。同時,他更加確定慕沉音三年守陵怕只是一個天大的幌子。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頁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